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大三阳的人吃饭能不能传染

乙肝有四种传播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血液、性传播,日常生活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情况,比如接触了过多乙肝患者的体液,而自身在饮食的过程中存在胃溃疡或消化道黏膜破损的情况,这时可能会出现乙肝的传播,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成年人之间传播乙肝的几率非常低。所以不应该歧视乙肝的病人,在日常接触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乙肝大三阳的人吃饭能不能传染相关阅读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一旦发展成慢性乙肝,虽然目前有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但还没有方法彻底清除肝脏内的病毒。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14人中就有1名慢性乙肝感染者,他们大多数是在婴幼儿期被感染的。如果没有定期检查或适当的治疗,每四个乙型肝炎带菌者中,有一个会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癌或肝衰竭。

新生儿如果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有90%的机会成为终生的乙型肝炎带菌者。虽然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幸好现在已经有安全又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另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可以用来控制慢性乙肝以及避免肝癌的发展。

即使你感觉健康,你也可能感染上乙肝,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在于其传染和发展均毫无症状,许多乙型肝炎带菌者感到自己完全健康,其肝功能验血检查结果也可能显示正常。

如果到了症状如腹痛和黄胆出现的时候,现有的治疗方式可能就不太有效了,因此,你和你的家人都应该接受乙肝检查。

改用替诺福韦多久可以怀孕

今天,一位女性乙肝病人来信说,自己已经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多年,开始用拉米夫定,两年后耐药。以后一直服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联合治疗至今,保持HBV 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但仍是“大三阳”。最近希望生育,医生建议她改用替诺福韦半年后再生育。她问这个建议是否正确?

我认为,医生对这位乙肝女孩的建议基本正确。由于这位女孩既往已经对拉米夫定耐药,所以,她在怀孕时不能再选择拉米夫定或与拉米夫定的相同耐药位点的替比夫定,只能选择与这两种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的替诺福韦怀孕才比较安全。

但我曾经碰到许多病人问我一个问题:正在服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治疗的女性改用妊娠期比较安全的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治疗后多久才能怀孕?许多医生像今天这位乙肝女孩来信中说的那样,常常告诉病人改变治疗后半年才能够怀孕,说是药物在体内的“毒素”得需要半年的“排泄”。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手里的药品说明书。恩替卡韦的半衰期约为24小时,阿德福韦的半衰期的中位数为7.22小时(4.72~10.70小时)。药物一般经过5个半衰期就基本从体内排泄干净,所以需要每天服药,不能间断。如果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可维持半年之久,为何不半年吃1片药呢?

另外,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也很安全,不良反应很小,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导致不孕不育或女性排卵异常的证据。所以,服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的女性在准备怀孕当月更换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即可,“提前半年以上才可怀孕”的说法没有依据。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继续治疗;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需换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从指南的建议中可以看出,甚至服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治疗期间意外怀孕的,换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后仍然可以继续怀孕。

所以,服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治疗的乙肝女性如何希望怀孕,换药后当月即可怀孕,不用等待半年后再怀孕。但是,肝功能异常刚刚开始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的女孩,不能马上怀孕,应该在HBV DNA下降,且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而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

蚊子真的可以传播乙肝吗

天气热了,蚊子开始增多,一些人又开始担心蚊子传播乙型肝炎的问题了。1975年,纽柯克(Newkirk)和他的同事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两种蚊子(埃及伊蚊和环跗库蚊)和两个物种(臭虫和长红猎蝽)体内的命运。蚊子、臭虫和长红猎蝽均被HBsAg阳性的血液饲养。

科学家发现,病毒在进入蚊子体内后几小时很快就检测不到了,而臭虫和长红猎蝽在吸血后5周体内仍能检测出HBsAg。科学家们认为,蚊子消化道内可以释放一种蛋白酶(protease trypsin),是这种蛋白酶杀死了乙型肝炎病毒。

其实,除了上面的依据以外,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乙型肝炎不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有科学家用饱吸了HBsAg阳性病人血液的蚊子去叮咬试验猴子和黑猩猩,但得到的结果都是试验动物没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还有科学家在一些疟疾和乙型肝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进行的长期的观察。他们认为,如果蚊子能传播乙型肝炎,那么夏季急性乙型肝炎应该和疟疾一样高发。经过科学家们的严密监测,没有发现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像疟疾一样在蚊子叮咬的高峰季节明显升高。

