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发病部位

椎管内肿瘤发病部位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异。我们总体来说,根据解剖的情况,可以把椎管内肿瘤的发病部位。有大致这么一个分类,首先是沿椎管的纵向方向进行分类。也可以分为四个大部分,是颈段、胸段、腰段和底段而每一个阶段,根据脊柱阶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细化的阶段。
  比如颈椎我们有7个阶段,胸椎有12个阶段腰椎呢有5个阶段,骶椎也有5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呢,对脊柱的肿瘤对椎管肿瘤。有一个纵向的定位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横向的定位这个横向的位置,可以分为病变是位于脊髓的髓内还是位于脊髓的髓外但是位于硬膜下,还是位于硬脊膜外这个分类方法,是从内到外的分类方法一般来说呢脊髓髓内的肿瘤。
  手术难度比较大、风险比较高,而位于脊髓髓外硬膜下的肿瘤,手术相对容易一些。而位于硬脊膜外的肿瘤,由于无需打开硬脊膜对脊髓的骚扰也不是十分严重,总体来说呢手术安全性是相对比较高一些的。

椎管内肿瘤发病部位相关阅读

椎管内肿瘤的常见表现

脊髓是在人的脊椎内,呈圆柱状态,全长约42-45cm。自上而下共分出31对脊神经根;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脊髓是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将身体各部的活动与脑的各部分活动密切联系的中间单位。椎管内肿瘤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

脊椎对于一个人来说,那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了脊椎人体就会无法站立,行走,或者做任何事,脊椎出现了问题那是对人体上好极大的,在没有及时的治疗后就会导致椎管内肿瘤的发生。那么,椎管内肿瘤的常见表现有哪些?
  一、什么是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肿瘤被发现,但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者,易造成误诊,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的组织根、硬脊膜、脂肪组织、血管、先天性残留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有时又称为脊髓肿瘤。
  二、椎管内肿瘤的常见表现
  1、神经根性疼痛
  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
  主要是会感觉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知觉减退或知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
  颈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胸腰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腰骶段病变表现为马尾神经受损体征、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缩。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椎管内肿瘤按部位可以分为:髓内肿瘤及髓外肿瘤。
  肿瘤是让人一听就浑身一震的词语,任何人都想离肿瘤远远的,不想和肿瘤有一点关系,想要远离这类疾病,就要从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入手,改掉一切不良的生活习和饮食习惯。

椎管肿瘤手术后危险期多久

椎管肿瘤手术后危险期大概似乎24小时,过了24小时以后患者就会处于清醒状态,然后慢慢的调养。患者需要带好护具,不要剧烈的运动,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一般身体恢复需要一个月左右。手术后为了避免压迫伤口,采取半卧姿势比较好,如果发现异常,疼痛或者是不舒服,需要去医院的。

椎管内肿瘤是可以分为良性的和恶性肿瘤的,但不管什么性质肿瘤,如果较大的话,是需要考虑及时的手术的,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做个手术即可,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治疗。椎管肿瘤手术后是有危险期的,度过危险期就安全了。那么,椎管肿瘤手术后危险期多久?
  椎管肿瘤手术完成后,病人往往要返回ICU进行观察,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肢体的活动度、感觉、意识等,所以手术后的围手术期一般为24小时以内。往往病人返回ICU后的24小时内,麻醉药效消退后,患者会变得清醒。
  拔出口插管时,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可以嘱咐他活动四肢,如果四肢活动没有问题,说明患者基本上没有大的风险。术后出血可能发生在24-72小时内,所以条件允许患者应继续在ICU观察24-72小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一般超过72小时,即说明患者已经顺利度过危险期。
  椎管瘤切除后一般一周是可以下床的,但需要带好护具的,一月内不能剧烈的活动,平时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那么术后恢复情况怎么样?关于术后多久可以活动主要看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来定。目前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可以试着慢慢活动,逐渐地在进行增加运动量,没有什么异常反应的时候,再进行下楼活动。一般要大于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会在患处进行创口手术,因此手术后为了避免压迫伤口,给患者造成二次疼痛,建议患者采取半卧姿势,并且还加压沙袋,防止伤口出现崩线情况,另外患者在翻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轻柔,并且要将脊椎保持水平姿势,以免姿势扭曲给患者伤口带来不利。

