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是根据B超来进行的,因为B超检查手段它成本比较低,而且开展得比较简单,一般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都会发现胆囊腔内有一个中等回声或者一个中等偏强回声的一个凸起,这种时候我们就考虑基本上是一个胆囊息肉。
但是胆囊息肉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跟胆囊的一些肿瘤性的病变相鉴别,这个时候主要是在胆囊息肉比较大的情况下,比如说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公分或者B超提示胆囊息肉血供很丰富,在这种时候除了做B超以外,我们还要给患者进行一个腹部增强CT的一个检查,腹部增强CT,如果是单纯性的息肉的情况,基本上息肉血供会比较少,而对于一个腺瘤样的息肉,甚至已经癌变的息肉,腹部增强CT息肉的血供可以很丰富,同时在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给病人完善血液的检查,主要是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对于那些比较大的腺瘤样息肉或者已经癌变的胆囊息肉,它可能会合并血肿瘤标志物的一个升高,当然胆囊息肉最终确诊还是需要病理去确诊,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完手术之后切出来的病理组织去送做病理切片,这个时候对于息肉的性质才能有一个明确的诊断。
胆囊息肉怎么确诊相关阅读
胆囊息肉怎样治疗
胆囊息肉比较高发,而且呈现年轻化。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就开始出现胆囊息肉,这跟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发生胆囊息肉,建议病人一定要定期检查。如果息肉很小,也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先不管它;只要定期的做超声检查,就可以动态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是合并一些消化道症状,餐后出现腹胀、隐痛,都可以先用一些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最主要的是要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逐渐增大,长到一公分左右,建议病人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胆囊息肉
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它主要的问题就是胆囊黏膜本身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黏膜向胆囊腔内形成了突起,根据息肉的性质不同可以有胆固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还有很少数的叫胆囊腺肌瘤,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息肉,理论上讲胆囊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是从影像学上很难进行特别明确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判断,所以临床上对于胆囊粘膜的突起往往会统一定义成叫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绝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是胆囊息肉它一般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的增长,在增长的过程中,有些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的比较迅速,就有可能会继发癌变。所以对于胆囊息肉,平时都是要嘱咐患者定期要进行复查,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特别是多发的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会小一些,但是如果是单发息肉,相对关注度会要高一些,因为从影像学的检查上不太好区分,到底是腺瘤性息肉还是胆固醇性息肉,对于单发息肉就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以后恶变的几率可能相对会更高一点。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是否恶化取决于息肉本身的性质,真性息肉,即腺瘤性的息肉是有这种恶变倾向的。一般在临床上认为息肉逐渐增大,超过八毫米甚至到一公分时,建议患者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一旦发生恶变,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而对于胆固醇性的息肉不存在恶变问题,因为它慢慢生长可能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结石。所以,一般腺瘤性的息肉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可能是单发为主的息肉,而胆固醇性的息肉大多是多发性的或者是游离的,胆固醇性息肉稍微常见。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一个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被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病人在门诊完成一些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达医院,即可完成手术。
有些医院,可能病人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有些医院可能需要病人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对于一些高龄的病人还需谨慎。因大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青壮年的病人而言,实际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