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很痛苦吗

胃镜检查是检查胃病最简单和最准确的方法,其实并没有多痛苦,不要排斥胃镜检查。进行胃镜检查,为了能更清楚的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须使被检查部位很干净,就是不能有食物和血块的残存。

现在胃镜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的病变,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只要听见胃镜就会让患者毛骨悚然非常的害怕,因为觉得做胃镜是一种很受罪的检查方法,那么,胃镜检查很痛苦吗?
  现在的医学很发达,胃镜也有好几种,传统电子胃镜它是通过将一根管子从口腔中插入胃部来观察胃部的各项情况,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这种侵入式检查,时间长而且痛苦,因为患者会恶心呕吐和腹部疼痛,从而增加了做胃镜检查的困难度。一部分患者做完检查后短期内会有咽喉部的疼痛或者不适,声音嘶哑等,且大多数会对胃部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对消化道造成一定损伤。插入胃部的管子是经过消毒后反复使用的,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感染风险。
  目前的胃镜检查有好几种,传统的有电子胃镜、无痛胃镜、胶囊胃镜这三种。胃镜检查是最有效果的,但是它也是有些难以忍受的,因此很多人也害怕它会很痛苦,会给消化道带来损伤。无痛胃镜是在传统电子胃镜的基础上加上麻醉效果,会让患者有减轻痛苦的效果,但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胶囊胃镜是一种新型的胃部检查方式,是现在医学上新推出的,相对的对患者能减少点痛苦,胶囊胃镜在进行检查时,受检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医生通过姿态控制器在体外来控制胶囊在胃腔里面的运动,整个过程无需麻醉,胶囊为一次性使用,能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
  镜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般来说,胃镜检查能够很好的检查出胃部的各项情况,需要做胃镜的患者在检查前后也要做好各项准备和护理措施,同时要注意放松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程序。

胃镜检查很痛苦吗相关阅读

胃丢失蛋白诊断方法有哪些

胃丢失蛋白,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表现,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给患者朋友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一旦出现此症状是需要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那么,胃丢失蛋白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因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而各不相同。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gamma球蛋白(IgG、IgM、IgA,但常常无IgE)、人纤维蛋白原、转铁蛋白、脂蛋白、血清铜蓝蛋白的减少。
  3、下肢水肿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出增加。虽然全身性水肿非常少见,但是上肢或颜面水肿和(或)单侧水肿在淋巴管扩张可见。如果仅仅是血清蛋白质而白蛋白的减少不明显,则几乎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4、消化不良脂肪和(或)糖类吸收不良,可引起腹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
  5、免疫功能降低淋巴管阻塞、淋巴细胞减少症可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临床上凡是不明原因的低蛋白血症,如能排除肝、肾疾病所致的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即应疑及本病;如伴有胃肠道疾病的表现,更应考虑本病。本病的诊断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有低蛋白血症存在临床表现为水肿、低血浆蛋白。
  2、有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证据,粪51Cr白蛋白测定及alpha,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测定,对诊断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具有较大意义,但其检测方法复杂,临床上难以普及。暂无简便的临床试验方法可确定胃肠道蛋白丢失。
  3、病因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检查或特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胃丢失蛋白的诊断检查项目

胃丢失蛋白这种现象,多是由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引起的,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大多数原发病等确诊,下面介绍胃丢失蛋白的诊断检查项目:

1、X线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以下X线征:胃肠黏膜皱襞巨大肥厚(见于肥厚性分泌性胃病);吸收不良的X线征(肠腔扩张、雪花样或羽毛样钡剂沉着,钡剂呈分节状分布,见于各种伴有吸收不良的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疾病)。
  小肠黏膜皱襞普遍增厚(淋巴瘤、克罗恩病、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或继发性肠淋巴管阻塞);小肠黏膜呈结节样改变后指压征(淋巴瘤、克罗恩病)。腹部CT扫描有助于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2、空肠黏膜活检:多块空肠黏膜活检对淋巴瘤、乳糜泻、嗜酸性胃肠炎、胶原性胃肠炎、肠淋巴管扩张症、Whipple病等诊断有意义。
  3、淋巴管造影:经足淋巴管造影对鉴别先天性或继发性肠淋巴管扩张有很大帮助。前者可见周围淋巴管发育不良和胸导管病变,造影剂滞留于腹膜后淋巴结,但肠系膜淋巴系统不充盈,后者造影剂可反流至扩张的肠系膜淋巴管,并溢出至肠腔或腹膜腔。
  4、腹水检查:有腹水者可作诊断性穿刺,查腹水细胞、蛋白质、乳糜微粒、酶、恶性细胞等。

