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病因及分类

乳腺增生的病因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内分泌失调和长期摄入过量雌激素等等,其中内分泌失调是造成乳腺增生最主要的病因。乳腺增生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乳痛症、乳腺腺病和囊性增生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囊性增生病,随时都有恶变的可能。

一些女性在抚摸自己乳房的时候会摸到硬块,这实际上可能是乳腺增生,这是最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造成该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在治疗上也需要根据病因来选择。除此之外,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把乳腺增生分为多种类型,那么乳腺增生的病因及分类具体是什么呢?
  一、乳腺增生的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长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熬夜、高龄不孕、性生活不调、多次人工流产等等都可能会影响乳腺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诱发乳腺增生。此外,如果佩戴过紧的内衣或胸罩,也可能会出现乳腺增生的情况。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在饮食上如果摄入过多高脂、高能量的饮食,或长期抽烟、饮酒等等,就会大大增加患上乳腺增生的情况。而且现在因为饮食条件越来越好,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的人也很多,这都会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
  3.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造成乳腺增生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增多,如果卵巢发育不健全,或患有甲状腺疾病肝功能障碍等,也可能会诱发乳腺增生。
  4.长期摄入过量雌激素
  如果长期摄入过量的雌激素,就会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很多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家禽和水产所使用的饲料中含有很多激素成分,长期食用就会导致乳腺增生发生。
  二、乳腺增生的分类
  1.乳痛症
  乳痛症也被称为单纯性乳腺增生,主要是因为性激素分泌旺盛和变化波动较大所造成的,这也属于心理性乳腺增生。发病后具体症状表现为经期前乳房胀痛,经期后症状缓解,疼痛是以乳房局部为主,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其周围组织,这需要通过自身的情绪调节来减轻症状。
  2.乳腺腺病
  乳腺腺病指的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出现的扩张的情况,同时腺体周围组织还有增生的现象。肿块大多是灰白色,且比较坚硬的结节,和正常乳腺组织边界不清,乳房肿块会随着月经周期而改变。不仅是月经期会出现症状,平时过度劳累也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3.囊性增生病
  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增生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阶段,主要是以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所出现的肿块通常是弥漫性增厚,很容易和纤维瘤混淆,一旦出现恶变的情况,就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

乳腺增生的病因及分类相关阅读

乳腺增生是如何引起的

乳腺增生是如何引起的:
  乳腺增生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最新的乳腺专科肿瘤学方面看来,乳腺增生概念的定义越来越模糊。乳腺增生很多时候是代表的一种生理性改变,也就是正常育龄期女性,即在生育年龄的女性,乳腺受激素水平的刺激,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乳腺增生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引起,就是在月经前激素水平开始波动的时候,乳腺的质感就会变得韧、充血,这是正常情况。
  乳腺增生还有一类为乳腺的不典型增生,这个增生是需要关注的一类增生,又叫非典型增生,很多时候认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或者有极低的恶变的机率,大概10%左右的不典型增生可能会有恶变的风险;患者如果出现不典型增生,需要关注引起不典型增生的原因,通常原因也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人体质,还有乳腺本身腺体发育过程的不良因素,以及外界的不良因素有关,比如环境污染、辐射都有相关的原因;所以不典型增生才是需要关注的,而普通的生理增生不需要太紧张。

乳腺增生会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关系,生理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变成乳腺癌。普通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没有直接的关系,乳腺增生就是一种症状,或者是彩超、影像学检查发生的一种乳腺结构紊乱、腺体增厚,以及生理性胀痛的一种统称描述。
  乳腺增生通常不会癌变,但是有一类乳腺增生患者需要关注,也就是不典型增生,或者非典型增生,这种增生是由医生的病理确诊明确的,比如患者的乳腺结节、乳腺病变,去做穿刺、活检,或者其它细胞学诊断明确是不典型增生,这类不典型增生有一部分容易癌变;有的时候也把不典型增生,或者非典型增生叫做癌前病变,这类也不是一定会癌变,而是癌变的几率相对于正常乳腺增生要高很多。所以,不典型的乳腺增生是需要密切关注,一般建议明确诊断不典型增生,或者是非典型增生的患者,3到6个月去复查乳腺的影像学检查,必要的时候1到2年还要加做乳腺的钼靶,或者其他的检查。

