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支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见并发症为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和骨病。MM病人的支持治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控制疾病并发症和改善MM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一.贫血

(一)机制:引起MM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主要与骨髓瘤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如:IL-1、TNFa 、TGF-β及IFN

它们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及红系组细胞数量减少;②部分MM病人肾功能不全而使EPO生成不足;③骨髓瘤细胞本身也可通过影响正常的红细胞的生成引起贫血;④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及Fas/Fas-L的相互作用诱导红系祖细胞的凋亡引起贫血;⑤其它机制包括化疗的毒副作用、铁利用障碍(功能性缺铁)、叶酸缺乏、红细胞寿命的缩短及由M蛋白引起的血浆容量的增加(稀释性贫血)等。

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MM病人的平均Hb~100g/L,约25%的病人低于85g/L。

(二)治疗

化疗后骨髓瘤治疗有效,贫血应该改善。如果贫血持续存在,应予红细胞输注或红系刺激因子,如EPO及其类似物。EPO皮下注射总有效率约为60%(Hb升高大于20g/L)。推荐剂量是150U/kg,每周三次,皮下注射。如疗效差可增到300U/kg,每周三次,治疗6-8周后,若Hb不升高,则视为无效。 如果Hb>140g/L,应停止EPO的治疗。如果降至120g/L以下,可重新给予EPO,剂量比以前减少25%。

在使用EPO时,应同时监测铁代谢及补充铁剂,由于红细胞生成增加,铁的需要量增加。

红细胞刺激因子其成本较高,且严重感染可能影响EPO的疗效。有必要建立一种预测标准,如测定内源性血清EPO水平,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时机。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

用传统的化疗方案治疗MM,约有1/3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毒性分级>2), 伴有粒缺的患者通常有严重感染生存期缩短。

严重骨髓抑制会影响下一疗程化疗,应考虑使用G-CSF或GM-CSF,150-300ug, 每日一次,皮下注射3-5天,至白细胞恢复正常。

 三.感染

(一)感染的机制: ① 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减少及分解代谢加快,体液免疫功能抑制;②T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4及NK细胞数量的减少);③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减少及功能异常;④氮质血症。

新诊断MM在前三个月化疗过程中以及疾病进展期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比平稳期高2-4倍。反复感染是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感染的部位

1细菌感染:肺部感染占50%,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泌尿系感染占30%,女性多发,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假单胞及克雷伯菌属。

2病毒感染:常见,其中带状庖疹占到10%,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于MM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移植后。

(三)感染的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有发热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并依据经验性治疗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但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于中性粒细胞不低的感染患者,给予肾毒性较低的口服抗生素即可。

(四)感染的预防

1肺炎疫苗的使用:低毒、价廉并可能对一些患者有益,因此可建议使用。

2 流感疫苗的使用:因有争议而受到影响。

3 其他疫苗:异基因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应在移植后的6-12个月内(免疫重建)注射破伤风、白喉以及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4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由于其价格较贵,仅限于那些IgG较低、反复感染及对肺炎疫苗反应较差病人。

 四.肾功能不全

(一)机制:

主要是由于轻链的沉积、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浆细胞的肾侵润、高尿酸血症、脱水和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肾功能不全是MM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大约30%的MM患者在诊断时血清肌苷已>2mg/dL。

(二)治疗

约50%的中度肾功能损害病人,经过水化、化疗、利尿药及治疗高尿酸血症等的治疗后其肾功能损害可逆转。

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的化疗,应考虑使用VAD等方案(不需要根据肾功能进行调整的剂量)。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静脉用造影剂。

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占2-10%),透析与化疗同时进行,可使一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透析勿需持续进行。但大部分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长期透析维持。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年龄小于70岁,生活评分>2分,Hb>90g/L及血肌苷

多发性骨髓瘤支持治疗相关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
  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
  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

