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幼儿急诊人群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但是概率极低。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本病多为散发,患者以6一18个月幼儿较多,6个月以内和2岁以上幼儿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秋季多发。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再次发病者少见。
得过幼儿急疹还会再感染吗相关阅读
幼儿急疹注意什么
幼儿急疹注意什么:
幼儿急疹预后良好,治疗原则应该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及时给予退烧处理,避免体温过高引起热性惊厥。同时要补充足量的水分,给予孩子易消化的食物,要适当的多吃水果,这样有利于幼儿急疹的康复。
那么进行药物退烧是有要求的,如果孩子大于等于两个月龄,高温大于等于三十九摄氏度,夜温大于三十八点二摄氏度,或者是因发烧出现了不适,或者精神状态不佳,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口服退烧药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是15毫克每公斤,两次用药最短间隔时间是6小时。使用这些药退热效果挺好,而且安全性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孩子大于等于六月零,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同样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是为6到8小时,一天24小时用药不要超过4次。如果孩子出现惊厥,应该给予止痉药物进行处理,同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合并了其他的疾病,比如脑炎。如果孩子继发细菌感染,应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护理方面也要注意,如果因为高烧引起体内水分丢失,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的通风。
幼儿急疹护理
幼儿急疹护理:
对于幼儿急疹,家长也不要太着急,毕竟这种疾病它的预后是良好的,几乎是没有什么后遗症的,家长大可以放心。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必要时给予口服退烧药进行处理。要避免体温过高,引起热性惊厥。在发烧期间要补充适当的水分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的食物,让孩子有充足的能量供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孩子体温大于三十八点五摄氏度,可以口服退烧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两种药物,选择一种退烧就可以了。适当的让孩子喝温开水,对孩子退烧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惊厥,要给予止痉处理,要注意避免伤到孩子,特别是在抽搐的时候,不要强行给孩子制动,这样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危害。如果孩子继发了细菌感染,要给予合适的抗生素的,适当的给孩子补充水果汁,这对孩子疾病恢复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孩子疹子出来以后,也不必要给孩子外用药物,或者口服什么药物,疹子出来以后往往代表疾病已经好转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了,继续对症处理,继续观察就可以了。一般1到3天皮疹就会消退了,而且不留什么瘢痕。
小孩急疹传染吗
小孩急疹传染吗:
小孩急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急疹,它是一种婴幼儿中常见的病毒感染,发病年龄一般在两岁之前,也有专家称是在三岁之前,大多数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感染过幼儿急疹了。不过不用太担心,幼儿急疹传染性并不强,它不会在某一区域迅速蔓延,造成疫情暴发。幼儿急疹它虽然在冬春季节稍微多一点,但也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的特征,它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发病。虽然发病的时候发烧和皮疹看起来很吓人,但是绝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其实并不十分严重,往往也就是持续几天而已,一般是3到5天的时间,过后即可以痊愈。
患儿痊愈后通常不会发生二次感染,幼儿急疹可以由人类疱疹病毒六型、七型,两种疱疹病毒引发,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儿即使尚未出现明显的皮疹,在潜伏期和发烧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这种传染性是不强的,所以家长也不要太担心,如果孩子遇到有得幼儿急疹的这些小朋友注意隔离,不要接触就可以了。
幼儿急疹的表现有哪些
幼儿急疹即小儿急疹,多见于6个月到24个月的宝宝,一般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
幼儿急疹的疹子是什么样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患者会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疹子的特点是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全身散布,躯干较多,面部、肘膝以下较少,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