国外的一位科学家说:蚊子吸食了人的血液,但它注入人体的是蚊子的唾液,不是血液,肝炎病毒十分挑剔,它们要感染它们喜欢的、能够生存的环境,例如肝脏,但蚊子没有肝脏。

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子体内不能生存,经过蚊子的消化,很快死亡。蚊子吸血时注入人体内的是蚊子消化道分泌的唾液,不是血液。所以,蚊子不能传播乙型肝炎。

乙肝妈妈能不能给孩子喂奶

我常常收到许多乙肝新妈妈的来信,她们在自己孩子出生的同时,又有着深深地恐惧:她们害怕自己的孩子也像她们一样感染上乙肝病毒。她们想亲亲孩子,又怕嘴上的唾液沾到孩子的脸上;她们想抱抱孩子,又担心自己身上的汗液带有病毒;她们更希望像其他妈妈一样让孩子吸允着自己胀满乳汁的乳房,但更担心孩子吸入带有病毒的乳汁。

她们在孩子还没有完成三针乙肝疫苗接种的时候,就三番五次地抱着孩子到医院,硬着心肠让护士把那尖锐的针头刺进孩子那微细的血脉,抽取那本来就不多的血液,查查孩子体内的乙肝抗体还省多少,生怕抗体的减少不足以帮助孩子抵御来自母亲身上的病毒。

她们常常产后抑郁,像发了疯一样地自责,认为自己使孩子感染上乙肝病毒,一封封地来信,只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安慰,直到孩子7个月后,证实母婴阻断成功,她们才转悲为喜。这就是许多乙肝妈妈的真实写照!今天,我就想谈谈有关乙肝妈妈给孩子喂奶的那些事。

乳汁中有没有病毒?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确有病毒!1974年,两位科学家首次从母乳中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证实了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的乳汁中存在乙肝病毒。后来,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的核酸(HBV DNA)也相继从母乳中检出,使人们产生了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可能通过乳汁感染婴儿的担心。由于这种担心,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母乳喂养率普遍低于其他母亲。

乳汁能不能传乙肝?

确有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喂养可能是乙肝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更多的研究认为,母乳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为了更科学地找出乙肝母亲母乳喂养是否增加乙肝母婴传播风险的证据,2011年以来,几位医生分别对国内外有关乙肝母亲母乳喂养的文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

更有一些医生进行了一些大样本的研究,调查乙肝母婴传播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我国湖北武汉的一些医生,调查了4个研究中心的1150例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与乙肝母婴传播的情况,进一步证实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没有导致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增加。

有病毒为何不会传乙肝?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有病毒,但不会影响其后代乙肝母婴阻断的结果,这取决于许多因素。

原因之一:乙肝妈妈的乳汁中虽然有病毒,但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到产后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HBV DNA≥10的6次方拷贝/ml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原因之二:乳汁中的乳铁蛋白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活性。许多研究都发现,乳铁蛋白可以抑制丙肝病毒、乙肝病毒、腺病毒、艾滋病毒、轮状病毒的活性,因此可能抑制了乙肝病毒的感染性。

原因之三:人的消化液可以使乙肝病毒失去活性,因此,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甚至有人认为乙肝抗原通过消化道后,可能促进免疫系统抗体的产生。

原因之四:孩子出生时暴露于母亲羊水、血液中的乙肝病毒量远比母亲奶水中的病毒量高得多,母乳喂养接触到的那点儿病毒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原因之五:经过主动+被动联合免疫,孩子已经具备了抵御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以前的多篇博客中我已经反复说过,只要孩子体内“抗HBs抗体≥10 mIU/ml,则可视为机体已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备了抵御能力。”

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注射后15~30分钟开始发挥作用,其血浓度在注射后3~7天达到高峰,半衰期一般可维持17.5~25天,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新生儿都能足够的抗体抵御来自母亲体内的乙肝病毒。因此,乙肝妈妈与孩子亲近及母乳喂养都不会把病毒传播给孩子。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乙肝妈妈能不能母乳喂养的答案已经十分肯定。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国内外的乙肝指南都已经明确,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只要孩子经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正规免疫接种,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