乳腺增生如何治疗

乳腺增生如何治疗:
  乳腺增生是一个良性的病变,它本身没有特别的治疗方式。针对于乳腺增生,主要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比如恢复成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正常生理规律。因为生活不规律可能使乳腺增生加重。
  其次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很多女性患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旦生气、工作压力太大,乳腺增生就可能加重、疼痛也会加重,对于这些患者,很重要的治疗方式是调节心情。
  再次是减轻工作压力。因为长期在高压状态下,乳腺增生也会明显加重。所以,一定要有一些减压的方式。
  平时还要注意需要规律饮食,不要过度减肥或者吃过度的高脂、高蛋白的饮食。保持合理、健康的饮食,也是治疗乳腺增生很好的方式。
  然后是戒烟、戒酒。不提倡嗜酒,也不提倡吸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果乳腺增生出现疼痛明显加重或者乳腺肿块明显增大或者其它的一些症状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乳腺增生会不会自己消失

乳腺增生是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每年有很多单位都会去体检,当体检报告一发下来,就会有相当一批女职工来找医生看病,说平常也没什么症状,为什么会检查出来是乳腺增生。所以乳腺增生通过检查的手段很容易发现。它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疾病。有些人有症状,有些人没症状,或者有些人只表现在月经期时有乳房的胀痛。个别的人还会在局部某些部位摸到一些结节、硬结。所以它是非常常发的一种疾病。如果平常让患者做好情绪和日常生活的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乳腺症状的发生。

得乳腺增生的原因

乳腺增生并不是病,是生理性的增生,乳房在受孕之前,乳腺的导管上皮细胞,不断水肿增生增厚,包括小叶上皮细胞,对周围的神经末梢挤压,乳房肿胀有疼痛;增生增厚水肿的上皮细胞萎缩了,对神经挤压减少,疼痛也会减轻。

(0)

相关推荐

  • 乳腺增生怎么治最好

    乳腺增生怎么治最好:   乳腺增生分轻度和重度,如果只是在月经期有轻度的乳房胀满,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进行调治。如果胀痛症状比较明显,甚至有结节,就需要药物进行调治,同时也可以配合中…

    11-22
    11
  • 乳腺增生会复发吗

    乳腺增生会复发吗:   乳腺增生本身是一个良性的增生。乳腺增生是患者的乳腺组织在雌激素或者孕激素的作用下产生了乳腺的增生。因为它退行性的不良,从而产生了组织增生的状态。因此,乳腺增…

    12-08
    30
  • 乳腺增生有什么忌口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出现乳腺增生以后,需要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也要结合食疗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应该要有所禁忌,少吃蜂蜜、咖啡等食物,并且一些具有刺激性…

    11-02
    12
  • 乳腺增生食疗

    乳腺增生食疗:   乳腺增生饮食上需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不健康的食物。谷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鱼、虾、牛肉等优质蛋白类食物可多吃,食物多样化,营…

    10-30
    18
  • 乳腺增生症状

    乳腺增生是现在女性朋友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不属于肌瘤,也不是炎症。有很多女性朋友在这方面不是很在意,只要是不疼不痒,就会置之不理。其实有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正确的观念。那么乳腺增…

    11-29
    14
  • 乳腺增生会不会自己消失

    乳腺增生是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每年有很多单位都会去体检,当体检报告一发下来,就会有相当一批女职工来找医生看病,说平常也没什么症状,为什么会检查出来是乳腺增生。所以乳腺增生通过检查…

    11-01
    8
  •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   乳腺增生可以根据专业乳腺科医生指导下吃某些抑制雌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止痛药中医中药治疗或预防性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态,调整饮食习惯…

    11-16
    12
  • 乳腺增生是什么

    乳腺增生是什么:   乳腺增生是女性一个非常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因为乳腺主要是在雌激素跟孕激素的统一协调下,有一个不断增生消退的过程。如果雌激素增生后没有达到很好的消退…

    12-08
    12
  • 乳腺增生的病因及分类

    乳腺增生的病因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内分泌失调和长期摄入过量雌激素等等,其中内分泌失调是造成乳腺增生最主要的病因。乳腺增生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

    11-09
    12
  • 乳腺增生可以拔罐治疗吗

    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失调、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等原因有关,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内分泌保持平衡,所以乳腺增生可以拔罐治疗。可以对肩井穴、天宗穴、肝俞穴、乳根穴等穴位,选择火罐法、针罐法…

    10-11
    13
  •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   乳腺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改变,大部分不是病理性改变,因此一般无需任何治疗,无症状时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乳腺增生出现的增生性结节常是腺体增生引起腺体肥厚…

    11-03
    11
  •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治疗提倡调整为主、治疗为辅,调整包括调整自身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营养均衡,不要高脂肪餐的饮食;增加一些运动等;通过以上这些调整方式,有一部分…

    11-07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