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如何确诊

丙肝的症状一共分为3期,会出现发热,恶心,头痛,四肢酸痛。对于丙肝这种病毒性肝病,都应该做好预防,并且患病后应该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根本减少疾病的危害。在治疗前检查的方法为丙肝抗体的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肝脏病理学检查等三种方法。

丙肝是因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部感染性疾病,此病同乙肝一样具有传染性,并且对身体健康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然而因为早期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丙肝患者在初期患病之后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只有在身体不适症状加重之后才有所发现,从而错过治疗时机。那么丙肝如何确诊?
  丙肝抗体的检测
  人体内的抗HCV抗体是针对病毒感染或疫苗而产生的,但在人体当中为非保护性抗体,检测抗HCV抗体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和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需要提到的就是,其检测可确定之前身体内有病毒的存在,但无法说明患者目前感染是处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或已经治愈,因此诊断上应结合丙肝病毒RNA检测。
  丙肝病毒RNA检测
  丙肝诊断采取这种检测项目,主要是帮助被检测者探测血液中实际存在的丙肝病毒的情况,一般来说高危人群可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丙肝病毒。如果检查的结果为HCV-RNA阳性,就是提示丙肝病毒正在复制、肝组织有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常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估的观察指标。
  肝脏病理学检查
  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丙肝患者在进行血液检查和与B超检查属于正常的结果,但如果进行肝穿刺活检这种损伤性的检查,就可清楚的了解、发现肝脏病变。通过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病情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以及采用治疗的药物疗效的评估等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这三个方面检查相对来说比较隐匿的丙肝是最佳的方法,通过确诊然后进行及时的治疗,治疗率很高,从而就可以有效减少它的危害性,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年也都应该做好相关体检。

丙肝如何确诊相关阅读

什么是丙肝

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它和乙型肝炎一样,都是一种慢性的病毒,导致肝脏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这些情况,所以丙型肝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肝病。丙型肝炎病毒它是一种叫做RNA病毒,在检测时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通常来讲如果试剂非常灵敏,它能够测得比较好,如果试剂检测有一些问题,它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丙肝病毒的传染,它更多的是输血的一些途径。
  通常来讲日常生活接触传染丙肝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综上所述,丙型肝炎还是应该非常重视,这个病,它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一个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的疾病,所以丙型肝炎如果有这样的危险的输血史或者一些这样的接触史,应该去检查一下丙肝相关的指标,需要的情况去做相应的治疗。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是一种丙肝病毒感染人类导致的慢性肝炎,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丙肝有一个特点叫做“沉默的肝炎”,它是指初期感染病毒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查丙肝病毒相关的抗体或病毒,就发现不了感染了丙肝病毒,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肝脏在悄悄的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所以我们国家目前对丙肝的认识不如乙肝深刻,有的地方可能还没有常规的对丙肝进行筛查,感染以后刚开始是一个慢性的肝炎,在这个过程中它就有传染性。传染有三个途径:血液、性和母婴,至于一起吃饭、工作、生活不会传播。另外,对于丙肝来讲,医学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抗病毒治疗已经能够彻底根治丙型肝炎了,而且时间短、花费少,过去抗丙肝治疗用干扰素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患者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花费也高,现在基本上三个月的时间甚至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把丙肝病毒清除掉,实现治愈丙肝的目标。

丙肝怎么治

目前已经有了治疗丙型肝炎的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所以现阶段对丙型肝炎的治疗只需要口服药物,吃药三个月就可痊愈。现在在国内上市的药物包括索磷布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以及达拉他韦。这些药物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只需要口服,然后进行定期的监测评估疗效就足够。一般来说,对于明确诊断丙型肝炎的患者,首先应该进行基因型的检测,对不同的基因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在吃药两个星期左右,进行丙肝病毒定量检查,评估疗效,从而预测将来停药后会不会复发。如果治疗两周之后,病毒定量极低,甚至测不到,治疗三个月之后停药非常安全。在治疗三个月停药的时候再进行一次监测,这时候就可以告诉病人是否治愈。如果治疗三个月停药的时候,HCV-RNA,也就是丙肝病毒定量已经是阴性,测不到的状态。那么停药就是成功的。最后医生还会在停药后的第三个月,给病人进行再次的病毒定量检测。如果停药三个月后,病毒定量依然保持阴性状态,那么病人就达到了根治,将来再也不会复发。所以对于丙肝病人,治疗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非常的简单。但是对于已经进展到肝硬化的丙型肝炎病人,虽然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能够让丙肝病毒彻底的被清除,但肝硬化不可逆转。患者在将来还是应该每半年进行定期的复查,来监测肝硬化并发症的情况,监测是否有肝癌的发生。所以对于丙型肝炎,现在虽然有了根治性的药物,但是只有在肝炎阶段被根治才是真正的根治。如果到了肝硬化阶段,即使把病毒彻底根治清除,仍然需要长期的随访防止肝硬化并发症的出现,防止肝癌的发生。

