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致可分为三型,是依据病理变化和CT检查来分型,主要分为膨隆型、突出型以及脱垂游离型等。在分型之后患者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治疗,一般是采用物理疗法和注射疗法,必要时可进行外科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疾病当中最为多见的病症,在白领一族及其他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当中发病率极高。而在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就需要及时接受治疗,这就要提前对病情进行分型。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分型呢?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分型
  1.膨隆型
  在临床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分成三型,主要根据病理变化以及患者做CT和MRI的表现来分型。其中第一种就是膨隆型,膨隆型患者的纤维环发生部分破裂,表层相对完整,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保守治疗即可。
  2.突出型
  第二种类型是突出型。此时腰椎部位的纤维环已经完全破裂,髓核也有突向椎管的表现,表面会变得高低不平,并且会呈现出菜花状,需要手术才有希望治愈。
  3.脱垂游离型
  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指椎间盘组织发生完全的破裂突出,且碎块完全游离。患者会同时出现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疗法一般无效。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疗
  1.物理疗法
  患者可以佩戴腰围,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按疗程使用红外线、超声波等物理疗法来治,疼痛发作期间可以适当热敷,还可采用自我按摩、推拿等方法来缓解,疗效都会十分明显。
  2.注射疗法
  可针对于患者的病情,考虑选择注射疗法来治疗。具体可在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长效抗炎药物,常用的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利多卡因注射液等。
  3.手术疗法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严重,特别是有并发症时,患者就需要考虑做经皮髓核切吸术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做椎板切除手术,存在腰椎管狭窄等症状的患者,则要同时做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分型相关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身体很多器官都会出现有功能退化或者是一些慢性病变,很多人在到了中老年阶段之后都会经常出现有腰痛,这时候很可能是出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
  1.腰痛
  这种症状是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最先出来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几率大概在90%以上。主要是由于疾病使得患者纤维环外层以及韧带部位受到随和刺激而产生的腰部感应痛,有时候也会伴随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有疼痛,很多患者随着疾病程度的不断加重,疼痛感也会向下肢部位进行放射,比如部分患者出现有坐骨神经痛。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劳累
  出现这种疾病之后,平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会明显的加重病情,尤其是疼痛感会加剧,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多卧床。为了减轻腰部负担,在起床活动的时候需要佩戴护腰。等到疼痛感稍微轻微以后在一起适当的活动。
  2.不可以长期弯腰
  长时间进行弯腰负重的动作会加重腰部负担,这时候会使得疼痛加剧,平时最好是能够避免频繁性的或者是长时间的弯腰。

3.不可以久坐久站
  长时间坐着或者是站着都会引起腰部以及腹肌长期用力,这样会增加腰椎的压力,而加重腰部疼痛。因此在出现这种疾病之后,最好是能够避免久坐久站。
  4.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最好是能够坚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尤其是要注意增加腰腹肌力量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腰椎的稳定性会更好一些,能够对腰椎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缓脊椎配变的进程。

腰椎间盘突出症:哪些表现更典型

①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②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③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④腰部压痛伴放射: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⑤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⑥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踇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症:MRI检查帮助多

磁共振(MRI)的出现,可以说是影像学中的重大进展,是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性损害中以往任何检查手段都无法相比拟的,其对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显示,较CT检查更为确切和真实。

MRI图像上所表现的信号,大体上分为高、中、低三种强度。通常,在T1加权条件下,骨皮质、韧带、软骨终板和纤维环为低信号强度;富有脂肪组织的椎体、棘突等骨松质则表现中等信号(由于含多量骨髓组织之故);椎间盘介于前两者之间。脂肪组织为高强度信号,脊髓和脑脊液次之。T2加权对椎间盘组织病变显示更明显,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较低信号,T2加权反而加强。由于T2加权脑脊液信号强而发亮,致使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时的显示更加清楚。MRI检查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MRI检查除可获得三维影像用于诊断(阳性率可达99%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此项技术尚可用于定位及分辨“膨隆”、“突出”与“脱出”,从而有利于治疗方法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治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骶管注射治疗。骶管注射指的是将部分消炎止痛及营养神经的药物经骶管裂孔注入骶管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屈膝含胸,暴露其腰骶部。操作者用拇指探查找到患者的骶骨三角中心并用皮肤墨水笔做记号。常规消毒铺巾,在所做记号处先用1%利多卡因2ml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用6.5号针头于该点处以垂直方向进针,当感觉到有落空感后,调整进针方向,以向头部方向与尾骨皮肤成15°角进针1. 5~2.0cm,当推注空气无阻力,亦未发现皮下气肿,回抽无血液及其他液体后,将配好的药物在2~3分钟内注入,注药后平卧休息30分钟,每周1 次,3周为1个疗程。

