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反复出现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反复出现应该怎么办
  第一个我们首先要找原因,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不会出现反复。病理性黄疸容易出现反复,所以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来进行治疗,要找原因,将引起黄疸的原因根除。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方式是采取蓝光照射,但是要注意蓝光照射只是使皮肤中的胆红素分解。就是说皮肤中的胆红素下降,血中的胆红素不一定会下降,所以蓝光照射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些黄疸可能跟母乳有关,吃母乳的时候黄疸比较严重,如果停喂母乳或者是配方奶喂养的话黄疸又减轻。这种情况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如果血中胆红素小于257μmol/L,这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这个喂奶的次数,就是频繁的喂乳,促进这个宝宝的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可以达到这个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如果母乳性黄疸胆红素大于257μmol/L,可以暂停喂母乳,停喂三天,改人工喂养,必要时可以进行光疗,以缓解新生儿胆红素的症状。另外要注意避免感染,特别是新生儿的脐部或者是臀部皮肤这些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要注意避免发生感染,一旦感染之后也容易引起黄疸的反复。对于一些光疗失败的,就是说溶血症或者早期胆红素脑病这些孩子,我们要考虑新生儿的换血治疗,换取血中的部分胆红素,不能全部的将胆红素换完。换血之后仍然需要光疗,如果不光疗治疗的话,黄疸可能也会再反复。

新生儿黄疸反复出现应该怎么办相关阅读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新生儿是比较脆弱的,一些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小的疾病,就有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对于新生儿的各种疾病,我们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而新生儿患上黄疸十分常见,那么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光照疗法:将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放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照射时会将宝宝的眼睛遮蔽,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宝宝用光纤毯(毯式黄疸治疗仪)包裹起来。
  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后即消失。但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2、换血疗法:适用于溶血性黄疸。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在广泛采用光疗以后,换血已大为减少。
  3、阻止肠内胆红素的再吸收:提前喂奶,及时建立肠道菌群,分解肠内胆红素为尿胆原,尽快排出胎粪,可以减少肠内胆红素,防止其再吸收,从而减轻黄疸的程度。有人给活性炭0.75g,每4小时1次以减少肠壁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肠肝循环),与光疗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造成的

新生儿出现黄疸比较常见,只不过有一些患儿的症状比较轻微,而容易引起忽视,但是要知道新生儿出现黄疸也是不可轻视的,严重的黄疸会有导致败血症或者是脑损伤的风险,那么新生儿黄疸是怎么造成的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症状,新生儿的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的2-3天出现,7-10就会消失,如发现宝宝的黄疸很长时间都没有消退,还引起了宝宝的其他症状,考虑宝宝是不是患了病理性黄疸。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五种: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马上及时送医院诊治。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比较常见的,而对于宝宝出现黄疸的情况也有很多应对方式,其中多晒太阳就是比较常用也很方便的一种方法,但是很多人对于新生儿出现黄疸,采取晒太阳方式的效果有所怀疑,那么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新生儿普遍出现黄疸是因为新生儿血中胆红素产生较多,而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不能被及时代谢出去,导致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额头、胸部、四肢的皮肤以及白眼珠等部位发黄。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首先这不是有效的,因为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蓝光照射,太阳中是包含有蓝光的,但是对于只是稍微有一点点得黄疸超过正常值一点点,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如果黄疸进行性加重比较快或者是病历应黄疸的数值比较高,晒太阳这样的强度是不够的,达不到治疗想要的效果,速度太慢,太阳照射所代谢的远远小于新生儿体内产生的胆红素数值,所以虽然晒太阳是有效的但是只是相对于稍稍高于正常的黄疸,对于很重的黄疸不能选用这样的方法。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开始出现,7—10天到达最高峰,2周后可以消退。黄疸不重的新生儿,多晒太阳,能起到退黄的效果。但要注意几点:照射时间以上下午各半小时为宜,注意变换体位,以免晒伤;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要在阳光充足时隔着玻璃窗给宝宝照射,可以充分暴露身体皮肤,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 

新生儿黄疸和母亲血型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新手父母和准爸爸准妈妈比较关注的,毕竟有一些血型不和是会导致严重后果出现的,尤其是母婴的血型出现排异更加严重,那么母亲的血型是不是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因素呢?

