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坏疽的表现

糖尿病足坏疽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肢体末端组织发炎、坏死的现象,往往产生于患者下肢。糖尿病足坏疽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糖尿病足坏疽的表现具体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及突然疼痛。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出现肢体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坏疽。一旦患上糖尿病足坏疽很难治愈,严重者需要进行截肢。糖尿病足坏疽的表现具体有哪些?
  一、糖尿病足坏疽具体表现
  1、隐性症状
  糖尿病患者感染糖尿病足坏疽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足部出现、麻木、局部皮肤浮肿,感觉迟钝或有部分丧失,并伴有疼痛,特别是疼痛夜晚显着,足部的动脉搏动微弱。在早期很少有患者会重视这些现象。
  2、间歇性跛行
  早期下肢表现,因下肢缺血引发供血不足,患者走路不远就会表现出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小腿会出现疼痛感,但停下脚步休息后疼痛会得到缓解。
  3、休息痛
  糖尿病患者坏疽发展到中期时,下肢缺血情况加重,即使躺在床上休息不走路也会感到疼痛,又名休息痛或静息痛。这种疼痛多发夜间,卧位时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在远足端或趾端。原因是睡眠时心输出量偏少,下肢灌注注血量相对减少,所以在夜间疼痛感加剧。
  4、突然疼痛
  坏疽突然出现,并且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形成坏疽需要缓慢的时间,会出现严重的神经损害,时轻时重的疼痛,患者肢体局部损伤,皮肤上出现局限性小水泡。皮下组织慢慢会呈现深红色或黑色,严重时糖尿病患者四肢出现溃烂坏死、化脓感染等现象。
  二、湿性坏疽表现
  呈现肢端体表的局部糜烂,发展至浅溃疡后,分泌物排出较多,有大量的组织坏死。日常最常见的肢端水肿,即糖尿病肢端坏疽。
  三、混合性坏疽表现
  因为这种既有肢端缺血干性坏死,还有足背底小腿部的湿性坏疽。患者可见小动脉阻塞与微循环障碍,感染相对较重并且发生静脉阻塞,占比约18.1%-20%。

糖尿病足坏疽的表现相关阅读

什么是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患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病变的感觉障碍,或者是植物神经病变的损害,还有下肢血管的病变,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的闭塞,或者是皮肤微血管的病变以及细菌的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的疼痛、足部溃疡或者是足部的坏疽等病变,往往是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共同发生。
  糖尿病足可能引起足部的软组织或者是骨关节系统的变化,形成破坏或者是畸形,从症状轻到重可以引起溃疡感染、血管疾病以及夏科氏关节病和神经性病变的骨折。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出现下肢的症状和并发症,甚至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引起患者截肢或者是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早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足的病因有三个方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
  第一,神经病变,引起自主神经以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病变。那么感觉病变通过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逐步的溃疡或者是感染,是主要的始动因素。炎症和组织损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应。外界的压力形成溃疡,由于没有神经病变神经的正常的保护,所以说溃疡会加重。
  第二,血管病变,形成一个厚的胼胝体,比如说自主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它的排汗、温度和血运的调控失调,形成一个厚的胼胝体,那么就容易破裂,引起皮肤的损害,形成溃疡。
  第三,感染,由于溃疡与形成皮肤破坏,造成细菌入侵,形成一个周围组织的病变,甚至引起骨髓炎。还有一个就是夏科氏关节炎有组织的畸形形成。这些都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

糖尿病脚肿应该怎么办

糖尿病脚肿应该怎么办:
  糖尿病脚肿的一个简单的症状,但预示的病情可能有种种原因。我们担心的是糖尿病足并发症引起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功能不全导致水肿,这是属于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一种。当然,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冠心病,如果合并冠心病出现心功能不全引起水肿,这也是临床比较严重的两种情况。
  对于我们内科来讲,糖尿病出现水肿,担心的是:第一,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水肿。第二,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这两种病的治疗往往需要在住院期间经过综合的口服静脉,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向血液置换,透析治疗才能改善血液的代谢。因为这种疾病,预示着体内水的代谢异常,也就是说体内的水无法通过肾脏、心脏正常的循环代谢排出体外,但是糖尿病脚肿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肾脏和心脏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如果合并下肢的静脉曲张,这个时候的水肿并不预示这是糖尿病导致的一种并发症,可能是糖尿病合并下肢的静脉回流不全,导致水肿。这种水肿威胁性并不大,可能通过平时生活的调理,比如说减少长期站立的时间,平时平卧的时候抬高下肢,可能他的水肿就能得到一个好的缓解。还有一部分人群存在特发性水肿,原因不明,他的这种疾病的危险性也是比较轻的。

