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帕金森病发病率非常高,还是有一定危害的。患者运动迟缓,出现震颤、僵直等症状,会引起焦虑、抑郁的现象,也会出现吞咽、翻身困难等症状。
帕金森的危害有哪些相关阅读
帕金森很严重会怎么样
帕金森很严重会怎么样:
帕金森病其实上是一个主要表现在运动系统的疾病。首先来说它的运动症状比较严重,这种可能就是出现活动比较困难,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开关现象”。尤其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比如在马路中央他可能会突然僵住走不了,最严重的患者可能到了晚期就会出现卧床,由于颈部的肌张力比较高,出现身体弯曲、吞咽困难,生活都难以自理。
但是帕金森也会有一些非运动的症状,即可能也会引起这个人的智力下降。到了疾病的晚期,可能也会出现一些比如说帕金森病的痴呆,也会引起认知的问题。其次,帕金森病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睡眠情绪的问题,可能白天比较嗜睡,睡眠会比较多一些,晚上病情比较重,可能会伴有一些精神症状,晚上会比较闹。
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是运动症状;第二是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就是临床上比较关注的,包括强直、少动、肌张、震颤,还有姿势反射异常。而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还有这种嗅觉的减退,感觉的减退等等。运动症状最典型的是运动减少、运动缓慢,这是帕金森的最核心的症状。患者动作变慢、启动困难,甚至出现冻结步态、面部表情减少,这是帕金森的核心症状。此外,帕金森的病人常常出现肌肉的强直、肌张力的增高,表现为铅管样的或者齿轮样的肌张力增高,患者觉得肢体的僵硬感。此外,帕金森的患者常常会有震颤,这种震颤是一种静止性的震颤,典型的帕金森患者是一种搓丸征,手不自主的在抖动,这类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就是强直、少动和震颤。
帕金森病人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它可以早于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之前出现,但是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最早的表现是出现嗅觉的减退、睡眠的障碍,可能会出现不宁腿现象,还有认知功能的障碍,以及情绪的异常。另外,还有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即大小便的障碍,异常出汗等等。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吗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在悄然升高,而且日趋年轻化,近年来,55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帕金森病并不是单纯的老年病,少数帕金森病的患者在40岁以前就患有这种病,甚至有的患者在20岁左右就被确诊,所以年轻人尤其是中年人也要特别关注,一旦出现征兆要及时确诊并接受正规的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期的症状只有一些模糊的不适感,病人感觉精力不济,容易出现疲劳,过去非常容易做的事,而现在做起来非常吃力。典型的症状主要是四肢震颤,肌肉僵直,全身行动缓慢,患者可以表现为弯腰屈背的站姿,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细碎,以及快速而没有语气变化的语调。帕金森病带来的震颤通常表现为手和脚的抖动,有时还会影响到嘴唇、舌头、下巴,甚至胸部和肚子肌肉僵直,甚至在休息时的状态下也不能放松。如果中青年发现自己的手脚变得沉重,不听话,从座位上站起来很困难,跑步时迈不开双腿等这些早期症状时,就应当马上到医院神经科进行就诊。通过神经科医生的检查,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帮助患者早期开始进行治疗。早期的帕金森病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量。家人应该鼓励患者主动培养业余爱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坚持散步、跑步、打太极拳、打太极球、俯卧撑等这些运动。
怎么护理置留导尿管的帕金森病人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性的去评估尿管留置的必要性,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如果没有必要留置尿管,一定要尽早拔除;在留置期间一定要鼓励病人多饮水;还要每日定时消毒尿道口,这样可以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尽可能选用细的导尿管和抗反流的集尿袋,这都是为了避免泌尿系的感染;同时要锻炼膀胱的功能,及时的到医院更换导尿管,平时使用时要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水平,活动的时候要尽量断开导尿管与集尿管,要夹闭引流管,这时可以防止尿液的逆流,预防尿系感染的发生;要尽早拔除尿管,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预防泌尿系的感染非常重要。
怎么护理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的护理,首先是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做适当的运动,平时可以进行打太极拳、下棋的活动,地面有障碍物要及时移开,防止患者跌倒,让患者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进食的时候不要太快,防止出现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