骶管注射大量药液产生的加压原理通过控制药液灌注速度、方向而冲开神经根局部粘连;推入的局麻药物起到神经阻滞作用,阻断病变部位不正常反射弧在大脑皮质的传导,阻滞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解除神经支配区域肌肉的痉挛、疼痛,阻断局部恶性循环,恢复损伤组织功能;药液稀释淡化了椎间盘突出物及炎性渗出物的浓度,减少突出物内各种酶的化学侵蚀及炎性渗出物的致痛因素,缓解疼痛,从而阻断了恶性循环;皮质激素类药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渗出和浸润,从而达到消除水肿,抑制炎症而止痛的作用; 同时也抑制周围神经对酸性物质的反应,从而解除了疼痛。

骶管注射疗法有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安全有效的特点,但对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有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指征明显者、马尾神经受压,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尽量避免选择和慎重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蜡疗治疗

大家在最近的留言中,都肯定了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一同复习一下各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可谓是各有千秋,关键是选择要恰当,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蜡疗是利用石蜡高热量、维持热量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加热石蜡,使石蜡溶解塑型后制成蜡饼,作用于局部病变部位,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热透皮下,促进局部汗腺分泌增加,使局部大量出汗,促使血肿及渗出物吸收,加速局部神经根水肿消退,解除神经根挤压,以达到散寒除痹、活血化瘀、缓解腰腿痛的效果。

蜡疗选用恒温电蜡疗仪,将医用石蜡制成长25cm,宽20cm,厚度为1cm的蜡饼,用无菌中单包裹后直接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30min。目前市场也有制作好的蜡疗仪,通电加热后即可使用,也很方便。

蜡疗因采取医用石蜡,易于塑型,使用方便,但蜡疗治疗方法相对单一,存在局限性,可配合中药熏蒸两者联合应用,相辅相成,治疗覆盖范围广,对风、寒、湿、瘀、虚均有治疗之功,同时既减少了炎性渗出,加强了局部水肿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又增强了疗效,缩短了病程。与红外线照射疗法、手法按摩等配合应用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0)

相关推荐

  •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如果病人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主要是引发腰部疼痛以及椎管内脊髓神经根受压以后,引起臀部和腿部放射性疼痛的症状。所以在出现椎间盘突出以后,平时一定要避…

    11-22
    14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治疗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甚至达到还纳椎间盘的目的,目前已有这方面报道,这也是被公众认可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推拿手法分急性期和缓解期治疗。 急性期:揉…

    11-26
    14
  •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有哪些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有很多,常用的有布洛芬,盐酸乙哌立松以及消肿止痛类中药。而且在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座位需要保持上身挺直,而且提重物的时候,尽量双手提,离身体近一点更省力。…

    11-10
    19
  •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针灸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针灸吗:   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尤其是早期压迫症状不是很明显的。针灸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和水肿,松紧粘连,缓解…

    11-13
    13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如果手术后要注意不能过于劳累,同时也不可以长时间站着或是坐着,同时也不可以穿高跟鞋,吸烟喝酒也是需要在手术后需要注意的,手术后一个月,还要注意及时的下地活动,同时…

    10-24
    13
  • 腰酸是怎么回事

    腰酸是怎么回事:   腰酸是指腰部酸痛不适,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或者腰部退行性…

    10-31
    8
  •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检查

    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以通过症状和X片检查做出初步的判断;通过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能做出明确的判断;脊髓造影、肌电图也是诊断这种疾病的检查方法,但不是首选检查方法。 久坐久…

    12-02
    11
  •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工作,首先要锻炼自己的身体,避免腰部受到外力伤害,在劳动或是坐着的时候,保持正确的姿势,劳动保护要做好,不要长时间做一样工作,以避免造成压力。女性在哺乳期间,要做…

    12-02
    11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优缺点

    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的比较常见的办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有优缺点的。优点主要是治疗的切口小,回复的比较快,而且手术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出院快。不过微创手术可能会出现治疗不彻底的情况,…

    10-30
    33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吃什么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食物选择上就要注意了,可以挑选一些利于肌体健康的食物,进而保持肌体营养均衡,尤其是含钙、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食物,此营养物质是腰椎间盘突出…

    11-10
    13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腿麻是什么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会有腰痛、腿痛、腿麻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患者的神经根,受到椎间盘突出的压迫引起的。如果不积极治疗,后期可导致患者行走困难,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生活中久…

    12-20
    16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通常,椎间盘突出患者会抱怨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通过体检确定患者腰部有疼压痛,或者下肢具有放射疼痛,基本可以…

    10-19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