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可以排出来吗:
我们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来复习一下胆囊的解剖。胆囊是起什么作用的。胆囊是储存胆汁的,胆汁是哪来的。胆囊是肝脏分泌的,通过胆囊管进入胆囊,储存在里面,当我们进食以后胆囊会有收缩,把胆汁通过胆囊管排到胆总管,再从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去,因此胆囊有收缩、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胆囊正常大小大概有鸭蛋大小,又有些有鸡蛋大小,当然个别人也会更大一些,跟每个人的发育有关系,但是胆囊管这个直径就比较细了,大部分的胆囊管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豆芽菜那样粗细,现在看有鸭蛋大的胆囊加上一个豆芽菜细的胆囊管,如果这里面的石头小于豆芽菜,直径微粒样的泥沙样的,有可能这样的结石就能够排出来。
如果结石的直径超过了胆囊管的直径,这样的石头大部分是不能排出来的。在早期的时候,胆囊里有胆泥沉积微粒样的这种小结石,我们可以通过吃药的方法,比如说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等等,能够把小的结石的结晶给它溶解开化开,通过胆汁的排泄,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来排到十二指肠去,这种石头是能够排出来的。但是绝大部分的胆囊结石,因为它是胆固醇结晶的结石,它的质地都比较硬,很难通过溶石的方法能够把它排出来,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解决了。
手术也有两种,有一种是保胆取石,有一种是连胆囊带结石全部切了。保胆取石性症非常严格,它就是把胆囊切开,把石头取走,然后再缝上胆囊,最大的问题是将来有可能会再长石头,因此做保胆取石的朋友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它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保胆取石的,这一点请大家务必注意。
胆囊结石可以排出来吗相关阅读
胆囊结石症状有哪些
胆囊结石症状有哪些:
胆囊结石有可能会诱发胆囊炎的发生。胆囊炎发作时,患者一般可以有腹痛,主要是表现为右上腹或者中上腹剧烈的疼痛,疼痛可以伴有肩背部的放射性。如果胆囊炎严重的时候,患者还可能发烧。有时候患者还容易出现夜间痛。
除了胆囊炎的症状以外,胆结石可能会从胆囊里掉到胆管里堵塞胆管引起胆管炎或者胰腺炎。除了胆囊炎本身的症状以外,患者还可以出现胆管炎和胰腺炎的表现。比如患者可以出现黄疸,同时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CT上还会有一些相应的临床表现,胆管的增宽,胰腺周围的渗出包括胰腺的水肿。
胆囊结石怎么诊断
胆囊结石怎么诊断: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是靠B超(检查)。绝大多数的结石在B超下都表现为强回声,后面有声影。CT也是我们用来诊断胆囊结石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胆囊结石是放射线阴性的。所以说有些时候,CT上没有看到胆囊结石,而B超上会发现胆囊结石。并不是结石不存在,而是CT在诊断结石方面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合并有胆管结石或者怀疑有可能合并有胆管结石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B超或者CT的检查以外,还要进行核磁的(检查),也就是磁共振胆道水成像的检查,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看在胆管里是不是也有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饮食习惯行为和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胆囊结石的形成。比如经常不吃早饭,空腹时间较长,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胆汁过度浓缩,使胆汁当中的胆固醇沉积并形成结石。
其次,饮食结构中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不仅可以引起发胖,同样也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比例,引起胆固醇的代谢异常,容易形成结石。而某些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脂肪肝、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同样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他还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过度节食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也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所以胆结石的预防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胆囊结石不能吃什么
胆囊结石不能吃什么: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建议:
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量在20到40克之间,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可适当摄入植物性油脂,促进胆汁排泄。
二,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若食用过多高胆固醇食物,会促进结石进展,甚至诱发胆绞痛症。
三,限制高糖类食物,高糖类食物会促进人体产生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促使胆固醇的产生,会促进胆结石进展。
四,限制辛辣、酸性刺激食物,刺激性食物可促进胃肠道大量分泌消化液,诱发胆绞痛。
五,限制过冷或过热食物。
六,建议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胆囊多发性结石严重吗
胆囊结石有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类型,胆囊有单发结石和多发结石。一般多发结石可能有大结石,合并有小的结石;也有可能是多发的小结石凑在一起。所以,胆囊多发性结石是否严重,主要与结石的大小有关。如果大结石比较大,占据胆囊的囊腔,会影响胆囊的功能;而且时间长以后,对胆囊壁的炎症刺激也比较明显,会影响胆囊壁收缩,引起比较明显的炎症。而胆囊小的结石,如果胆囊管相对较宽,小结石就容易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引起胆管结石。所以,胆囊多发性结石是否严重,主要根据结石的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