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肝细胞炎症坏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传染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体分为嗜肝性病毒性肝炎与非嗜肝性病毒性肝炎。目前我国常见的嗜肝性病毒性肝炎包括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之所以称之为嗜肝性病毒,是病毒感染人体后只存在于肝脏内,很少侵犯其他脏器。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一般急性发作,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多数会自愈。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进行传播。
  非嗜肝性病毒性肝炎常见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还会造成其他脏器损伤。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什么原因会引起HCV与HBV重叠感染

HBV抵抗力强,煮沸30min121℃高压蒸汽15min160℃干热2h、环氧乙烷1.6g/L45min、0.5%二氯异氰尿酸钠30min、0.5%碘附10min、2%碱性戊二醛、0.5%过氧乙酸7min可灭活。醇类、季铵盐类、氯己定不易灭活。紫外线照射30min可杀灭HBV。下面介绍起HCV与HBV重叠感染的原因。

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及免疫调节机能是否正常与乙型肝炎临床类型及转归有密切关系。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机能正常的机体,受染肝细胞被效应细胞攻击而破坏,使感染终止,临床表现为经过顺利的急性肝炎,且由于病毒数量的多寡及毒力强弱所致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不同而表现急性黄疸型或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若机体针对HB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严惩缺损或呈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受染肝细胞未遭受免疫性损伤或仅轻微损伤,病毒未能清除,则表现为无症状慢性带毒者。若机体免疫功能(主要是清除功能)低下,病毒未得彻底清除,肝细胞不断受到轻度损害,则表现为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机体由于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充分清除循环中以及受染肝细胞内的病毒,病毒持续在肝细胞内复制,使肝细胞不断受到免疫损伤,且由于抑制性T细胞的数量或功能不足,以及肝细胞代谢失常所致肝内形成的免疫调节分子发生质与量改变,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以致T-B细胞之间及T细胞各亚群之间的协调功能失常,自身抗体产生增多,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效应或抗体介导补体依赖的细胞溶解作用,造成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或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肝细胞和其它器官更严重持久的损害。重型肝炎的病理的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失调,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自身免疫反应明显,通过肝内免疫复合物反应和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造成肝细胞大块坏死。近年来认为内毒素血症所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量释出,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肝脏急性出血性坏死及大块坏死;且发现自由基变化对肝损伤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有关。

对丙型及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了解很少。一些研究提示,丙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免疫系统的参与,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免疫介导的。

对丁型肝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HDV与HBV重叠感染导致HDV大量复制,明显多于HDV与HBV联合感染者。HDV对肝细胞具有直接致病性,乙型肝炎伴有HDV感染,尤其以二者重叠感染者,肝细胞损伤明显加重。

各型病毒性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HDV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尤以HDV重叠感染于慢性乙型肝炎者。HAV或HBV重叠感染也使病情加重,甚至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引起HCV与HBV重叠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甲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仅引起肝细胸轻微损害,在机体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HAV通过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所清除,因此,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性携带状态。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

甲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仅引起肝细胸轻微损害,在机体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HAV通过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所清除,因此,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性携带状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一般认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但HBV基因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染色体中,可能产生远期后果。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机体一系列免疫应答所造成,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表达在肝细胞膜上的(HBcAg)和肝特异性脂蛋白是主要的靶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及淋巴因子,单核因子等的综合效应也十分重要,尤其在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中,而特异性T辅助性细胞持续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抗体与循环中的相应抗原及病毒颗粒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并经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循环中的某些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关节腔内以及各脏器的小血管壁,而引起皮疹,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肝外病变。受染肝细胞被破坏以及HBV被保护性抗体(抗-HBs,尤其是抗-前S2)所清除可导致感染终止。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饮食疗法

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饮食疗法:

  1、山楂

能消除油腻,及因吃太多肉类、脂肪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预防脂肪肝、高血脂。

  2、白芍

具柔肝止痛、养血调经、止汗效果,改善肝气不和所起的胸胁疼痛。

  3、黄耆

能保护肝脏,防止肝醣降低,活血袪瘀防中风,利尿消水肿及脚气。

  4、红枣

能缓和药性,解除痉挛,有镇静及利尿功效,对疏肝解郁、调补脾胃有一定的效果。

  5、蒺藜子

可改善肝阳上亢所导致的头昏眼花,舒缓肝气郁结所引起的胸胁不畅。

  6、油菜

保护细胞胶原质及血管健康,其嫩花蕾和新发茎叶富含营养,最益养肝。

7、高丽菜

含有多种抗癌成份,能促进肠胃消化功能及加速排泄体内废物。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症状检查