多发性骨髓瘤能活多久:
  多发性骨髓瘤是近年来增长很快的一种血液恶性肿瘤,近几年有很多新型的药物让骨髓瘤的预后有明显的改观,新型药物组合治疗后,骨髓瘤病人的存活率远远超过了传统药物、普通化疗时期,使骨髓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活的机会大大的升高。随着新药物的不断的进入国内和上市以及纳入医保范围、医疗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相信在未来,经过长期的用药 ,规律的诊治,能使病人达到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程度。
  所以我们应该逐渐把骨髓瘤作为一个慢性病去对待,不把它当作一个肿瘤,让他们用一些口服药,就能达到一个长期生存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程度。对骨髓瘤病人远期及以后,我们是充满希望的。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B淋巴细胞分泌的浆细胞的异常,属于浆细胞性疾病,往往表现是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常常会出现骨痛为主要表现,还有常会出现贫血、感染还有肾功能不全,它主要的病机是血里边的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出现。
  免疫球蛋白它有不同的类型,像常见的免疫球蛋白IgG、IgD、IgA这些类型。那么病人往往会出现由于异常的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会出现高粘滞血症,出现头晕、手脚的麻木、感染,更容易感染,甚至会出现血栓的情况。

骨髓瘤能治愈吗

骨髓瘤能治愈吗:
  我们首先确定说骨髓瘤它不是一个能治愈的疾病。在目前治疗手段的不断的优化,一些新药的不断的出现,这个疾病它的总生存期在不断的延长,但是他始终是在治疗、缓解、复发的过程当中,反复的一个过程,不能够完全被治愈。
  可能以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 新药的不断出现,那么它的治愈的希望还是有的。现在我们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很多新的方案,比如以万科为主的化疗方案,还有自体骨髓移植,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它又是一个老年人常见的一个疾病,并不是一个完全能治愈的疾病,但并不可怕。通过我们的这些优化的方案,有很大一部分病人,他的生存率甚至能达到七年、八年甚至是十年。

该怎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贫血、骨痛、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表现。得了多发性骨髓瘤首先看它的分期和器官或脏器受累的情况。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都需要治疗,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有一线方案和二线方案。得了骨髓瘤也不用担心,因为新药很多,治疗效果也很好。

(0)

相关推荐

  •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血液疾病,该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和误诊,耽误最佳的…

    11-20
    21
  •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贫血

    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血细胞逐渐减少,这个时候就会引起患者贫血的表现。骨髓瘤细胞分泌一些造血的抑制因子,造血会受抑制。另外骨髓瘤病人80%会发生肾损害,之后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

    11-28
    10
  •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近些年,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骨髓瘤,或MM)已经上升为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的居第二位的血液恶性肿瘤。然而,由于万珂、雷那度胺和沙利度胺等新的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MM患者的生存期已经…

    11-23
    12
  • 哪些因素预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会较长

    预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较长因素包括:一.临床分期:分期越靠前预后相对越好,生存期也较长。二.预后:预后不良因素越多,病人的生存期就越短。三.细胞遗传学指标:17号染色体缺失的基…

    11-28
    18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1、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化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新化疗药物的应用和用药方法的改进是近年来本病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于年龄65岁,体质虚弱或自身选择等原因不能接受干细胞移…

    11-25
    19
  • 该怎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贫血、骨痛、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表现。得了多发性骨髓瘤首先看它的分期和器官或脏器受累的情况。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都需要治疗,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有一线方案和二…

    12-24
    15
  •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一些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MM)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均有增高,随着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诊断水平也在提高。下面我将在临床工作和会诊中对MM诊治的一些体会和存在的问题从诊断、治疗、并发症…

    01-10
    17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思路

    多发性骨髓瘤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好发于中老年,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EB病毒或卡氏肉瘤相关的疱…

    01-10
    14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又称骨髓瘤管型肾病,指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肾脏排…

    11-24
    9
  • 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治疗系列之骨髓瘤肾病

    骨髓瘤肾病的治疗关键是降低血液中的M蛋白浓度,即治本。而通过对骨髓瘤的治疗,可以降低血浆中M蛋白的浓度,改善半数以上骨髓瘤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利尿、降低尿素氮、肌…

    12-12
    12
  •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骨髓瘤分泌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后,会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人可能会有心脏…

    12-28
    11
  • 美国FDA接连批准2个抗骨髓瘤免疫治疗新药

    世界艾滋病日的思考: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刚刚过去,在国际卫生组织(WHO)宣布艾滋病(像多发性骨髓瘤一样)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之际,我们非常痛心地发现,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感染…

    10-27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