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根治

糖尿病怎么根治:
  目前有一种神奇的根治疗法,叫做代谢性手术。代谢性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起初认为是限制了设施和术后体重的减轻,随着肠促胰岛素概念的揭开,医学家逐渐意识到,其实是由于手术改变了胃肠道的解剖序列,引起肠促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变化,从而对代谢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手术疗效方面,袖状胃切除术都用于减重治疗及特别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胃转流术对糖尿病治疗效果较佳,但并发症可能多于袖状胃切除术。胆胰分流手术复杂,适用于超级肥胖的患者减重疗效最好,但并发症最多。在手术适用人群方面主要是针对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需医生去判断。饮食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代谢手术的效果不容置疑,但我们仍需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它,患者不可以盲目跟风。

糖尿病怎么根治相关阅读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保护肾功能

“吃乃人生大事”,吃是一门学问,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吃是很重要的事,吃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是有窍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窍门吧!希望糖尿病患者都能注意自己的饮食。

限制食盐量
  要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控制食盐的量,食盐量不能过多,会引起浮肿;不能过少,会使身体缺碘。终末期肾病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少,限制食盐量可防止并发症的进展,但是如果同时出现呕吐、腹泻时,就不要过分限制钠盐量,还要及时补充。
  少油饮食
  患者应减少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菜肴烹调大多是炸炒涮卤等,会有大量的油和盐。患者应选用清淡饮食,自己做饭时可以选用植物油。在外出就餐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吃饭的量和食物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很多患者会认为不吃肉、蛋类食品、不喝奶就是低蛋白饮食,这是不对的。素食中的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少,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不利于肾功能恢复。可适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肾功能损伤。每日摄入的蛋白质量按0.6-0.8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在饮食中,要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
  多吃粗粮
  患者可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特别是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要严格限制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热量高的食物。可以选用木糖醇等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来改善口味。患者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左右。
  定时定量饮食
  患者可少食多餐,两餐之间需隔4-5小时。例如: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需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时的食物可在正餐中取出一部分来。
  限制高钙低磷食物
  糖尿病肾病电解质紊乱以低钙高磷为常见,所以要重视饮食中的高钙低磷食物,但是往往含钙高的食品含磷也很高,所以高钙低磷饮食强调低磷。例如:禁食动物的内脏和脑子、干果、虾皮、壮骨粉等。

糖尿病人的肾脏很脆弱

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头号原因,可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任何的肾脏疾病症状,好在一个简单的检查就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知晓自己的肾脏是否在正常运转。糖尿病患者越早开始治疗肾脏疾病,效果就越好。

通过服用药物、改变饮食以及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能够保护自己的肾脏,在走向肾衰竭这条道路上早早停下来。
  肾脏是我们的血液过滤器,将“脏”的血液过滤干净,然后再次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长期有很高浓度的葡萄糖,这让肾脏要费更大的劲儿才能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过滤干净。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会渐渐损伤肾脏,最先出现的苗头是,少量的蛋白质开始“漏跑”到尿液中。肾脏受损加重后,血压也有可能升高,而这又会给肾脏带来更大的压力,并且造成更多的蛋白质跑到尿液中。肾脏无法有效地运转,血液中的废物也就会越来越多。
  高血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的唯一因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的确是损害肾脏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有许多其他有害因素,例如高血压、炎症、年龄和基因。
  如果不进行治疗,那么肾功能会一路下滑,直到肾功能所剩无几,这被称作终末期肾衰竭或者终末期肾病。此时,患者要么靠一台机器来代替肾脏帮他们过滤血液(即透析),要么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不论是透析还是肾移植,都是昂贵和艰难的。
  高血压患者也要小心肾
  除糖尿病以外,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或者肾衰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高血压会损伤肾脏中的血管和肾小球,让肾脏为身体代谢废物的工作受阻。如果患有高血压,并且感到小便困难、下肢水肿、夜间尿频,那么肾脏可能已经收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
  即使还没有这些症状,如果已经患高血压多年,那么也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和肾脏疾病家庭病史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预防肾脏疾病。

