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听力

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听力损失:首先,要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在备孕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污染的接触、放射性物体的接触,有一个良好的孕育孩子过程,从源头上控制听力障碍的出现;对于整个群体,需要注意避免噪声接触,反复长时间处于噪声的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损失;另外,还要注意目前娱乐性噪声的损害和污染非常严重,比如持续戴着耳机听音乐,甚至在地铁或者其他比较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听音乐,都会造成听力的损失;另外,注意用药,对一些耳毒性的药物,要尽可能避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听力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多久可以出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多久可以出结果:
  听力筛查在一般情况下,当场是有结果的,大概需要10分钟就可以做出检查结果。
  新生儿一般常规体检无法发现听力障碍,需要做听力的筛查,也就是采用耳声发射仪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来进行筛查。
  出生的时候做耳声发射,但是单纯的耳声发射引出并不能说明听力完全正常。比如蜗后的病变,像听神经病变,耳声发射不正常,也只能说明耳蜗外毛细胞到外耳道的通道有问题,也就是中耳炎、中耳积液和外耳道耵聍积液会导致异常。
  一般需要42天再复查,也就是重新要复查一次,如果还没有通过的话,三个月时候要做出诊断性的检查。因为听力筛查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复查都没有通过的话,可以进行听力学的检测,以排除筛查结果假阳性和是否有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60%以上的新生儿听力问题,都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遗传因素包括多种遗传方式。
  第一、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表现为父母一方有,孩子才会有,每一代都会有的情况,多数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80%以上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听力都正常,但是父母都携带了一个有问题的基因,并把这个有问题的基因传递给孩子,孩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及两条染色体上都出现了问题,表现为听力较差,常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第二、性染色体遗传,比如X连锁的遗传,X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可能导致听力也出现问题,与Y染色体相关的基因,也可能导致耳聋,称为Y染色体遗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线粒体母系遗传,细胞里面的遗传物质,也可以通过妈妈,直接传给孩子,妈妈有了,所有的孩子都会有。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滥用药物,例如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的感染,都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出现畸形。很多药物具有耳毒性,如果使用这些药物,会影响孩子的听力,成为药物性耳聋。还有一些其他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听力,例如噪音等。
  常见的听障的高危人群,包括家族史有先天性或者是遗传性的感音性听障,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有先天性的梅毒等等。
  第三、高胆红素,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
  第四、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之上的早产儿。
  第五、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
  第六、颅面部有畸形的患者。
  第七、围产儿,围产时期或者是新生儿时期有严重的缺氧病史,例如持续的胎儿肺动脉高压。
  第八、出生的时候有窒息。
  第九、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
  第十、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0)

相关推荐

  • 怎么处理单侧听力下降

    如果出现了单侧的听力下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及时就诊。无论是单侧听力下降,还是双侧听力下降,只要出现听力下降或者听力异常,要做的就是去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是单侧听…

    12-13
    16
  • 宝宝有咿呀学语是否就不会有听力损失

    宝宝咿呀学语不等于不存在听力损失,因为在孩子言语发育过程中分很多阶段,可分为语言前期和语言期。正常听力的孩子和重度感音神经性损失的孩子,在语言前期的发育过程中一样;即使是重度听力损…

    11-20
    23
  • 化疗怎么保护血管

    就目前而言,化疗基本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如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等,这样不会引起严重的静脉炎、疼痛的症状。若在治疗中,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可采取局部的药物封闭、冷敷、…

    11-29
    17
  • 如何发现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对于成人较容易发现,比如可以从周围人的评价,认为患者说话声音比较大,开电视的声音也较大,因为患者主观感受是觉得别人说话声音比较小;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已经出现听力问题,需要及时…

    12-12
    14
  • 怎么发现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对于成人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比如周围人会对你有所反应,认为你说话声音比较大,开着电视的声音也比较大,主观感受是觉得别人说话声音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是已经出现了听力的…

    12-12
    17
  •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

    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护听力:第一,要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第二,母亲在备孕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污染的接触、放射性物体的接触,良好的孕育孩子过程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听力障碍出现;…

    12-12
    15
  • 宝宝咿呀学语是不是代表不会有听力损失了

    宝宝咿呀学语不等于不存在听力损失,因为在孩子的言语发育过程中分成很多阶段,比如有语言前期和语言期。对于正常听力的孩子和重度感音神经性损失的孩子,在语言前期,他们的发育过程一样;即使…

    11-20
    12
  •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很凶猛的疾病,致残致死率很高。目前预防脑出血的方法,第一点,生活要有规律。比如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是不要过于劳累,保证每天有7到8个小时的睡眠…

    12-16
    14
  •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很凶猛的疾病,致残致死率很高。目前预防脑出血的方法,第一点,生活要有规律。比如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是不要过于劳累,保证每天有7到8个小时的睡眠…

    12-01
    16
  •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了代表了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查,主要使用的是耳声发射技术,或者是自动听性脑干诱发技术。这两个测试,测试的是听觉系统外周功能;换句话说,如果通过了听力筛查,只能说明宝宝在接受检查之前他的听觉外…

    12-13
    12
  • 如何解决老年人听力下降

    老年人听力下降和青年人、小朋友一样,首先应该及时就诊,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性质和原因,进行正确的药物治疗,或者是助听器的康复和干预。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也要值得高度关注和注意,因为听力…

    12-13
    17
  • 什么是耳聋

    耳聋是指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听力下降;耳聋又称为听力下降,国际上又称听力障碍。耳聋的主要发病原因有遗传原因、孕期和产期病变。耳聋可以根据程度分…

    12-13
    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