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不是遗传病,目前没有明确的遗传学依据。但是脑动脉瘤会发生家族性的聚集现象。有时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个家族中出现多个近亲成员同时罹患脑动脉瘤的情况。脑动脉瘤在家族里一般都是单发,在家族中出现聚集现象是偶然现象。如果一个家族中有成员发生脑动脉瘤,一定要重视起来,希望他的亲戚也进行体格检查。如果发现有脑动脉瘤,可以找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脑动脉瘤会有遗传吗相关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不是很严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类型,人脑表面被覆有三层膜,由内向外依次是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如果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血液可能就会聚集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外伤性,指病人发生车祸或者打架,由于脑组织的外伤、脑挫裂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二种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5%的原因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有10%到15%的比例是因为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脑动脉硬化或者是烟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脑动脉瘤破裂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常严重,临床上残疾率和死亡率也非常高。如果是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约有10%到15%的患者,来不及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即使到达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仍然有接近30%的死亡率。如果脑动脉瘤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能超过60%,在两年内的死亡率能超过85%。如果能够对脑动脉瘤进行及时处理,患者的预后就会有所改观。
未破裂的脑动脉瘤要不要手术
未破裂的脑动脉瘤不一定必须手术。一般对于直径小于五毫米、形态规则的动脉瘤,主张保守观察。但是对于以下情况,主张积极的手术干预:第一种情况是直径大于五毫米;第二种情况是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第三种情况是在随访过程中,颅内动脉瘤进行性增大;第四种情况是患者在临床上出现颅神经麻痹的症状,比如单侧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这种情况和颅内动脉瘤有很大关系;第五种情况是对于直径小于五毫米的颅内动脉瘤,如果发生在前交通、后交通或是后循环,或者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家族史,或者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服用抗凝或者抗血小板药物,需要积极的干预;第六种情况是手术,需要评估手术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如果手术的获益非常明确,手术难度和风险也不大,可以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干预治疗。总体而言,因为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致残、致死率都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所以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要不要积极进行干预,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获益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和患者沟通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脑动脉瘤有哪些症状
脑动脉瘤的症状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具体的看待。有的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只是查体偶尔发现,它会有一些头痛,但是这种头痛来讲可以忍受。再还有单侧眼眶或者是球后痛伴动眼神经麻痹,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主要还是表现一个突然的眼皮的抬不起来,或者是眼球活动是一种障碍,有的也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但这些相对都是比较轻微,经过一些药物就能控制住。如果是破裂的动脉瘤来讲,具体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头痛。这种头痛,大多数人都描述为此生最剧烈的头痛,也就称之为爆炸样的疼痛,可以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然后恶心、呕吐。有的时候是喷射性的呕吐,严重会出现意识障碍,比如说呼叫不醒,刺激不动。有的人也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精神症状,包括木僵、定向障碍、虚构或者痴呆等。有的在破裂以后也会出现癫痫发作,也就是俗称的“羊角风”,一般都是大的发作形式。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包括有些老年人因为身体感受性比较差,也会出现全身性的不适,或者是疼痛发热,或者是胸背部或者是腿疼,或者视力或者听力的突然丧失。
脑动脉瘤如何治疗
脑动脉瘤主要的危险就是当破裂的时候形成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当这种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时候往往会形成很严重的后果或者危及生命,所以这种情况一旦发现,一般都需要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外科的开刀夹闭手术和血管内微创的填塞手术。目前脑动脉瘤的微创栓塞技术比较普及,脑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也得到很多同界的医务人员的认可。这个的优点就是微创,另外有一些开刀、夹闭所不能达到位置也可以用微创治疗。随着介入材料和一些微创工具的进步,微创栓塞治疗动脉瘤渐渐地为大家所广泛接受。
脑动脉瘤手术方法有哪些
脑动脉瘤手术夹闭是治疗脑动脉瘤一个主要的方法,尤其在早些时候,微创介入手术还不成熟的时候,主要是开刀夹闭。随着材料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逐渐应用的越来越广,逐渐被大家接受,应用的越来越广,有超过开刀夹闭动脉瘤的趋势。随着介入材料的改进以及技术的进步和熟练,原来很多不能够进行介入干预的动脉瘤,现在也变得容易起来,比如支架辅助性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血管的导流装置都使得复杂难做的动脉瘤的栓塞操作变得容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