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肠肿瘤?

肠肿瘤发病危险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遗传性的肿瘤。遗传结癌包括了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一个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这个病表现是结肠和直肠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息肉,这是一种遗传病,最终这些息肉会变成癌;还有一种类型就是遗传性的结直肠癌,这种情况是没有息肉,但是属于遗传性的结直肠癌,遗传因素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主要是这两个类型。散发的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来源是结肠的息肉,息肉癌变实际上是大部分结直肠癌的来源,所以对于有结肠息肉的人实际上最容易得结直肠癌,当然还有一些危险的因素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就是炎性肠病,被认为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但是总体来讲是两个方面,第一是遗传性的结肠肿瘤,第二个是息肉癌变,有结肠息肉的人,息肉不处理,经过漫长的过程最终会演变成结直肠癌。

哪些人容易得肠肿瘤?相关阅读

肠肿瘤是什么?

肠肿瘤包括小肠和大肠,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实际上肠肿瘤可能就包括了小肠肿瘤、结直肠的肿瘤。肿瘤本身是一个新发生的东西,叫新生物,是长在肠上的新出现的肿瘤样的东西,都可以概括为肠肿瘤。肿瘤通常最关注的还是癌,因为肠的良性肿瘤、血管瘤、脂肪瘤这些实际上发展得很慢或者不怎么长,对生命对生活没有影响。癌就不一样,癌的特点是复发和转移,所以实际上大家可能更关注肠癌,因为小肠的肿瘤很罕见,肠肿瘤通常指的是结肠和直肠。

什么是乙状结肠腺瘤

很多患者朋友都会问这么一个问题:“结肠腺瘤是什么?”。因为看病的时候大夫给他们讲的更多的是结肠息肉,可是拿到病理的报告单的时候,病理报告单上一般要写结肠腺瘤,就提出了这个结肠腺瘤会不会是恶性的?这个结肠腺瘤是什么?其实息肉和腺瘤实际上是有差别的两个概念,息肉指的是在肠粘膜上长出的突起物,我们都把它称为息肉;腺瘤是息肉当中的一种,长在结肠粘膜上的肿瘤,叫结肠腺瘤。结肠腺瘤是良性的,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多数都存在着结肠腺瘤。结肠腺瘤有的没有症状,有的有症状,有症状的人是很少的。结肠腺瘤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结肠腺瘤可以长在结肠的任何一个部位,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都可以有结肠腺瘤,但是在临床上见到最多的是在左半结肠,也就是乙状结肠、降结肠这样的部位,结肠的腺瘤相对来说发生的比例比较高,有单发,也有多发,还有的数量非常多,当数量非常多的时候,叫做息肉病。另外结肠腺瘤有的有蒂,有的没有蒂。结肠腺瘤的形态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来说,结肠腺瘤一般都是呈非常规则的球形,它表面一般来说比较光滑,但是绒毛状腺瘤的表面就长了很多的绒毛,它的表面就是非常柔软的状态,总体上来说,结肠腺瘤是指发生在结肠粘膜上的良性肿瘤,这种良性肿瘤叫结肠腺瘤。

结肠腺瘤是癌症吗

结肠腺瘤是良性的肿瘤,但是还是有癌变的可能,结肠腺瘤癌变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是和腺瘤的类型、腺瘤的大小以及腺瘤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有关。腺瘤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的癌变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一般来说,低于5%管状绒毛状腺瘤要比管状腺瘤的癌变率稍微高一点,大约是20%左右。绒毛状腺瘤的癌变倾向性更强,癌变率高达30%到70%。第二个问题就是腺瘤的大小,一般来说,腺瘤体积越大,它癌变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如果这个腺瘤的直径小于0.5公分,它的癌变率只有1‰;如果大于0.5公分但是小于1公分,它的癌变率是1%到3%;如果腺瘤的体积超过了1公分,但是没有到2公分,那么它的癌变可能性是10%;如果这个腺瘤的体积直径大于2公分,它的癌变可能性就会变得更大,30%到5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腺瘤在它越早的时候,它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小,在它长得比较大的时候,癌变的可能性就会迅速的上升;其次,腺瘤的癌变率还和腺瘤的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有关,异型增生的程度越重,它癌变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反之越轻,它癌变的可能性就会越小。所谓的上皮异型增生,是指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它的异型程度越高,它的分化程度就会越差,和正常的细胞之间的差别也就会越大。实际上,临床上80%以上的结肠癌都是由腺瘤逐渐演变而来,如果我们做好早期的预防和筛查,定期的进行结肠镜的复查,就可以发现那些很小的腺瘤,在它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做一个根治性的治疗,把它切除掉,不给它转化为癌的机会,这是现在预防结肠癌最有效的一个办法。