丙肝什么症状

丙肝的感染经常称之为隐匿性的感染,是因为丙肝的感染在身体里很难掀起大波浪,它处于一个持续性感染的状态,它对肝脏的损伤持续不断,会一点一点的把肝脏腐蚀掉,在整个过程中丙肝的病人并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一些急性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的情况,个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黄、眼黄或身体发黄等类似于一般肝炎的症状,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急性丙肝或慢性丙肝都很难出现相应的症状,等真正发现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出现肝硬化的表现,这时再去治疗已经比较晚了。

丙肝窗口期多长时间

丙肝窗口期是指患者感染了丙肝病毒之后的一段时间,体内有丙肝病毒存在但无法检出丙肝病毒的抗体,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不能确诊患者是否感染了丙肝。一般在做丙肝筛查时先筛查丙肝抗体,有了丙肝抗体以后才去筛查丙肝的RNA,而不会直接筛查丙肝的RNA。窗口期的存在就提示我们,有一些病人如果有血液传播或医源性传播,包括共用针头的吸毒史,一定要小心这类人群可能存在丙肝抗体阴性但有丙肝感染的可能。

(0)

相关推荐

  • 丙肝病毒潜伏时间

    丙肝病毒的潜伏时间大概是2~26周,平均7.4周,具体的潜伏时间因人而异。临床数据显示,最短的丙肝病毒潜伏期只有4天;也有些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后,病毒长时间潜伏在身体中,几年甚至几十…

    08-25
    13
  • 丙肝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肝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肝,是指由丙型肝炎病毒传染所导致的肝炎。肝脏的炎症可以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比如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所以丙型肝炎还是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丙型肝炎…

    09-11
    12
  • 伴有肾病的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治疗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可以引起肾脏疾病。乙型肝炎可以引起膜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小管间质性肾炎。丙型肝炎可以引起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病毒性肝炎也可以影…

    11-12
    15
  • 慢性丙肝有什么症状

    慢性的丙肝炎疾病,相对临床表现较轻,但是患者如果疲劳或者是全身无力时身体中的肝区部位不适或隐痛,恶心和呕吐,可以有黄疸,但是黄疸较轻。其表现与乙型肝炎表现相似但较轻,黄疸发生率也较…

    10-30
    10
  • 丙肝抗体阳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大家体内之所以会出现丙肝抗体阳性的状况,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的身体之前感染了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而此时大家体内的病毒已经被清除了,面对这种状况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24
    14
  • 丙肝怎么治疗

    患者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应及时治疗,将体内病毒清除。目前针对丙肝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同时还应进行保肝辅助治疗。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促进疾病的恢复。 丙肝是丙…

    11-30
    5
  • 肝功能异常要检查哪些项目

    检查肝功能本身也就是衡量人体健康的最主要标准,而在经过检查之后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好处,在这种过程中我们所可以检查的项目有很多,这些项目涉及到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或者是谷草转氨酶等等…

    08-27
    11
  • 丙肝如何预防和治疗

    丙肝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预防需严格筛查献血员。并且预防皮肤和黏膜破损的传播,预防性接触传播和预防母婴传播。对高危人群应该积极筛查,丙肝抗体来达到预防目的。 丙…

    08-15
    14
  • 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但没有丙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感染。顾名思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人。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丙型肝炎的症状,所…

    12-07
    11
  • 丙肝患者会复发吗

    丙肝患者会复发吗:   丙肝抗病毒药物有效率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比起过去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治愈率可以从70%提升到90%以上,仍然说它不是100%,因为治疗的…

    08-30
    12
  •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容易感染丙肝

    为什么血液透析患者容易感染丙型肝炎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是很多的。 首先是共用透析设备。中东地区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没有为丙型肝炎专设透析机前,透析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的…

    11-02
    7
  • 治疗丙肝好的方法是什么

    治疗丙肝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一般会选择保守疗法药物疗法,还有抗病毒治疗,干扰素等,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建议配合医生做检查,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这样可…

    11-21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