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的药物有哪些:
西医常用的调经药物有短效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促排卵药及雌孕激素复合制剂等。短效避孕药是雌、孕激素组合的复合剂,不同药物雌、孕激素成分含量不同。
目前常见的短效避孕药药物由妈富隆、达英-35、优思明等,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药物。短效避孕药的使用方法不同于紧急避孕药,其要求在月经来潮5天内开始口服,每天一片,根据生理月经周期连续服用21天即停药,等待激素撤退性出血(一般一周内),即月经来潮,启动调经作用。第二个疗程即重复前面所述,月经来潮5天内开始启动,如此循环着。
此外,孕激素也是常用的调经药物,主要药物有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黄体酮胶丸、炔诺酮、醋酸甲羟孕酮、黄体酮针等。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也就是曼月乐环也可以用于调节月经。此外,促排卵药也用于调节月经,常用药物包括克罗米芬、来曲唑等。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包括克龄蒙、芬吗通等。
调经的药物有哪些相关阅读
月经少而黑是什么原因
月经少而黑是什么原因:
月经量少,颜色黑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往往可能存在肾虚、血瘀的情况。月经量5到30毫升属于偏少,正常的量大多是30到80毫升。偶尔出现一次月经量少、颜色黑,对于育龄期的妇女,尤其没有避孕的人,首先要注意排除怀孕。
因为个别怀孕的患者可能会在怀孕早期出现激经,中医也称为盛胎、垢胎,即在受孕早期,仍按月有少量月经的来潮,但是这时候胚胎还正常发育。如果长期的出现月经量少,并且色黑,建议患者到医院做性激素检查,检查卵巢功能,也可以采用中药的治疗,辨证论治来进行调理。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月经量少首先一般要明确患者量少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进行一些检查。月经量少的患者可能会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或者子宫内膜的炎症或者是卵巢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也可能会伴有月经量少。所以,如果出现月经量少医生往往会追问患者的病史。
有的患者做完流产或者是宫腔的手术之后出现月经量少,这时候要考虑会不会有宫腔粘连的可能。如果确实没有存在器质性的问题,只是功能出现异常,可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
月经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有血块是怎么回事:
正常的情况下经血应该是不稀不稠,没有血块。如果经血里出现血块尤其大的血块,中医往往称为存在血瘀。导致血瘀的原因非常多,寒凝可以导致血瘀,气滞可以导致血瘀,痰湿阻滞也可以导致血瘀。寒凝导致血瘀,患者往往平时畏寒肢冷,容易感受寒邪,或者平时比较贪凉饮冷,可能会造成寒邪的入侵。
寒邪入侵之后可以导致气血的瘀滞,然后形成了瘀血阻滞。所以,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经期的时候血块比较多,并伴有痛经,血块下来之后疼痛又会缓解。气机郁滞也会导致瘀血阻滞,而出现血块比较多。
月经期间注意事项
月经期间注意事项:
月经期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所以也有很多特殊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经期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贪凉饮冷。有的女性在经期吃冰激凌、冷饮,寒凉就容易导致瘀血阻滞,这样经血下行的不痛快可能会出现痛经;甚至有的患者可能吃了冷饮之后,突然出现闭经。所以,在经期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第二、月经量多的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中医讲“血得热则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迫血妄行,从而导致出血量增多。
第三、经期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勤换卫生巾。
第四、禁止性生活。
第五、避免盆浴。
月经来了肚子痛怎么办
月经来了肚子痛怎么办: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会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但大多数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缓解。如果是尚未生育的女性则可以通过吃止痛片、用暖宫贴、扎针灸等方式进行缓解;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