乙状结肠管状腺瘤如何分级

病理报告诊断为结肠腺瘤,一般在后面都要写上它的级别,有的写低级别,有的写高级别,有的写一级,有的写二级、三级。腺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来定。如果它的分化程度越好,它的级别就越低,分化程度越差,它的级别就越高。如果级别越低,分化的程度越好,比方说一级比二级好,二级就比三级好,它和正常的组织细胞就越接近,和肿瘤的差别就会越大,它的级别越高,肿瘤的特性就会越强。如果病理报告上写腺瘤是一个低级别,比方是一级,瘤体如果也不大,那么定期复查就可以。但是如果是一个高级别的腺瘤,那么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是这个腺瘤很小,也一定要做一个非常完整的切除。作为患者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要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把它彻底的切除掉,但是如果是低级别,就可以比较放心,因为它和肿瘤之间的差别比较大。

化疗药漏液的危害

化疗药尤其是肿瘤病人,直肠癌患者的家属或者直肠癌患者本人都有可能接触到化疗药物,大家都会担心化疗药接触到了或者接触多了以后会不会造成伤害。实际上这种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因为化疗药物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一种药物。但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都是按一定的浓度来配比,然后通过静脉输入到人的血液循环当中或者是做成片剂,或者做成胶囊口服进入人体。一般来说,皮肤接触不到化疗药物,偶尔少量的接触对人无害。如果接触多了以后就有可能引起皮肤的反应,造成皮肤出现灼热、刺痛甚至出现小水疱,出现红斑,但是这些改变一般来说都很轻微,而且只要脱离接触,马上用清水去冲洗,合理的处置,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所以说作为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要尽量的不要去直接用皮肤去接触
这些化疗药。其次,要合理的、规范的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化疗药,也是非常安全,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0)

相关推荐

  • 脑垂体瘤手术后遗症

    绝大多数垂体瘤的手术后遗症可以控制,而且慢慢能够恢复。在手术的过程中,可能影响患者的垂体功能,会造成患者皮质醇或者甲状腺素分泌功能低下,甚至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患者的性功能…

    10-28
    16
  • 肝囊肿是肿瘤吗

    肝囊肿是肿瘤吗: 肝囊肿是肝脏里最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瘤。从医学术语来讲,肿瘤包含良性肿瘤,也包含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影响,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恶变。只是在肝囊肿特别…

    11-06
    15
  • 什么人容易得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病、多发病。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容易得肠梗阻?比如小儿。当小儿有肠道结的时候,可能就引起肠梗阻。再就是一些老年人,肿瘤患者,经常卧床的人,我们常见的有一些腹股沟疝,有疝…

    11-25
    16
  • 脑动脉瘤怎么治疗

    脑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颅夹闭术,一种是介入栓塞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有各自的适应症。开颅夹闭术更适合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等动脉瘤,开颅容易暴露。介入…

    12-24
    23
  • 肠肿瘤是什么?

    肠肿瘤包括小肠和大肠,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实际上肠肿瘤可能就包括了小肠肿瘤、结直肠的肿瘤。肿瘤本身是一个新发生的东西,叫新生物,是长在肠上的新出现的肿瘤样的东西,都可以概括为肠肿…

    12-04
    16
  • 骨髓瘤的症状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一般在中老年。肿瘤细胞最开始的时候来自骨髓中的浆细胞,因为骨髓中浆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伴随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者轻链过度生成造成的疾病。骨髓瘤刚来时的时…

    12-05
    35
  • 为什么会长脑膜瘤

    脑膜瘤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未明确。到目前为止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外在刺激引起,外伤以后经过十年二十年生长脑膜瘤;第二种可能是和外在的一些环境因素刺激有关,不良污染也是有一定关系;第三种…

    11-26
    11
  • 髓母细胞瘤能治好吗

    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髓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几种肿瘤之一,小孩常见的肿瘤有胶质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等一系列肿瘤。髓母细胞瘤在小儿的脑肿瘤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12-10
    12
  • 什么是结肠肿瘤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

    12-31
    9
  •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根据分子机制和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针对肿瘤的癌基因的启动子靶点基因突变研制的分子靶向药物;   第二,针对血管生成的靶向…

    12-04
    6
  •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

    黑色素瘤早期未转移的损害应手术切除,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切除皮损周边正常皮肤的范围,如果是指恶性黑素瘤,可采用截指术。肢体动脉灌注抗有丝分裂药物治疗肢体黑素瘤有一定疗效。对于发生广泛转…

    11-15
    20
  • 脑动脉瘤怎么引起的

    脑动脉瘤是最凶险的脑血管病之一,可以形容脑动脉瘤是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因为不知道它爆炸不爆炸,或者什么时候爆炸。一旦脑动脉瘤发生破裂,就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轻则头疼、呕吐,重…

    11-28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