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是什么原因

血糖高是什么原因
  血糖升高现在也很常见,临床上每天有很多病人都是因为血糖升高来就诊。血糖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另外在糖尿病前期,血糖也可以升高。血糖升高可以分为空腹血糖的升高,也可以分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升高。
  如果患者自己在家自测血糖,空腹血糖在6以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在8以上,建议这些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来就诊,要进行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实验,进行筛查。

血糖高是什么原因相关阅读

糖尿病人的肾脏很脆弱

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头号原因,可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任何的肾脏疾病症状,好在一个简单的检查就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知晓自己的肾脏是否在正常运转。糖尿病患者越早开始治疗肾脏疾病,效果就越好。

通过服用药物、改变饮食以及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能够保护自己的肾脏,在走向肾衰竭这条道路上早早停下来。
  肾脏是我们的血液过滤器,将“脏”的血液过滤干净,然后再次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长期有很高浓度的葡萄糖,这让肾脏要费更大的劲儿才能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过滤干净。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会渐渐损伤肾脏,最先出现的苗头是,少量的蛋白质开始“漏跑”到尿液中。肾脏受损加重后,血压也有可能升高,而这又会给肾脏带来更大的压力,并且造成更多的蛋白质跑到尿液中。肾脏无法有效地运转,血液中的废物也就会越来越多。
  高血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的唯一因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的确是损害肾脏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有许多其他有害因素,例如高血压、炎症、年龄和基因。
  如果不进行治疗,那么肾功能会一路下滑,直到肾功能所剩无几,这被称作终末期肾衰竭或者终末期肾病。此时,患者要么靠一台机器来代替肾脏帮他们过滤血液(即透析),要么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不论是透析还是肾移植,都是昂贵和艰难的。
  高血压患者也要小心肾
  除糖尿病以外,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或者肾衰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高血压会损伤肾脏中的血管和肾小球,让肾脏为身体代谢废物的工作受阻。如果患有高血压,并且感到小便困难、下肢水肿、夜间尿频,那么肾脏可能已经收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
  即使还没有这些症状,如果已经患高血压多年,那么也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和肾脏疾病家庭病史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预防肾脏疾病。

治疗糖尿病新方法

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的慢性疾病,治疗最有效的办法是胰岛素,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4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特殊激素,它能促使细胞吸收糖,这一发现将帮助人们开发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公报说,一直以来,医学界都是用胰岛素来对糖尿病进行治疗,胰岛素是人体激素的一种,它能促进血液中的糖进入肝和脂肪等组织细胞,实现人体合成代谢,从而维持心脏、大脑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一旦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被损坏或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就无法被细胞吸收,并会在血液中聚集,导致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

公报指出,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专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一种名为Apelin的激素也能够起到促使细胞吸收糖的作用,这种激素由脂细胞分泌,但含量很少。研究人员认为,在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增加这种激素的含量将能够延缓糖尿病的发病时间。

为了验证这种激素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向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体内注射了这种激素,结果发现其肌肉和组织细胞对糖的吸收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实验鼠的血糖含量也恢复到了几乎正常的水平。

表示,未来他们将验证在人体内提高这种激素含量是否同样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吸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将合成一种类似Apelin激素的分子,以应用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

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糖尿病发病人群急速增长。目前全国共有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生命的“第三号杀手”。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以往认为,胰岛功能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因此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可能使胰岛功能恢复。

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可迅速解除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作用,同时也可让未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充分休息,使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

以色列的科学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首先在临床研究中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2周后,多数患者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随后1~2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就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证实胰岛细胞功能在2型糖尿病早期是可逆的。

因而,目前我们虽然不能把“糖尿病的帽子”扔到太平洋中,永不再见;但至少可以使“糖尿病的帽子”晚戴上几年。那么,哪些患者应该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

除了严重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及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等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外,空腹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毫摩尔/升,一经确诊,就可及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辅以饮食和运动疗法,这样可最大程度地保护胰岛功能,使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使糖尿病患者不必终身服药的目的成为可能。

目前我院内分泌科配备多台胰岛素泵,已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近60例,经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约66%的患者获得缓解,不用任何药物就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技术和服务帮助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

糖尿病夜不能寐该怎么办

“晚上老起夜,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呢?”。在门诊及病房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老年患者提这样的问题。想想老年朋友们,本身精力不比年轻人,睡眠本是让其精力恢复。

可是,每隔1、2个小时就1次的小便,让他们焦虑不安,睡眠更是难以保证,则小便更加频繁。久而久之对原因疾病的控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寻找引起夜尿增多的病因,以及如何正确应对,是多数老年朋友想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明确什么是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是指夜间尿量或排尿次数的异常增多。一般来说健康人每24小时排尿约1.6升,正常人排尿次数昼夜比约为:青少年3~4:1,中老年1:1,70岁以上的老年人1:3。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总尿量的1/2或昼夜排尿次数比值减少都为夜尿多。