着“眼”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控制血糖

DR防治的首要前提是有效控制血糖,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稳定在6%~7%范围能够有效延缓或减轻已经存在的DR的发展。而其他诸如高血压控制水平、血脂情况、是否吸烟等全身情况和生活习惯也已经被证明与DR的发展密切相关。

药物治疗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口服药物能够对已经存在的DR有独立的治疗。曾经被认可的可能对DR有一定治疗作用的羟苯磺酸钙也没有进入DR的防治指南。

激光治疗

视网膜光凝仍旧是公认的治疗或控制DR的最有效手段,通过破坏缺乏毛细血管灌注的视网膜组织,来达到改善视网膜总体缺血缺氧状态,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变视网膜血流分布,使有限的血氧供应更多地流向包括黄斑在内的后极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视网膜光凝包括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光凝两种方式,分别针对整个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两种情况,在很多情况下也会联合使用。1只眼全视网膜光凝通常分3~4次完成,每次间隔一周左右,遵循先周边后中央的顺序。但当患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需同时实施黄斑光凝时,应在治疗首次完成黄斑光凝,以避免周边视网膜病变被激光封闭后,视网膜血管渗出物向黄班迁移,加重视力损害。对于部分患者激光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水肿、出血加重,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发展等病情恶化的表现。避免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病例,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纤维增殖牵拉的患者应避免强行光凝,必要时应通过手术解除牵拉,为光凝创造条件。另外一种可能影响眼内光凝的的情况是由于严重的白内障或玻璃体混浊造成的屈光间质不清无法有效光凝,或光凝所需能量过多,促进眼内增殖,这种情况下同样应该考虑通过白内障、玻璃体手术为光凝创造条件。而分次光凝避免单次光凝过量同样能够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对于那些在正常治疗过程中出现黄斑水肿加重等较轻微反应的病例,应向患者解释不必过分担心,多数会在数月内自行恢复,光凝期间维持血糖、血压稳定,光凝前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也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手段。

手术治疗

DR玻璃体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玻璃体积血,解除威胁视力的视网膜牵拉,恢复视网膜的生理解剖结构,为全视网膜光凝创造条件。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设备的改进以及抗新生血管药物的辅助应用,DR玻璃体手术的风险较以往明显降低、成功率明显提高,适应证也较以往有所放宽:教科书上玻璃体出血3月以上实施手术的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突破。这一方面在于早期手术有望获得更好的预后视力,另一方面,由于相当数量的患者病史叙述不够明确,过多的等待可能延误病情。对于DR玻璃体手术中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的问题仍旧存在争议,联合手术的好处是一次完成减少手术次数,但由于糖尿病患者术后眼部经常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联合手术后经常可以看到瞳孔、虹膜后粘连,一次在白内障严重程度不影响玻璃体手术的情况下,选择分期手术,待眼底病变稳定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也需要慎重对待。对于已经存在DR、未经治疗的患者,应该明确的是无论白内障手术顺利与否都有可能加速DR发展。如果白内障严重程度不影响眼底检查和治疗,应该先处理眼底病变,再接受白内障手术。如果因为白内障严重无法处理眼底,也要叮嘱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及时检查眼底、处理病变,由于DR严重程度并不总是与视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会导致部分患者视力改善后,忽视DR的存在,直至视力严重下降、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等严重病变才来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白内障手术医师来说,术中撕囊直径应尽量大,选择较大的人工晶体、术后充分活动瞳孔,都将为日后眼底病变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什么选择手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早在我国《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糖尿病论述,称其为“消渴”。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糖尿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实质上都是对症治疗。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研究报告,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9.7%,其中男性10.6%,女性8.8%。由此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9240万,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估算人数约为1.5 亿。并且近年来其患病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2010年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在所有类型糖尿病中,2 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0%。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引起的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告,50%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伴有一个或多个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人体近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表明HbA1c的水平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密切。当HbA1c超过7%后,随着HbA1c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升高。英国著名研究同样也证实:当HbA1c每减低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可下降21%,心肌梗死率下降14%,中风下降12%,因周围血管疾病导致截肢率可下降43%。因此,我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制定了相应标准,其中HbA1c

糖尿病人输液时能否应用葡萄糖液体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但勿过量摄入。

我们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 g 大米(按 75% 转化为糖)大概也是 75 g 葡萄糖左右,而一瓶 25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 12.5 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胰岛素该如何冲兑?

