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区别

现在很多人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比较大,精神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而且晚上还经常失眠,导致精神萎靡,身体健康也大受影响。为了缓解失眠,不少人选择服用一些安眠类药物,艾司唑仑片和安定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区别有哪些?

一、功效和作用不同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虽然说都是用来治疗失眠,改善睡眠状态的药物,但它们的功效作用却不是完全一样的。艾司唑仑片主要用于抗焦虑,改善失眠,也能够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还能够抗癫痫和抗惊厥,而安定也可以用于抗焦虑治疗,同时还能够镇静安眠,相对于艾司唑仑片来说,安定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效果要好很多。

二、肌松作用不同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片都具有肌松作用,可是安定片的肌松作用是更强的,安定片可以作为麻醉之前使用的药物,发挥出最好的肌松作用,艾司唑仑片这方面的功效是要差一些的。
  三、性质不同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安眠效果其实都还不错,不过他们之前的性质是不同的,艾司唑仑片是短效的苯二氮类药物,而安定片是长效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四、半衰期不同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也存在着差异,艾司唑仑片的半衰期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只有10到30个小时的时间,而安定的半衰期则要长很多,可以达到30到60个小时。
  五、服用量和方法不同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服用量和服用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在用于镇静作用的时候,艾司唑仑片的服用量是一次1~2mg,一天服用3次,而安定的服用量是一次2.5~5mg,也是一天服用3次。在用于催眠的时候,艾司唑仑片的服用量是临睡前服用1~2mg,而安定则是在临睡前服用5~10mg。

艾司唑仑片和安定的区别相关阅读

焦虑症的躯体症状

现在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还在拼搏奋斗的青年人和中年人,身体和精神经常在超负荷的工作,这无形之中给人们的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很多神经性疾病都自动找上门来,焦虑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有很多人自己患上了焦虑症自己却还不知道,使焦虑症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却得不到治疗,所以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焦虑症的几项躯体症状,当我们无法辨别自己的情绪是否是焦虑症的时候,可以通过这几项来判断。

首先,焦虑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加,机体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皮肤苍白,口干舌燥,瞳孔扩大,手掌及脚趾等部位出汗增多。有的焦虑症患者呼吸变得深而快,骨骼肌紧张,胃呈翻动感。如果焦虑反应进一步发展,也可能使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增强,出现尿频、肠蠕动加快、腹泻以及大小便不自主地排出、毛发竖立等现象。
  另外,焦虑症的躯体症状还会表现为:
  1、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心跳加快、胸闷、呼吸不畅,甚至有窒息的濒危感。
  2、有些患者会感到心慌、心悸、头晕眼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前区疼痛难耐并且伴有局部压痛感等,这些症状一般可持续数个小时。
  3、比较常见的焦虑症的躯体症状还有,因头部、面部、四肢等部位的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此外,颈部、肩、腰、背部感到僵硬和疼痛,严重者会出现震颤、抽搐。
  4、有些男性病人会出现尿频、尿急、性欲减退等;女性患者则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现象。
  5、患者食欲下降,感觉口干难耐、嘴里无味,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反应。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
  躯体症状仅是焦虑症症状表现之一,另一显着表现是精神性焦虑。这两大并存的症状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所以,如果能缓解焦虑情绪,躯体症状也会有所缓解的。

焦虑症会引起身体疼痛吗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如紧张不安、过度烦心、无端的对未来感到担忧等,但其实焦虑症除了情绪表现以外,还有很多躯体症状,例如感觉呼吸不畅、肢体的疼痛感、心悸、腹泻等,那么身体疼痛是焦虑症引起的吗?

