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什么穴位止呕吐:
呕吐按摩什么穴位,临床经常有患者问,如果外出坐车乘船的时候出现晕船、恶心呕吐,有什么办法能够治疗,手头又没有什么药物,这个时候告诉您有一个穴位可以试一下,就是内关穴,内关穴是中医心包经的穴位,它在腕横纹下两寸,这个两寸是指中医的同身寸,就是取穴病人本身的四横指代表三寸,以这个丈量单位去丈量,从腕横纹下两寸,两寸是在手的前臂的两筋中央,取的穴位就是心包经的内关穴,中医有胸腹若有疾,速与内关谋的说法,因此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甚至心慌、胸闷、气短的患者都可以紧急地按压、按揉内关穴来进行紧急地治疗。
如果针灸治疗恶心呕吐,针刺内关一般半寸到一寸,如果手头没有针具的时候,患者也可以自行按压自己的内关穴,轻柔的按压或者按揉就可以。
按摩什么穴位止呕吐相关阅读
列缺穴在什么位置
列缺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列缺穴位于腕横纹,在手臂桡侧桡骨颈凸上方约1。5寸的位置,将双手虎口交叉,用食指点压指尖下位置即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列缺属于“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穴之一,可配合艾灸的疗法治疗颈项部的疾病。
头维穴在什么位置
头维穴在头部,即前发际,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头维穴在额角发际上0。5寸,拇指指间关节的距离是1寸,0。5寸即指间关节距离一半。首先找到额角发际,向上量半寸的位置就是头维穴。如果从中点找,前发际中点位置上0。5寸有一穴位称作神庭穴,神庭穴到额角发际为4。5寸,所以可以量4。5寸来找额角发际上的头维穴。头维穴和头部供血有密切关联,平时经常搓揉或梳理局部头发,可以治疗头部昏沉、嗜睡,预防老年性痴呆。
听宫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听宫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听宫穴经常采用针刺、按摩及耳穴按压,对听宫穴进行刺激,无论做什么手法都要求患者把嘴稍微打开,不要立刻闭上。口部紧闭时穴位不出现,听宫穴位置较深,所以如果不开口,穴位取不出来。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要让受试者把口稍微张开,无论做针刺、按摩、按压,都要向里深入,才能按到穴位。需要注意的是深度不够,无法触及穴位。穴位皮肤较浅薄,做手法时,不宜力度过大造成局部皮肤损伤。
什么是听会穴
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听会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耳屏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听会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听是听见的意思,会是明确、明白的意思。气血在位置形成孔窍,声音在孔窍中回响,所以称为听会穴。听会穴可很好调理耳朵,包括治疗耳部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以及耳源性头晕,例如美尼尔氏综合征,齿痛,面痛,可以点揉、按揉听宫穴进行治疗。
昆仑穴和太溪穴位置怎么区分
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太溪穴是人体穴位其中之一,是足少阴原穴。昆仑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和外部足后部的跟腱两者连线中间的凹陷位置。昆仑穴在人体中有很重要的保健作用。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上穴位,在足内踝和足跟腱之间的凹陷中。首先找到足内踝尖,后侧足跟腱,昆仑穴在外踝,太溪穴在内踝。它们的位置为一个在阳面,一个在阴面,很容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