当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 5:1 左右,常规用法是一瓶 50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胰岛素 5 U。

但是,目前提倡个体化用药,所以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不同血糖水平加的胰岛素不一样。

原则上是血糖高的病人滴糖水的时候胰岛素多放一点,血糖低的少放一点。

1. 空腹血糖在 13.9 mmol/L 以下的糖尿病病人是以糖:胰岛素为 3:1 的比例配,例如:5% GS 250 ml+ RI(普通胰岛素)4 单位,500 ml 配 8 单位胰岛素;

2. 如果血糖更高就要相应多放一点了,比例最高可达 2:1;

3. 如果血糖很高就用 NS + 胰岛素先把血糖降下来。 但是对从未应用过胰岛素患者来说(包括皮下、静脉),第一瓶葡萄糖(血糖> 13.9 mmol/L 可用盐水)内加用胰岛素应该保守。 一般 4 g 糖加 1 U 胰岛素,一小时测一次血糖,若血糖下降缓慢,可追加胰岛素;若下降迅速,可调低滴速。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什么

    一般来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的出现与发作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

    12-06
    17
  • 糖尿病针灸扎哪些穴位

    糖尿病针灸有很多穴位可以取,中医永远都离不开“辨证论治”。首先,应该确诊患者属于糖尿病的哪个阶段,比如燥热为主的阶段、阴虚燥热的阶段、气阴两虚的阶段、血瘀阻络的阶段、阴阳不足的阶段…

    11-30
    10
  • 糖尿病饮食指导

    糖尿病饮食指导:   当患者被确诊糖尿病后,饮食方面是比较困扰患者的问题。在民间,一些不科学的传言,却被很多患者所推崇,比如不吃主食、不吃肉、不吃水果、吃南瓜能降糖等。然而,实际上…

    11-15
    11
  •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首先要主要一下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吃粗粮,副食多吃蔬菜以及水果;其次就是要坚持锻炼,建议参加一些饭后慢走,又或者快步走;最后就是口服一些降糖药,比如磺脲类药物、…

    11-09
    13
  • 糖尿病如何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日常特别不注意饮食,就会非常容易患上糖尿病,一旦患有此类疾病,需要对饮食特别的注意,糖尿病饮食最好多吃面包、牛奶、蛋羹、西兰花等食物,对于糖尿病的治…

    11-07
    25
  •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水果:   对于糖尿病人,有些水果最好不吃。比如西瓜和葡萄。因为西瓜的含水量很高,相当于西瓜中的果糖充分溶解在水里,血糖会上升很快。而葡萄中本身含有的就是单糖葡萄糖…

    11-27
    16
  •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糖尿病病人防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便秘等有一定好处。糖尿病人吃水果有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欲吃水果,血糖浓度…

    11-26
    10
  • 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二者并不是独立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话,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增生,导致血压增高,如果高血糖引起的高血压就先从降血糖开始。…

    11-23
    15
  •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目的主要是维持正常的体重,减轻胰岛的负担和维持整体的健康。主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是吃多少,就是要控制饮食的总量,不能暴饮暴食…

    11-18
    16
  • 糖尿病吃什么药

    糖尿病吃什么药: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

    12-21
    12
  • 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的原因其实就是糖尿病的病因,从目前研究看,糖尿病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清楚。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以及毒素、自由基毒…

    11-04
    20
  •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进行75克ogtt试验,服用75克葡萄糖前后需要抽血三次,三次标准结果分别为5.1、10.1、8.1,有任何一项数值高于标准值,都可以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为了…

    12-13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