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吃什么: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反胃。反胃其实是胃内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我们知道食管下面是胃,胃里的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反射性的诱发患者吞咽的动作,使反流到食管内的胃内容物再继续被吞咽到胃里,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反胃。
反胃它是什么样的情况?其实它就是消化道蠕动功能的失调,也就是消化道,尤其是胃出现了逆蠕动,我们知道消化道其实是口腔侧从上到下推进式的蠕动,食物从口腔摄入,最后是由大肠排出的,经过这一系列管道,它蠕动的方向都是向下推进的,向肛门侧推进的,如果食物反流回了食管,这个时候称之为反胃。
反胃的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那么他应该吃什么?不管怎么说,在临床工作当中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是排除了一些器官的疾病,是全身性的也好,是消化系统的也好,可以对症的给予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的消化功能的药物,来缓解您反胃的这种症状。
反胃吃什么相关阅读
太田胃散怎么吃
太田胃散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药物,主要针对于胃病的治疗,因为采用的是中药材也避免了过多的副作用,是一种可以警惕常备的治疗药物,但是因为对这种药物的了解不多,很多人想要选择太田胃散治疗疾病,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服用,那么太田胃散怎么吃呢?
日本太田胃散怎么吃?
成人(15岁以上)一天3次,每次1.3g;8-14岁一天3次,每次0.65g;未满8岁不要服用。
小贴士:
附带的勺子平平的一勺大约1.3g,可用中间盖子刮平药粉,打开盖子,舀一勺药粉用中间盖子上的刮板将粉末刮平,放入口中,含少量水在口中充分混合后吞下即可。
太田胃散使用注意事项 :
1、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人请不要服用本品。
2、请不要长期连用本品。
3、下列人群请在服用前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正在接受医生治疗的人; 对药物等有过过敏反应的人; 被诊断为肾脏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的人。
4、服用后,如果皮肤出现发疹、发红、发痒等症状请立即停止服用,持说明书书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
5、服用2周左右后症状仍不见好转时请停止服用,持说明书书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
太田胃散是一种芳香性健胃消化药。7种健胃生药配合使虚弱的胃精神,改善由于喝多、吃多、胃积食等导致的不适症状。4种抗酸剂有效应对胸闷、胃痛、胃部不适症状。独特工艺制作的粉末状锁住药物有效成分,生药的芳香和薄荷的清凉,给人清爽的服用感。
太田胃散干服还是冲水
现在的人出现胃病的有很多,一般都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是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病,都会给患者们带来很多痛苦,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而其中太田胃散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药物,那么太田胃散干服还是冲水呢?
太田胃散干服还是冲水
最好是直接倒在口中再喝热水,这样口感更好,有茴香的味道。
主治:酒食过量,肠胃积滞、胃灼热,胃酸过多,胃气,胃呆。
用法:成人一次1.3克(一匙),一日三次食后或食间服用。
成份:(每1.3克含有成份):桂皮92mg,茴香24mg,肉豆蔻20mg,丁香12mg,陈皮22mg,龙胆15mg,洋古15mg,碳酸氢钠625mg,沈殿碳酸钙133mg,碳酸镁26mg,硅酸铝273.4mg,生物淀粉酶40mg,薄荷脑。
香港注册编号:HK-28681
吃什么养胃
牛奶。牛奶中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牛奶是一种完美的饮品,并且经过研究发现,牛奶同样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哦。牛奶的主要作用具有补钙,润肺,生津液,润大肠的功效,对于阴虚胃痛,津亏便秘等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牛奶对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等情况有着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胃不好的人,每天喝一杯温牛奶,对养胃有很大的帮助。
包心菜。要想养胃护胃,包心菜是绝对不能少的,它具有缓急止痛、健脾养胃、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等多种作用。而且在包心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这种物质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将卷心菜与薏米、陈皮、蜂蜜同煨还可以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包心菜一年四季均有卖的,而且是物美价廉。
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
胃丢失蛋白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给患者朋友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表现,所以一旦出现此症状是需要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那么,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呢?
1、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肝病史,肝脏缩小、脾肿大等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等。这些肝硬化的特点有助于与其鉴别。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尿蛋白排出率>3.5g/d,以白蛋白为主。血浆胆固醇增高,伴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尿化验有红细胞、颗粒管型。还可有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的表现。
3、血浆蛋白消耗过多性疾病: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可引起消耗过多性低蛋白血症。但各有其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特点,有特异的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过多丢失的证据。
4、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主要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慢性胰腺炎及某些小肠吸收不良疾病。粪便中蛋白质及其不完全分解产物增多,常伴粪脂含量增高。胰外分泌功能试验和相应的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有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黏膜过多丢失的证据。但要注意有些引起蛋白质吸收不良的疾病也可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故不排除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的可能性。
5、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常有时还需与长期透析,多次大量抽胸、腹水,蛋白质摄入不足,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情况鉴别。根据特有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丢失的依据而得到鉴别。
吃胃药伤身体应该怎么办
吃胃药伤身体,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尽量避免服用胃药,在了解了真实情况之后,对症下药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烧心是因为胃酸倒流进入食道造成的。因为本来食道属于碱性环境,是比较怕酸的部位。因此平常有人如果胃酸倒流的话会无意识的吞咽碱性的口水,来中和倒流的胃酸。
如果是因为吃得过多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胃酸倒流,不能被完全中和,就会灼伤食道形成溃疡。而如果胃酸继续增加的话,就如同往伤口上倒酒精一样,会产生疼痛以及烧心的感觉。服用胃药之后会感觉很舒服,那是因为抑制了胃酸的结果。
所以,为了防止烧心,就要尽量避免胃酸流入食道。要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等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晚饭最好在睡觉前4~5个小时吃,睡觉的时候最好保证空腹状态。
胃黏膜上有突起的小绒毛,胃酸就是由那里分泌出来的,如果长期服用胃药的话,会降低绒毛机能,使绒毛变短。导致黏膜萎缩、黏膜变薄,从而引起各种炎症形成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减少,容易孳生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这样就加剧了黏膜的恶化,最终演变成胃癌。
在日本90%的胃癌患者都被认为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能够潜藏在胃液和黏膜细胞中,正常分泌胃酸的人也容易感染。
而且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腔感染的,所以年龄越大越容易感染。50岁以上的日本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达60%~70%。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为了避免它的增加,应尽量避免过多地服用抑制胃酸的胃药。
盘点伤胃的10大因素
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易发疾病的器官,胃病难治,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养胃才是关键所在。如何养胃?首先要知道什么会伤胃?
一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长期抑郁、焦虑或精神创伤后,易患溃疡病。
二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三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四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五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六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七忌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八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胃的保护。
九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十忌滥用药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如必须作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