口唇发黄要注意肝炎问题,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症状检查:

疲倦乏力

重者两条腿有沉重感,稍作活动就感到疲乏,轻者工作不能持久,工作效率低,懒动。有些患者还有失眠、乏力症状。

  黄疸

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最先发现于巩膜,继而周身皮肤发黄,尿呈深黄色,外观象浓茶,大便色浅,如陶土状。黄疸较深时可以出现皮肤瘙痒。

 食欲不振

食欲不好,厌油腻食物,勉强进食后腹部出现饱胀感,有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

  上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比较有特异性慢性肝炎早期症状。患者自觉右上腹及肝区疼痛,有时向背部放射;疼痛以夜间为主,卧床休息可缓解,咳嗽高声谈笑时加重。个别人可有脾大,并伴有脾区疼痛。

7种情况:小病变大病

1.肝炎

虽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够久,最终都会患上肝癌”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它的确是肝癌的最主要诱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须定期检查,以早诊早治。

2.慢性溃疡性疾病

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胃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明显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也与高血糖有关。另外,增加血胰岛素水平的降糖药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

4.胃肠道息肉

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胃肠道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大小、类型、数目等,一经确诊即应治疗。

5.宫颈糜烂

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宫颈高度病变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症状与宫颈糜烂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警惕。

6.乳腺囊性增生

腺瘤样增生长期不愈的病例中,约20%可恶变,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有无癌变。

7.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关。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单个甲状腺结节,更偏向为恶性,因此如果发现甲状腺有肿块,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0)

相关推荐

  • 肝脓肿怎么办好

    肝脓肿怎么办好:   肝脓肿是肝脏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如果临床明确诊断肝脓肿,首先依据血培养或脓液培养结果,选择…

    09-05
    16
  • 肝腹水怎么治疗

    肝腹水怎么治疗: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腹腔内约有50ml的游离液体,可以对肠道起到润滑作用。当腹腔内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可由诸多因素引起,心源性、肾源性、肝源…

    09-05
    12
  • 丙肝肝硬化晚期的症状

    丙肝肝硬化晚期的症状:   丙肝肝硬化疾病晚期,也就是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正常肝细胞减少,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及各种并发症为主要症状。患者临床表现会出现体力下降、食欲减退、面色…

    11-09
    15
  • 慢性肝炎怎么调理

    慢性肝炎怎么调理:   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所有慢性肝炎患者一般处理原则相似,即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12-20
    14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确诊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确诊:   我国是乙肝大国,目前慢性HBV感染率为5%-6%。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确诊首先检查乙肝五项…

    11-15
    15
  • 肝硬化晚期饮食的注意事项

    肝硬化晚期饮食的注意事项:   对于肝硬化晚期患者,肝脏经过长期肝细胞损伤,肝功能下降,所以营养状况非常差,更需要进一步注意饮食调理。首先需要加强休息,由于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食…

    11-15
    21
  •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慢性乙型肝炎按照HBeAg是否阳性分为大三阳与小三阳。   对于男性患者来讲,如果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建议停用干扰素半年后再生育小孩。目前乙肝存在父婴…

    11-15
    14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我国主要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左右,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左右,主要的是在围生…

    10-10
    15
  • 脂肪肝如何饮食

    脂肪肝如何饮食:   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   如果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应该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

    11-15
    32
  • 急慢性肝炎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急慢性肝炎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急慢性肝炎的判断标准是发病时间,急性肝炎是指在1个月之内发病的肝炎,慢性肝炎一般指发病超过6个月的肝炎,即病史超过6个月。   急性肝炎常见的有病…

    12-21
    14
  • 肝囊肿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囊肿不能吃什么食物:   肝囊肿肝脏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通俗的讲是肝脏内发生一个特殊“水泡”。肝囊肿分为寄生虫性肝囊肿与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后者又包括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等等。肝…

    11-25
    8
  •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最近出版的2019年我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中指出,慢乙肝总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

    11-15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