新生儿黄疸与母亲血型有关系吗
  一般来说O型血的妇女与A型、B型或AB型的男子结婚后,怀孕后所得的胎儿可分A型、B型、AB型。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血型抗原为母亲所缺少,这中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抗体又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相结合使胎儿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可出现流产和死胎。母胎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可出现早发性黄疸,发生心力衰竭或黄疸后遗症,抢救不及时,则造成脑性瘫痪、呆傻甚至死亡。
  当然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O型血母亲,但以母亲O型、子女为A型或B型最多见。可是绝大多数母胎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不患病,这与父亲血型抗原性的强弱、连接母胎的胎盘屏障的通透性等因素有关。
  妇女怀孕后应到产科检查血型,检查主要包括孕妇血中抗A(或抗B)抗体的浓度,如果大于1:32,就应引起重视。

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

因为很多新生儿都会在出生后经历黄疸高,所以已经有一些生育过的父母对新生儿黄疸不当一回事了,但是要知道导致黄疸的原因不同,危害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是什么呢?

新生儿黄疸过高的时候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基地节等处的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黄染出现胆红素脑病也叫核黄疸。核黄疸通常有三期临床分型,第一个是警告期,第二个是痉挛期,第三个是恢复期,第四个是后遗症期。为什么要积极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因为核黄疸能够对孩子的终生造成影响,主要是智力和体格方面儿。
  他的后遗症就有核黄疸四联症,可以有手足徐动,听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牙釉质发育不良。通常这样的孩子严重的可能会有脑瘫、智力落后、抽搐、抬头无力以及留学等后遗症,所以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孩子黄疸一直不退,或者是孩子伴有嗜睡、反应低下、膝软无力肌、张力减低等,偶尔会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十二到二十四小时必须赶紧上医院。

(0)

相关推荐

  • 新生儿黄疸高要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高要怎么办:   黄疸高是需要治疗,常选用光照疗法。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光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光异构化,形成构象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也就是光红素,上去…

    10-27
    16
  • 新生儿为什么会得黄疸

    新生儿容易患黄疸跟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有关系。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的产生过多,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的数相对比较多,如果出生时候延迟脐带结扎,红细胞数目会更多,胎儿的红细…

    12-16
    13
  • 早产宝宝黄疸消退时间

    早产宝宝,一般在3到5天出现黄疸,在4-6天时黄疸最明显,7到9天可消退。因为早产宝宝的原因,很多宝宝在第3-4周黄疸才会慢慢消退,一般这属于生理性黄疸。另外对于母乳性黄疸,时间可…

    11-15
    17
  •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分两大类:   一大类是生理性黄疸;   一大类是病理性黄疸。   那么所谓的生理性黄疸,就是我们正常新生儿在生后都可能出现黄疸的这样的…

    12-10
    16
  • 新生儿怎么测黄疸

    新生儿怎么测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理现象,测新生儿黄疸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三种:抽血化验、使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以及目测。相对来讲,抽血化验的结果会比较准确…

    11-11
    20
  • 新生儿黄疸高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黄疸高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胆红素脑病,主要由于胆红素太高,没有经过积极的治疗所发生的。   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者同时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可以使…

    01-09
    22
  • 黄疸是什么

    黄疸是什么: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一种表现。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早产儿>4周,足月儿>2周,血中胆红素值,足月儿>221…

    11-23
    16
  •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

    12-18
    12
  •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0-70%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之后都会有黄疸的,跟新生儿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以及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等有关,属于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对…

    10-28
    13
  • 如何确诊新生儿黄疸

    如何确诊新生儿黄疸:   60-70%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之后都会有生理性黄疸的,跟新生儿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以及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等有关,黄疸程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对身体没有伤害,不需…

    01-12
    12
  •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第一、保证新生儿每天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第二、对于肌肉PD缺乏的高发地区的孕妇来说,要进食一些蚕豆这些相关饮食;第三、新生儿出生之后半…

    11-04
    10
  • 新生儿黄疸如何判断

    新生儿黄疸根据症状与体征判断,临床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性黄疸,另一种是直接性黄疸;以胆红素升高为依据,当胆红素值超过6毫克时,身体部位就会出现黄疸,如升至到12毫克时,血中胆红…

    01-08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