糖尿病足截肢后为什么伤口不愈合

糖尿病足患者截肢以后伤口不愈合,是由于糖尿病足下肢的动脉闭塞,局部缺血,截肢的水平不够或者是截肢之后局部伤口抗感染控制不够造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再次进行截肢。糖尿病足患者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足部,避免出现伤口,同时也就避免了戒指。

糖尿病足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足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每天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一旦发生足部溃疡要坚持换药,积极治疗。平时泡脚时要严格控制水温,可在家人检查后泡洗,避免烫伤。穿鞋、出行时更要注意对创面的保护,避免边治疗变损伤的情况。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足的检查方法

    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出现糖尿病足的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对于糖尿病足的检查,包括足部压力的检查、X线的检查、皮肤温度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管的检查等等,一旦确诊为糖尿病…

    10-31
    13
  • 糖尿病足有什么表现

    糖尿病足主要由神经异常和血管病引起,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足部变黑,伴有水泡、溃疡和溃烂。一旦出现足部溃疡,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溃疡持续上升,应立即做出决定,并考虑截肢手…

    10-25
    10
  • 缺血性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

    缺血性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足的一种,可以分为感染型、缺血型和混合型三种,会导致患者无法入睡等症状,在治疗方面还是要保守治疗。对于缺血性糖尿病足最好是开通血管,也就是清创,饮食上注意充…

    10-30
    8
  • 糖尿病足坏疽的症状

    糖尿病足坏疽的症状:   糖尿病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溃疡,严重者可出现坏疽。常用Wagner分级进行评估。0级指的是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   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

    11-21
    18
  • 糖尿病足坏疽是怎么造成的

    糖尿病足坏疽的原因主要分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非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穿鞋不当、异物扎伤、剪指甲不当等,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足部受到外伤。病理性原因包括受到感染和长期高…

    12-19
    13
  • 糖尿病足保肢治疗后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一种对身体健康危害比较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做好处理措施,就容易对脚部造成很大的危害,引发糖尿病足,做完糖尿病保肢处理以后应该注意做好血糖的监测,调整好心态,多补充一…

    11-14
    11
  •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足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许多人从一开始就预防了糖尿病中的去乳腺,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及时的状况。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理和预防的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信心状况在预防期间要多穿一些…

    11-29
    17
  • 糖尿病足该如何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一定要选择宽松柔软的鞋子,在夏天的时候可以直接穿凉鞋或拖鞋。平时用温水泡脚的时候,不要选用太热的水,不然容易烫伤。注意要每隔几天擦拭溃疡面,保持溃疡面干燥清洁。患者要坚…

    12-02
    8
  • 糖尿病足危害大吗

    在糖尿病各类并发症中,糖尿病足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到了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患者会有异常剧烈的疼痛感,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能行走,感染严重可能造成残疾,而且有些糖尿病足可能会引发骨髓…

    11-07
    12
  • 糖尿病足溃疡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基础疾病引发了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皮肤组织缺血坏死或者是皮肤组织感染,或者由于承重点的受压造成破损,皮肤不完整,露出皮下脂肪、肌肉组织,甚至骨骼,形成了…

    12-02
    18
  •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危害巨大的并发症,它以造成患者的足部感染、截肢,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同时,它的治疗也非常棘手。糖尿病足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

    12-05
    12
  •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现了足部血管动脉性病变。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为:血管神经的改变造成皮肤破溃。   糖尿病足治疗要从预防开始,比如穿一个舒服的鞋垫,让脚…

    09-07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