焦虑症有疼痛症状
  据了解,有人剧痛难忍期间曾做过多次全身检查,都没有发现身体上有任何病变。其实这并不是特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突发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我国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临床发现,患者中有30%-40%伴有身体疼痛症状,而身体并没有任何疾病,当焦虑症得到缓解,疼痛也自然会消失。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有病,但是事实上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找出疾病,其实它和内心焦虑有关,这类病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作为主要症状,一般没有器质性损害,但身体疼痛依然存在。专家解释,这种疼痛是一种报警,是疾病对身体的一种提醒。
  急性焦虑发作误诊率高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包含情绪症状和躯干症状,情绪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有些患者也会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无法预知,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家人往往当做是冠心病,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心内科。结果相关检查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耽误了治疗。
  焦虑需要心理药物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一般分为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其中没有诱发病因的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对于普通焦虑症,一般是由于压力过大、不自信、太紧张等心理情绪导致,可以采取心理调节的方式。当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缺乏信心时,可以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成功的景象,化焦虑为力量;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人心烦紧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大人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分离焦虑症本是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因为小孩儿的心智还不成熟,所以在与亲人离开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会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身体不适等躯体症状。但其实,分离焦虑症不仅孩子会出现,大人当中也会出现,那么大人的分离焦虑症有什么表现呢?

心理学家表示,分离焦虑起源于童年期个体在分离、个体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停滞所造成的一种创伤性情感体验。它对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现实生活中,当这种早期的创伤性情感体验被某些特定的事件所激发或唤醒的时候,当事人的感触就会更深。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一生,都在与分离“斗争”。而分离焦虑较多地体现在亲密关系中,如亲子关系、婚姻或情感关系、亲人的分别或离世等。
  当然,在亲密关系中有“分离焦虑”也并非不好。有心理研究表明,与伴侣分离时想念伴侣的人对双方的关系更投入,会更努力地呵护这种关系并避免出现欺骗等破坏行为。所以,这种“依赖”和“想念”或会促使你去努力维护你们的关系,但要注意适度,掌握好分寸。
  那么,若成人出现分离焦虑症时,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你得认识到,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它出自正常的依恋需求,也正是因为存在着分离焦虑,我们才能和爱人之间形成情感纽带,这种需求应该受到尊重。若你察觉自己的分离焦虑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增强自信心的团体训练,也能促进自我的安全感。
  具体来说,克服成人焦虑症你可以这样做:
  1.保持活跃和忙碌,这样当你主要依赖的人离开时,你的头脑会被其它事情所占据。
  2.开始写日志,你可以更好的识别自己的情感,学会感受进入自己的模式。
  3.明白你比其它人感情更敏感,你越质疑他们对你的爱,他们就越可能离你而去。
  4.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外观。当孤独时,努力发现美好的一面。
  当然,若你自己不能成功地克服焦虑症,甚至已经严重到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了,也许是时候向你的医生或治疗师寻求处方治疗焦虑了。

经前焦虑症的症状

女性多数都会有经前焦虑症的症状,经前焦虑症大约发生于月经期的前一周,临床中又将经前焦虑症分为生理性焦虑及心理性焦虑,比如出现情绪失控、脾气暴躁等症状。很多女性朋友会在月经来的前几天,突然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有时还会出现无法控制的低落情绪、失眠等,都属于经前焦虑症。

女性经前焦虑症的症状:
  经前焦虑症大约发生于月经期的前一周,临床中又将经前焦虑症分为生理性焦虑及心理性焦虑,比如出现情绪失控、脾气暴躁等症状时便称其为经前心理性焦虑症,而身体不适、眩晕、疼痛等症状便是生理性焦虑症。目前临床研究发现,经前两种症状同时出现几率较高,虽然月经过后,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但是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种疾病,经前的表现可以说是反应这个月当中身体健康状况的标准。
  当月的压力过大或情绪常常处于紧绷状态时,便容易因为长期肾上腺素的作用,促使内分泌的失调,而如果吃了过多的垃圾食物或抗生素,你也会感到这一周特别难受,是因为身体囤积了过多的毒素和废物,而没有足够的营养素来供生殖器官运用。
  以上情况说明,经前焦虑症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借此可以了解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方面也由此反应出个人的心理疾病程度,有助于日常中的调理和及时的治疗,所以说经前焦虑症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状态。

