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什么症状:
第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牙龈出血。牙龈出血一般是患者的主诉症状。在刷牙、吃硬物的时候都会发生。偶尔也会发生患者没有对牙龈有任何的触碰,但是牙龈出血。
第二是牙龈的颜色变化。正常的牙龈是粉红色,而且非常紧密包裹在牙齿周围。当发生炎症的时候,它的颜色变为鲜红或者是暗红色。临床上就会发现得了牙周炎的人,牙龈特别红,但是也有少量的患者,当发展到血管变少,纤维增生的时候,出现龈色变浅或者是苍白的情况。
第三是外形的变化。当有炎症的时候,牙周组织就会发生肿胀,龈缘会变厚重,乳头会变圆钝。另外,这时候和牙面紧贴的这种关系就不复存在了,会和牙面分离,而且点彩也会消失。
第四是牙龈质地的变化。原本没有炎症的时候,牙龈的质地是非常致密和坚韧的。有了炎症以后,牙龈就变得松软和脆弱,缺乏弹性。
另外部分慢性炎症,还会导致上皮的增生和变厚,这时候就会使牙龈看起来是坚硬肥厚的状态。而且当疾病发展到牙周炎的时候,不仅有牙龈的炎症的表现,还会有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齿的松动和移位。以上这些症状就是在临床看到的牙周炎的常见症状。
牙周炎有什么症状相关阅读
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的预防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比如每天早晚要刷牙。另外不仅仅要刷牙,许多人还可以配合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工具。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口腔的健康。大家还可以做口腔洁治,每年都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1到2次专业的全口洁治,由专业的牙医帮助您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牙石,令牙周组织健康,起到预防牙周病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给牙齿做“体检”,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尽快处理。问题的牙齿需要尽早修复或者拔除。不良修复体和残根、残冠也要及时拆除,免除后患。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的危害:
牙周炎的危害在临床上显而易见,最直观的影响是牙龈退缩、牙周肿胀,牙周肿胀以后牙根会暴露出来,而且还会有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如果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牙齿会出现松动,甚至脱落。
牙齿脱落以后会导致吃饭时,患者没有咀嚼的牙齿,会大大影响咀嚼效率。另外,刷牙的时候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牙龈出血,或者口腔异味。口腔异味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社交。另外,牙周炎还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它非常危险,许多疾病都密切相关。
牙周炎吃什么药
牙周炎吃什么药:
牙周炎的用药,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用药。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是牙龈炎和轻中度的牙周炎,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药物的治疗应该主要用于重度的牙周炎患者,而且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和侵袭性的牙周炎患者,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联合用药。
用药前应该先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目的是为了扰乱生物膜结构,针对性用药。另外要尽量做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针对性选择窄谱的抗菌药物。一般临床上推荐的消炎药是硝基咪唑类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常用。
牙根尖切除术后遗症
牙根尖切除术是通过刮除根尖周病变组织并切除感染根尖,处理根尖残端,利用血块机化而使钙化物质沉积,以促进尖周病愈合的外科方法。牙根尖切除术的适应症也不是很多,如果患者选择进行根尖手术切除根尖的炎症,医生都会评估患者适合不适合做根尖手术,但是医生一旦确定可以进行,基本上都是利大于弊。牙根尖切除手术的弊端可能有牙根变短、牙齿有可能不稳固,但是这些都会在手术前进行评估,医生建议患者采用牙根尖切除手术一般情况都是利大于弊。
牙根尖炎的症状
根尖炎就是根尖周炎,牙根周炎的症状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疼痛非常剧烈,可以是胀痛、跳痛,面部也可能肿胀,急性期还可能发生全身的反应,比如乏力、发热;慢性根尖周炎主要表现的是牙龈有瘘管、窦道、流脓、咬合不舒服、咬物难、咬物不适等。根尖周炎一般都是牙髓病的继发病,但与牙髓炎不同的是,根尖周炎发生后患者依然可以感觉到冷热刺激,所以一旦有以上的症状,患者需要到医院及时做检查、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