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低。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临床表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发症状为颈的部无痛性肿块,多数随吞咽上下移动,少部分有声嘶、吞咽困难及压迫感,少数先发现颈部转移淋巴结后找到甲状腺内原发灶,也有以颈部弥漫性肿大诊断为甲亢手术时发现的。近年来在健康体检时意外发现的甲状腺癌病例也不在少数。
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首选治疗方法。根据甲状腺肿瘤病变情况选择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颈淋巴结清扫。不主张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
2.甲状腺激素治疗
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抑制人体生成血清促甲状腺素,而血清促甲状腺素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因此,甲状腺激素治疗能够去除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的环境,达到治疗的目的。
3.同位素治疗
出现肺部或骨骼转移的晚期病例及某些高危病例应行131碘治疗。同位素治疗前需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4.放化疗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故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预后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甲状腺癌复发病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仍有完全治愈的机会。
甲状腺乳状癌就是恶性吗相关阅读
甲状腺癌是什么
甲状腺癌是什么: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4种病理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4种病理类型,其中前两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比如甲状腺的鳞癌,以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除髓样癌以外,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癌都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和性别都有一定的关系。
女性发病较多,男女比例发病基本为1:2-4,任何年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病,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的腺液,当然也有一些发生在两侧腺液的。甲状腺癌一般分化型的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非常的良好,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5%以上,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预后就相对较差了。
什么是碘131治疗
什么是碘131治疗:
碘131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能够发出β和伽马射线。
其中β射线主要用于治疗,它的优点是能量很低,射程很短,对周围正常组织基本上没有破坏作用。伽马射线主要用于显像。由于碘主要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和利用,所以碘131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它通过发出β射线破坏一部分甲状腺组织,类似于手术切除一部分甲状腺组织,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所以可用于甲亢的治疗。
对于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可以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及治疗甲癌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转移。
甲状腺癌患者应该怎么治疗
甲状腺癌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两者以手术治疗为主。高危患者术后补充碘131治疗;此外,所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都要进行甲状腺激素片抑制治疗;对于髓样癌或者是未分化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同时结合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甲状腺癌的术后并发症分为急性和中晚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出血、伤口感染等常规的并发症。多数人关注的是喉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术后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需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片。少数人会伴有局部刀口麻木、刀口斑痕。
甲状腺癌要怎么分类
甲状腺癌在临床上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以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为主,最多见的是乳头状癌,临床治疗效果好、预后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发病率比较低,尤其是未分化癌发病率非常低,但是预后最差,生存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