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如何治疗

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口服抗生素治疗,耳流脓时,则需要滴入抗生素控制炎症;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短期服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中耳黏液排出的药物。那么对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病程较长者,应采取鼓膜置管术来引流中耳的积液。

中耳炎如何治疗相关阅读

妥布霉素滴眼液能滴耳朵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的眼睛有不适症状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些滴眼液来治疗和缓解症状,比较常见的就是妥布霉素滴眼液。这种滴眼液可以帮助眼睛消炎,改善不适症状,那么妥布霉素滴眼液能滴耳朵吗?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需要注意什么?

一、妥布霉素滴眼液能滴耳朵吗
  市面上的眼药水种类很多,大部分都是用于眼睛的消炎,效果也都不错,虽然有一些眼药水也可以用来滴耳朵,治疗耳朵的一些炎症,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这样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在治疗眼睛的时候是安全有效的,虽然说也可以杀灭耳朵当中的细菌,可是对耳朵就会产生毒性,造成耳鸣,听力下降等不良的症状,严重了还有可能会导致天旋地转。所以说不要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来滴耳朵,还是要用专门的耳滴液。

二、妥布霉素滴眼液的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充分了解是否对本品过敏
  在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之前,应该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是否对本品过敏。一般来说,对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比如说庆大霉素过敏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对妥布霉素滴眼液过敏。如果之前没有类似的过敏症状,使用时也应该要多加注意,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2、不可长期和过量使用本品
  妥布霉素滴眼液属于是抗生素类的滴眼液,如果说长期使用或者是过量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严重了还有可能导致真菌感染。

3、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该慎用
  妥布霉素滴眼液属于抗生素,如果说患有肝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不全,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都应该要谨慎为之。最好事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一定要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减量或者是加量。

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当然,除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因素造成的也说不准,但是当耳朵里面痒痒或者不适的时候,很多人习惯用指甲啊火柴杆啊棉棒啊等等去盲目的掏挖。如果说挖的太猛或者不巧正好被人碰撞了一下,这时候就会很容易把耳道的皮肤戳破,引起感染从而导致发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1.外耳道炎
  耳朵里面疼可能会会出现耳朵里面跳痛,张嘴吃东西咀嚼的时候会加重现象,并且会伴有全身不舒服的感觉。急性的外耳道炎还可能出现外耳道皮肤灼热、发痒、疼痛、弥漫性红肿或表皮糜烂的现象发生,同时并会伴有浆液性分泌物的产生。
  2.中耳炎
  中耳炎也是引起耳朵里面疼的一种因素,患者往往会出现耳朵隐隐作痛,这常常可表现为第一现象,具有持续性,抽痛等现象,同时还常伴有听力减退等症状。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话,常表现为耳朵根部疼痛,慢慢的逐渐加重,如果表现为搏动性的跳痛或者刺痛,会慢慢的向相同一侧的头部或者是牙齿方向放射,在我们吃东西或者咳嗽的时候耳朵疼痛的感觉就会加重。严重的还会伴随着听力的减弱甚至发生耳鸣现象。

4.中耳癌
  如果早期有血性或脓性的耳漏,耳朵内感觉到闷并且带有胀感,听力减退严重,通常因为被误解为中耳炎而被忽视了。
  所以如果出现了耳朵里面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做一些其他的处理办法,根据医生诊断的结果来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好的治疗时间。

耳窦炎症状有哪些

耳窦炎是很多患者患有的疾病,它是中耳炎的一种,发现发病率也是非常大,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主要的症状有眩晕、呕吐而且还在耳聋,耳流脓的情况,发现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然对于患者的身体,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耳窦炎症状有哪些

耳窦炎其实就是中耳炎的一种。中耳炎分为非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非脓性中耳炎称为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的症状根据中耳炎的种类也显示不同的症状特征。一般情况下,儿童患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耳鸣、耳闷等,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局部和全身症状之分,主要发生在身体虚弱、患有糖尿病的儿童,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儿童表现为耳流脓、耳聋、眩晕、呕吐等。

耳窦炎的症状

耳窦炎的检查方法

儿童中耳炎,医院一般会给孩子做额头镜检查、CT扫描检查来确诊。但是由于中耳炎的种类差异,因此,在进行中耳炎的诊断时,要根据不同症状判断中耳炎的疾病类型,例如分泌性中耳炎会出现耳闷、耳痛、耳鸣、耳部有闭塞感等,医生在进行中耳炎的诊断时,可以观察到光锥缩短,变形,锤骨柄向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露等。

