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

如果人们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的话,首先就应该从该疾病的病因下手。一般来说,眼部之所以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眼睛中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又或者是组织缺氧等因素引起的。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病人是因为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刺激所导致的。

当糖尿病人发现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突然性出现视力不断下降的情况的话,就应该引起自身的重视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意味着人们的身体发作了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而想要针对该疾病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的话,首先就要对其病因有所了解。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当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控制不良时,就会导致大量的成分渗入到眼睛的基底膜中,形成大分子多糖,从而使基底膜不断增厚,此时蛋白联结键就会断裂。而又因为血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很容易漏出血管壁,所以大量的纤维蛋白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中,导致微血管出现囊样扩张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病人的眼睛内部出现新生血管,最终发作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
  二、组织缺氧
  病人的眼部之所以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眼睛内部的组织长时间缺乏氧气所引起的。因为高血糖往往会导致人体红细胞中的糖化血红蛋白不断增加,而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分离比较困难,同时红细胞的可塑性又会比较低,所以会导致病人的眼部出现组织缺氧的现象。长时间存在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眼部逐渐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出现堵塞的现象,从而引发视网膜病变的状况出现。
  三、遗传因素
  少部分病人之所以会发作,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的。根据目前的相关医学数据研究表示,糖尿病所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可遗传性,同时和外界因素的刺激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差异性以及家庭的营养模式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有哪些相关阅读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并曾发展到晚期对视力影响巨大,甚至可致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两大类: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可分为三期:既轻度、中度及重度非增生期。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分为三期:即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及增生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飞蚊症,视野模糊,视野中有阴影或空白区域,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该病患者还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变。根据病变分期,此病可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为预防该疾病来说,平时就应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查查看看眼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虽然不是一个大病,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却是非常严重的。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运动一定的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把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以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丹参片或者银杏叶片,这些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眼底的微循环,也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平时一定要重视眼部的健康,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一旦出现眼底的异常,一定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也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器。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眼科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类疾病。
  该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6期,早期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患者可逐渐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视野中间有阴影或空白区域、视力也逐渐下降,严重者可失明。目前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抗VEGF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本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达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要增强眼底常规检查及每年随访的意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两类,非增值型可分为三期,主要包括1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2期可见硬性渗出3期可见软性渗出,对于此期的前两期可不予治疗,定期观察,嘱患者控制血糖,定期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对于3期的患者可行眼底激光治疗。
  而对增殖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期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5期有眼底新生血管和增殖纤维膜6期主要是新生血管伴纤维增殖膜伴视网膜脱离,对于有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的情况可先行抗vegf治疗,而后再行激光,如果玻璃体积血量较大行玻璃体切除术,对于伴有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眼部的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有眼底出血微血管瘤,慢慢发展为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在此阶段可以行控制血糖缓解病情的进展,随着病情的进展必要时可行激光,如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眼底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积血,此时患者可有眼前黑影遮挡感如积血量较小的话。
  患者只可发现眼前有点片状黑影飘动,如积血量增大,患者可出片状的黑影遮挡以及局部视野受损,如病情继续进展,患者可出现纤维增殖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伴有眼前固定黑影遮挡,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后,易出现新生血管型青光眼,此时患者出现眼压增高,眼胀眼疼的感觉。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两类,非增值型可分为三期,主要包括1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2期可见硬性渗出3期可见…

    10-06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在眼部护理方面有多种方法。比如早期病变出现眼睛干涩、视力疲劳、眼底少许出血点等,此时可以埋耳豆进行局…

    11-29
    1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候,患者可采取常规办法来对疾病进行治疗,那就是使用药物,或是用中医的办法来进行治疗疾病,只要坚持,效果还是很好的。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使用全视网膜光凝治…

    11-15
    14
  •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的发作,会导致人们的眼部视力受到较大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种疾病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相关的检查。建议患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定期对眼部做检查…

    10-29
    1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先做血糖水平、血脂大生化、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基础检查,来判断整体血糖水平;同时检查是否有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微血管瘤、渗出、黄斑水肿等;进一步通过光学断层…

    11-20
    12
  •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有糖尿病发作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的疾病,该疾病的发作容易影响到人们的眼部视力。同时该疾病一般多发作在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人身上。而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

    11-09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由糖尿病所导致的人体视网膜血管失调的疾病,当其发作的时候会导致病人的视力受到严重损害。而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需要病人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病情的轻重…

    11-09
    12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会致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一种疾病,其中黄斑水肿、白内障是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不防治,不及早控制基础血糖和血脂水平,或是不及早的检查,到了增生期,就会形成致盲…

    12-06
    1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

    现如今有不少糖尿病病人都会发作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而在中医学上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针灸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其中中医中药疗法是根据病人的症状来进…

    11-21
    11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糖而引起的微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它…

    11-30
    17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时怎么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使中药治疗,比如芪明颗粒,和血明目片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患病四年左右的时间到眼科体检,早发现,早干预。日常需要结合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要将…

    12-28
    16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分级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分级的:   我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根据病变的程度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非增生期又分为三期。1期以后极部为中心,可见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2期是出现黄…

    12-03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