椎管肿瘤手术是微创吗

椎管肿瘤手术并不能代表着就是微创手术,想要微创手术需要找到适合微创手术的患者才可以。椎管肿瘤手术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后路椎板全切手术,还有后路半椎板切除入路,后路椎板棘突截取原位回植术,脊柱前外侧入路,脊柱前、后路联合入路都是治疗椎管肿瘤手术的方法。

肿瘤是一种非常让人担心的疾病,当确诊肿瘤后,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就发展为恶性肿瘤,这样就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想要控制肿瘤,就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那么,椎管肿瘤手术是微创吗?
  椎管内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改善神经功能,阻止神经功能恶化,提高运动和感觉功能。但是椎管肿瘤手术并不代表着就是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也要有其相应的手术指征。以下是椎管肿瘤手术的一些方法:
  一、后路椎板全切
  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是传统的、最经典的手术方式,也是各种手术方式的基础,适用于多节段椎管内肿瘤。术式的优点在于术中暴露清楚、便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等。
  二、后路半椎板切除入路
  后路半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在全椎板切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术式的优点在于对患者创伤较小,对脊髓、神经影响小,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三、后路椎板棘突截取原位回植术
  后路椎板棘突截取原位回植术是以病变部位为中心的后正中入路,此入路的优点在于手术既保持了椎管的完整性,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瘢痕粘连对脊髓的压迫。
  四、脊柱前外侧入路
  脊柱前外侧入路适用于颈段脊髓腹侧生长的肿瘤,优点在于从侧方进入椎管,避免牵拉脊髓、避免损伤椎动脉;术中能够直视肿瘤与脊髓界面,避免损伤脊髓;术中骨质破坏少,切除小关节不至于造成颈椎不稳。
  五、脊柱前、后路联合入路
  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依据肿瘤位置、大小大多数时候选择一种入路,但是,如果必要的话,则可选择两种入路联合手术。联合入路主要适用于颈段哑铃形椎管内外较大肿瘤。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椎管内肿瘤发病后会出现很多的临床表现,会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另外运动会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力减弱。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便秘、小便急促。此外还会出现神经根性疼痛,髓内肿瘤多。所以出现这种表现后要及时的进行全面的查看,才可以有对症的治疗。

生活中,只要大家一旦出现腰腿疼痛,休息了还没有缓解就要考虑是椎管内肿瘤的问题了,因为当下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及时的进行全面了解,也可以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一起来看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1.神经根性疼痛
  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往往局限于一个地方,沿受影响的神经根分布区域放射线,如刀切针刺或灼烧,常间歇性发作,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
  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发生率较成人组低,主要是因为小儿对感觉障碍表述能力差,检查又不合作故判断较困难。
  3.运动障碍
  颈脊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肉无力。胸腰椎段病变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腰骶部病变表现为马尾损伤、肌张力低、肌腱反射。有些病人可能有肌肉萎缩。
  4.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5.神经根性疼痛
  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
  6.对疼痛的表达差
  小儿对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表达较差只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及烦躁不安。
  7.髓内肿瘤多
  小儿髓内肿瘤相对多见而髓内肿瘤引起疼痛者远较髓外肿瘤少见。
  椎管内肿瘤发病的原因多,要注意进行全面的护理,这样才可以明确病因,有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法,促进健康。

椎管内肿瘤术后如何护理

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主要有:1.患者翻身时要保持轴线翻身。2.注意观察患者的感觉平面、运动障碍平面是否有上升,以及肢体活动障碍是否加重。3.观察患者术前已经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否有进一步恢复。4.加强对对患者的尿便的管理。5.对患者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和按摩,以免发生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在临床上,像椎管内肿瘤的疾病,病症一旦发生之后,主要还是采取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而通过手术治疗后,病症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为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患者在术后的调理是很重要,对于病症的恢复极为重要。那么,椎管内肿瘤术后如何护理呢?
  通常,患者在进行了手术治疗后,高颈段手术取半卧位,并且,在给患者术后翻身时留意保持脊柱水平位,勿扭曲。而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柱呈水平位,尤其是高颈位手术,必须加用围领固定后搬。
  家属和护士一定要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每2小时1次。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硬膜外血肿。观察下肢肌力活动度情况及肛周皮肤感觉,有否便意。一旦患者出现了大便干结的情况时,必要时灌肠处理。
  最后,患者手术清醒后需要禁食六个小时,然后在饮食中可以加强营养,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饮食。以利于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其它在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期间应做好生活护理,观察有无其它并发症,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手术后体位,高颈段手术取半卧位,脊胸段髓手术取侧卧位,腰骶部手术取俯卧位压沙袋。术后翻身时留意保持脊柱水平位,勿扭曲。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柱呈水平位,尤其是高颈位手术,必须加用围领固定后搬动,应留意搬动时颈部不能过伸过屈,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导致严重后果。
  术后24小时注意观察脊髓肿瘤患者肢体活动,每2小时1次。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硬膜外血肿。观察下肢肌力活动度情况及肛周皮肤感觉,有否便意。马尾区手术术后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必要时灌肠处理。椎管内肿瘤术后6—8h不能排尿的患者给予导尿并保留,3d后须继续保存的,应定时冲洗,按保存导尿护理常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上处于过度的紧张和压力。同时,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合理的搭配健康饮食。都可以远离疾病的危害。