针对糖尿病患者,引起夜尿增多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糖引起的高渗利尿;

2、肾小管损伤;

3、男性前列腺增生;

4、女性盆底肌松弛;

5、泌尿系感染;

6、神经源性膀胱。

以上几种原因,各有不同表现:如高血糖所致者,除夜尿增多,多数伴有口干、多饮症状加重,以及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肾小管损伤可伴有血压升高;前列腺增生除夜尿增多可有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淋漓等;盆底肌松弛所致者,多数女性有多育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夜尿增多同时可伴有子宫脱垂,咳嗽等使腹压增加的动作可引起溢尿;泌尿系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可有畏寒、发热;神经源性膀胱则可有排尿不尽感等表现。

因此,糖尿病患者当出现夜尿增多时,首先需明确是否有血糖控制不佳。若排除,则需进一步明确有无以上几种可能,可做简单的自我询问,大致判断可能的原因,去医院专科就诊,明确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的改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夜尿增多的问题。譬如:减少睡前喝茶、咖啡或饮水过多;需服用利尿剂的应在晨起时一次性服用,而不要在下午或晚上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应在睡前服,使患者保持晨起有一次大便。

静脉输液应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进行;养成2次甚至多次排尿的习惯;增加盆底肌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此外,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或中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老起夜的习惯。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对1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进行分析,观察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Fontaine分级Ⅰ-Ⅳ级糖尿病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治疗血管再狭窄等。

结果:150例患者(176条患肢)共进行187次介入治疗,161条患肢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成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所有患者ABI为0.34±0.27,成功治疗术后ABI为0.96±0.24。共有134例患者(153条患肢)经术后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1-16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ABI比值为0.88±0.34、0.71±0.26;超声检查示术后随访期间有21例(13.7%)治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1例(7.2%)再次行介入治疗。

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闭塞性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率。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继发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糖尿病足往往最终导致截肢。PAD患者每年的截肢率约为1.8-11.4例/10000,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病变部位以股腘动脉及以下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等。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在高龄、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中应用,因此在临床正逐渐的取代传统外科手术用于糖尿病PAD患者的治疗。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长段病变多见,需要反复多次扩张阻断血流,可能为先前研究疗效欠佳的部分原因。近年来随着专用于下肢动脉的小口径、长球囊等系列产品的出现,可较容易的通过长段闭塞病变,减少扩张次数,甚至可扩张足踝部以下动脉,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最为常用。

(0)

相关推荐

  • 血糖高怎么调理

    血糖高怎么调理:   血糖高的患者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并联合降糖的药物来进行降血糖。首先要经常定期的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每三个月测一次糖化血…

    11-11
    18
  • 血糖正常值

    血糖正常值:   血糖正常值有不同的记载,血糖要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在正常的时候应该在5点6mmol/L以下,也有部分是在6点1mmol/L以下;如果血糖已经升…

    11-18
    7
  •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血糖的正常值是很多人都想要了解的,其实大多数人在空腹的情况下,正常值应该维持在3.9~6.1毫摩尔每升;吃了饭之后的血糖正常值会有一定的提升,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应该在6.7~9.4…

    01-12
    7
  • 血糖低的症状是什么

    血液中如果含有的血糖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造成低血糖,血糖低其实有着很多的症状,比如说会引发交感神经症状,而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也会导致神经损伤,甚至还可能会引发非典型症状,…

    11-01
    11
  • 血糖高怎么办

    血糖高怎么办: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六点一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七点八毫摩尔每升,如果空腹血糖高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

    11-28
    11
  •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空腹血糖高有三种原因。   第1个是激素调节受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比较难以控制,主要是因为正常人的生理要工作,那么体内的大量的激素会被释放。这些激素都具有升…

    11-11
    14
  • 空腹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空腹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空腹血糖高引起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1种情况就是由于激素调节受损引起的,由于空腹血糖受一些激素的影响,比如说我们体内的激素除了胰岛素以外,…

    11-14
    24
  • 血糖高吃什么药

    如果存在血糖高的问题,可以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这类药物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也可以吃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或者是胰岛素增敏剂,降糖的效果都很不错。除此以外…

    11-09
    11
  • 血糖高饮食

    所谓血糖高或者已经诊断了糖尿病的病人,在饮食上确实应该是加以控制,主要是摄入总量不应过多。无论是主食、副食,细化到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都应该控制总量摄入。在这个基础上…

    12-01
    14
  •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我们的餐后血糖高,一个可能是饮食不当,另外一个就是可能是药物不足引起的。   那么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那么餐后血糖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比…

    11-07
    14
  • 低血糖怎么治疗

    低血糖怎么治疗:   大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时,都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如果发生低血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症状较轻,意识清楚时,应该立刻口服含有15到2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说…

    11-15
    13
  • 降血糖的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非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胰岛素;   第二,口服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胰…

    11-18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