防治中耳炎八大误区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了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健康小窍门,助您更好、更科学地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专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专家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专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专家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

误区五: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

专家观点:期望手术后听力马上恢复正常、耳鸣马上消失是不太现实的。

专家分析: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听骨,但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无效,也不能直接减轻耳鸣症状。不过,病灶的清除对耳鸣的间接恢复还是有帮助的。

误区六: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家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误区七: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

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

专家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误区八: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

专家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常掏耳朵小心发炎

上理发店洗头、掏耳朵已成为一些人的必选项目,眯着眼睛,任凭洗头小姐拿着棉签往耳朵里转,发出“嗦嗦”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可时间一长,有些人的耳朵就不对劲了,外耳道开始发炎,有时甚至还有黄色的液体流出。耳鼻喉科医生说,现在,理发店里掏耳朵掏出问题的患者太多了,差不多每天都有。耳朵的保健,你知道吗?

耳屎是保护耳朵的防线

人们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耳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它对耳朵有保护作用。”有关专家说。

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环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细菌侵袭。频繁掏耳朵,将耳屎一掏而尽,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线,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会引起慢性炎症,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听力下降。

常掏耳等于给细菌敞开了大门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一味去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让耳屎出不来了。因为用棉签掏耳朵,有可能不仅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们往里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

一旦洗头、洗澡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耳屎吸水膨胀,酸性的耳屎会腐蚀耳道深度的皮肤,引发炎症。而且,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头洗澡时湿了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签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假如出现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上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镊子将耳屎取出。

(0)

相关推荐

  • 儿童中耳炎怎么治

    儿童中耳炎怎么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保守型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针对病因选择。如果儿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就需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

    10-21
    10
  • 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流脓表明中耳炎处在一个急性感染的阶段,要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主要是细菌感染。因此控制细菌感染、控制细菌性的炎症是我们治…

    11-21
    18
  • 中耳炎可以治愈吗

    中耳炎可以治愈吗:   中耳炎属于一种感染性因素,和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有关系。治疗效果良好,所以一般可以治愈。   慢性中耳炎的持续时间比较久,虽然脓液或者细菌感染的因素上,经过适当…

    12-08
    15
  • 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中耳炎是中耳发生的一种炎性病变,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中耳炎可以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等。化脓性中耳炎又可…

    12-12
    12
  • 治疗中耳炎的偏方

    针对中耳炎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针对性的偏方,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想通过偏方获得诊治,反而拖延了病情,此时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

    11-23
    12
  • 耳朵进水是怎么回事

    游泳确实能够感觉到舒适,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出现耳朵进水的现象,在这种过程中有很多方法能够改善,比如说可以选择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也可以选择棉签吸水的方式,这些方法在生活中尤为常见,但是…

    11-18
    12
  • 儿童中耳炎症状

    儿童高发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耳朵疼等症状,且夜间耳疼最明显,如没有及时用药,会造成鼓膜穿孔,耳内出现溢液。由于儿童难以描述耳痛…

    09-30
    17
  • 中耳炎可以治愈吗

    中耳炎可以治愈吗:   中耳炎属于一种感染性因素,和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有关系。治疗效果良好,所以一般可以治愈。   慢性中耳炎的持续时间比较久,虽然脓液或者细菌感染的因素上,经过适当…

    11-26
    16
  • 中耳炎的危害

    中耳炎并发症分为颅外和颅内。颅外并发症主要有: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颅内U并发症有:硬膜外的脓肿、硬膜下的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脑膜炎,严重的会出现…

    11-25
    12
  • 中耳炎要如何治疗

    中耳炎要如何治疗:   中耳炎这个概念是泛指在发生于中耳腔的一些急性或者慢性的炎症,中耳炎其实包含的疾病还是比较多的,分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又包括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

    12-05
    10
  • 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流脓表明中耳炎处在一个急性感染的阶段,要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主要是细菌感染。因此控制细菌感染、控制细菌性的炎症是我们治…

    12-06
    10
  • 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分为很多种类型,病因是不完全一样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多半是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比如说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还有咽鼓管的功能障碍以及鼻咽…

    12-05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