什么是知识焦虑症

近年来,许多20岁到35岁的拥有高学历的正常成年人,都会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但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发病间隔不一定,起病时间也不一定。有关专家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故称之为信息焦虑综合症,又叫做知识焦虑综合症。

该综合症的高发人群,主要为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以及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声纳员等。信息焦虑综合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发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治疗,还是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症状的。

有关专家提供了以下的治疗处方。

(1)百忧解片剂,每天两次,每次1片;

(2)维生素C片剂,每天3次,每次1片;

(3)谷维素片剂,每天3次,每次1片;

(4)每天保证睡眠9小时;

(5)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

(6)每天的工作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7)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

(8)每天大量饮水,饮水量要超过毫升;

(9)生活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非典型的焦虑症

    坐卧不安是一个焦虑的表现。但是有些人会感到胸闷憋气、腰椎颈椎疼痛,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有些初中生一到晚上,会感到后背疼痛,假期稍有好转,还有一个现象是,孩子旅游时无碍,但是…

    12-03
    13
  • 心悸焦虑症怎么治

    人们或因学习,或因工作,或因生活的不如意产生焦虑症,焦虑症发作的时候不止精神上受着折磨,身体上也会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那么心悸焦虑症怎么治疗呢?除了去看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治疗之外…

    11-13
    12
  • 焦虑症吃哪些中药

    焦虑症吃哪些中药:   焦虑症是我们现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广泛的一种疾病或者我们不把它称为焦虑症,我们只是称为焦虑抑郁状态,那么这个可能就是您一个阶段发生的病理情况,它并不一定是一直存…

    12-05
    13
  • 焦虑症吃哪些药

    焦虑症吃哪些药:   焦虑症,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俗称安定类药物,常用的有奥沙西泮,罗拉和阿普唑仑,患者每次服用的剂量大约是1到2片,一般来讲30分…

    11-30
    46
  • 焦虑症头晕怎么办

    头晕是焦虑症患者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头晕虽说每个人都体验过,并不是什么身体承受不住的痛苦,但长期的头晕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中医治疗焦虑症头晕有较不错的疗效,在头晕时按摩这些穴…

    11-07
    15
  • 精神焦虑症怎么自我调理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因为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下,出现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精神焦虑症就是最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种疾病。即使患有焦虑症的朋友也不要…

    11-13
    41
  • 焦虑症和血清素的关系

    大家有的时候会因为血清素下降而误以为自己得了焦虑症。用一个事例来说明,假设一个人误将虫子吃入腹中,可能会有这样几种结果,有的人不以为意;但是有些人有焦虑潜质,对此十分纠结,可能因此…

    12-03
    10
  • 焦虑症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焦虑症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中药有中药的优势,西药有西药的优势。对于较轻的焦虑症病人,选用中药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病人有严重焦虑,中西结合较好,既用西药也用中药…

    11-22
    22
  • 焦虑症自测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天刚醒来,就有一堆又一堆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处理,情绪也难免出现异常。当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焦虑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测试来进行一个初步的…

    11-13
    10
  • 艾司唑仑片治什么病

    艾司唑仑片可以说是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药物,不过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种药物所具有的具体疗效,尤其是不知道可以用于治疗哪些疾病,这自然就会影响到正常用药,那么服用艾司唑仑片可以治…

    11-25
    26
  • 焦虑症头晕的原因是什么

    头晕是焦虑症的一个非常常见的躯体症状。可能焦虑导致头晕就是神经性的头晕,是由于我们体内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一个症状,其实表示我们身体里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而是跟焦虑情绪有关系,当…

    12-14
    7
  • 焦虑症可能变成精神病吗

    焦虑症可能变成精神病吗:   首先先澄清精神病是指的什么。精神病是老百姓通俗的一种说法,它一般指的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的精神疾病。   焦虑症一般是不会变成精神病的,精神病的发…

    11-22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