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脾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脾脏肿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乙肝病毒活动所致,二是肝硬化所致。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当乙肝病毒活动时,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统则要发动一切可能与感染的病毒作斗争。为了和入侵的敌人斗争,脾脏则要通过增生来补充免疫细胞,导致脾脏肿大。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做超声波检查时常有脾脏肿大的表现。

脾脏也是非常大的储血器官。当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升高,一些本来要流向肝脏里的血液,反流至脾脏,导致脾脏充血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发现脾脏肿大后,应进一步检查超声波、肝脏弹性,进一步确定是否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脏纤维化程度。脾脏肿大常会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因此,脾肿大的患者还应该进行血常规检测。

脾脏肿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HBV DNA阳性,一般提示肝病活动或肝纤维化进展,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抗病毒治疗。过度脾大并伴有门静脉高压者,应到肝胆外科就诊,权衡是否做脾切除手术。

(0)

相关推荐

  • 乙肝有什么症状

    乙肝有什么症状:   乙肝可分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和免疫耐受期。免疫耐受期人群可没有任何表现,也有人会有容易疲劳等改变。一旦乙肝病毒感染造成免疫清除,患者可能会出现肝炎急性发作改变,比…

    08-31
    12
  • 怎么阻止乙肝传染给宝宝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对于孕期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若是在怀孕后期肝功能比较差,要及时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则要注射乙肝疫苗。另外,乙肝产妇在…

    11-11
    8
  • 抽血查甲肝乙肝可以吃饭吗

    在进行甲肝乙肝的检查中,是可以吃饭的。检查甲肝乙肝的数据是具有特异性的,并不会因为吃饭或服用药物而造成改变。并且为了避免肝脏疾病的出现,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可以避免肝脏的过度劳累,…

    08-20
    13
  • 乙肝疫苗怎么打

    乙肝疫苗作为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还是很有必要注射的,注射方法一般是常见的0、1、6方案。即从注射第一针的时间开始,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之后打第三针,在三针完成之后,如果乙肝五项…

    11-06
    12
  • 接种乙肝疫苗过后查不到抗体是怎么回事

    部分人的身体在接种完乙肝疫苗以后,之所以无法检测相关的抗体和检测的方法灵敏度不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比如个人的身体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或身体存在着隐匿性感染的…

    08-20
    23
  • 乙肝到肝硬化需要几年

    乙肝到肝硬化需要几年: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从免疫学角度,肝硬化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细胞的坏死,慢性肝损伤,继发…

    09-19
    22
  •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些什么意思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些什么意思: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第一种情况主要的是说明感染急性的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乙肝表面抗体出现或者是消失过了很长的时间,出现了核心抗体阳性。…

    09-09
    21
  • 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时如何治疗

    乙肝是因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的肝脏疾病,而乙肝发病期间肝脏也可能会被其他的病毒所侵犯,而出现乙肝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的情况。这时应该用药物来进行抗病毒感染治疗,需要注射干扰素保护…

    10-08
    12
  • 乙肝五项二四五阳性什么意思

    乙肝五项出现了2、4、5项呈现阳性的情况,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的情况,表明患者得到了抗体的保护。这种情况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不过,建议患者还是有必要注意一下,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12-16
    11
  • 乙肝可以治好吗

    乙肝并不能达到治愈目的,只能通过治疗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肝功能失代偿一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建议确诊患者要积极使用干扰素制剂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且可对症使用免疫调节药和保肝护…

    08-21
    12
  • 丙肝和乙肝在传播途径上有何区别

    丙肝和乙肝都是肝脏病毒疾病,由于病毒的入侵造成肝脏健康受损。两者在传播途径上面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通过血液、性生活和母婴等方式来进行传播。为了避免丙肝和乙肝的感染,需要切断其传播源…

    08-20
    11
  • 怎么阻止乙肝传染给宝宝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对于孕期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若是在怀孕后期肝功能比较差,要及时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则要注射乙肝疫苗。另外,乙肝产妇在…

    08-29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