(0)

相关推荐

  • 椎管内肿瘤中医治疗

    椎管内肿瘤中医治疗:   椎管内肿瘤在治疗策略上,还是建议患者应该考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实手术治疗在椎管内肿瘤的治疗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最主要是因为大概3/4左右的椎管肿瘤都…

    12-03
    10
  • 椎管内肿瘤复发怎么办

    椎管内肿瘤复发怎么办:   椎管内肿瘤一旦出现复发还是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因为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在复发之后仍然有再次手术的机会。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椎管内肿瘤一旦复发,手…

    11-20
    11
  • 椎管内肿瘤治疗方法

    椎管内肿瘤治疗方法:   椎管内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在治疗策略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说大概有3/4左右的椎管肿瘤都属于良性肿瘤。通过纤维神经外科手术的方法能够实现肿瘤…

    10-03
    15
  •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部位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部位: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部位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首先是沿椎管的纵向方向进行分类,也可以分为四个大部分,是颈段、胸段、腰段和底段。   每一个阶段根据脊柱阶段的不…

    12-07
    11
  • 椎管内肿瘤中医治疗

    椎管内肿瘤中医治疗:   椎管内肿瘤在治疗策略上,还是建议患者应该考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实手术治疗在椎管内肿瘤的治疗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最主要是因为大概3/4左右的椎管肿瘤都…

    09-23
    10
  • 脊髓肿瘤的症状是什么

    椎管内肿瘤主要对脊髓和神经构成压迫,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方面的障碍,比如肢体的疼痛或者皮肤表面的感觉减弱甚至丧失;也包括运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肢体活动的障碍,比如行走…

    12-06
    15
  • 椎管内肿瘤患者注意事项

    椎管内肿瘤患者注意事项:   椎管内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要注意:   第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大部分患者可以采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但是腰骶部椎管肿瘤的患者建议术后采取俯卧位。   第二…

    12-08
    18
  • 椎管内肿瘤能活多久

    椎管内肿瘤能活多久:   椎管内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最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属于良性肿瘤,如果患者能够在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之前及时确诊并接受神经外科的手…

    12-07
    7
  • 脊髓肿瘤是什么

    脊髓肿瘤是什么:   椎管内肿瘤亦被称为脊髓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及与脊髓相近的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脊髓及脂肪组织等的原发、继发性肿瘤。可分为脊髓内及脊髓外肿瘤。原发脊髓…

    11-20
    12
  • 椎管内肿瘤怎么检查

    椎管内肿瘤怎么检查:   临床上初筛的检查方法是脊柱的X光检查,以此来了解有没有相应的骨质的改变和椎管扩大等情况;再进一步的检查是脊柱的CT检查,通过CT检查能大致判断是否患有椎管…

    11-11
    10
  • 椎管内肿瘤复发应该怎么办

    椎管内肿瘤复发应该怎么办:   椎管内肿瘤一旦出现复发,我们还是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因为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在复发之后,仍然有再次手术的机会。不过我们提醒大家的是,椎管内肿瘤一旦复…

    12-19
    13
  • 椎管内肿瘤症状有哪些

    椎管内肿瘤症状有哪些:   椎管内肿瘤症状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也是常是比较早出现的症状,我们叫做感觉障碍。典型的表现是神经根痛是沿一条脊神经根或者几条脊神经根的放射性的疼痛。常常是…

    11-15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