胃丢失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胃丢失蛋白也就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而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大多数原发病可确诊,下面介绍胃丢失蛋白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1、51Cr-氯化琥珀胆碱过去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诊断,依赖于测定血管内注射的放射性大分子的粪便丢失来确定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诊断。虽然这项检查较精确,但这些实验有放射性活性的暴露并且繁琐、昂贵和不方便,因此,不适用于儿童的常规临床检查。
  2、α1-抗胰蛋白酶检查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人类丝氨酸激酶的主要抑制剂,这种蛋白质分子量与白蛋白分子量相似,并且具有总血清蛋白质的5%,由于它的抗蛋白水解酶的活性,α1-抗胰蛋白酶很少被肠道激酶消化,因此,主要以原形从粪便中排出。它的排出,不像其他蛋白质或粪氮,因此可以作为丢失在胃肠道的白蛋白的间接测定。研究者已用随机干燥的粪便中的α1-抗胰蛋白酶的浓度测定丢失于胃肠道的蛋白量。
  更近一些,研究者在血浆中定量测定α1-抗胰蛋白酶并定时收集粪便测定这种蛋白。计算出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表达为ml/d。文献表明,α1-抗胰蛋白酶随机粪便浓度与其清除率测定之间无相关性。认为血浆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是检测胃肠道蛋白质丢失的最好方法(成人或儿童),但该方法仅适用于检测幽门到结肠的蛋白丢失情况,因为当胃液中pH24ml/d;有腹泻的患者,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56ml/d,表明胃肠道蛋白质丢失异常。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和血清白蛋白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当血清白蛋白80ml/d,诊断明确。
  大便隐血阳性可使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异常,因为肠道出血可明显增加肠道的清除率,因此,容易引起误诊。α1-抗胰蛋白酶在诊断肠道蛋白质丢失的敏感性为58%,特异性80%。

活动脚趾,健胃生津

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往往运动时间减少,应酬时间增多,这让很多人肠胃都出现了问题,如不注意改善,长期下去,容易导致严重的身体疾病。其实,改善肠胃功能并不难,只要坚持在空闲时间活动一下脚趾就可以了。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介绍了胃经的循行线路,其中一个分支经过脚趾的第二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冲阳穴也位于脚背上,因此,经常活动脚趾,能够促进胃经的气血流通,有健胃生津的效果。对于工作繁忙、常常疲惫不堪的人来说,用活动脚趾的方法养护肠胃既简便、又省时。只要长期坚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1.将双脚放平,脚心紧贴地面,脚趾抓地即可。做此动作时,可穿鞋也可赤脚。2.采用坐姿或站姿,有意地将脚趾下压,稍稍用力,或者将重心稍稍前移到脚趾,然后放松,反复进行。3.在坐着或躺着时,脱下鞋袜,随意活动一下脚趾,或者用手去扳一扳、按揉一下脚趾,有痛感、条索状肌肉的地方以及感到不适的地方,可适当增加按揉时间。

治胃病为何用“抗焦虑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肠道功能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组胃肠道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心身因素是其中很大一部分。

在精神紧张或焦虑状态下,胃肠道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可以出现器质性病变。焦虑可引起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和腹泻等。

近年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胃肠道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可以加重消化道疾病的症状,也可影响胃肠道生理功能。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在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同时,调节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胃肠黏膜损伤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慢性胃病的前兆。得了胃病单纯服用一些胃药来缓解症状,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与黛力新(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等一些抗焦虑药一起服用,就会大大减轻胃肠道症状,也利于疾病恢复,并缩短病程。

一些都市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同时还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因此胃肠道功能紊乱很常见。这时,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找消化科医生先进行相应的检查,区分出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

然后再作一个心理评估,诊断明确后,医生会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制订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同,用药种类、剂量、时间都不一样。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胃药与抗焦虑药一同服用才更合理,也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最后提醒患者,抗焦虑药一般需要使用两周才能起效,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不可因疗效不明显而自行停药。即使抗焦虑药起效后,病情有所好转,也不能停药,应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维持治疗。一般坚持用药一个月以上,疗效更佳。

(0)

相关推荐

  • 胃病怎么检查

    胃病怎么检查:   如果是说到胃病的检查的方式和方法,一定和大家推荐一个消化科非常常用的,也非常有效的捍卫胃肠健康的一个有利武器,那就是胃镜和肠镜。   如果是对于胃的病变来说,胃…

    11-12
    12
  • 有胃病又口臭怎么办

    有胃病又口臭,首先需要借助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其次,务必要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注意一下休息必须有规律,饮食必须健康,远离刺激性食物;最后,还需要注意一下,必须保持一…

    10-27
    9
  • 胃食管反流的检查什么项目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的检查什么项目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上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辅助检查,主要包括GERDQ评分,内镜辅助…

    12-21
    13
  • 胃病怎么治

    胃病怎么治:   胃病还是包括了非常多的疾病的一个代名词,我们所说的胃病其实还是一个笼统性的疾病,在医学当中,胃病其实涵盖了很多种的疾病,比如胃炎,胃炎有很多种,比如萎缩性的、自身…

    10-04
    13
  • 胃病吃哪些药

    胃病吃哪些药:   你得看什么胃病。有的胃病,吃药也没用,得做手术,比如胃癌,而有的胃病不需要吃药。比如说普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幽门螺杆菌,也没有任何症状,都不需要吃药。我们需…

    11-21
    15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症状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及以上的器官引起的一些症状。胃食管反流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以及巴雷特食…

    11-16
    21
  • 胃病有几种

    胃病有几种:   胃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如果胃不舒服或者做了胃镜,仅仅报浅表性胃炎,就无需特别担心。一般的胃病分为两大类,具体的如下:   第一,就是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也就…

    11-27
    12
  • 胃食管反流病为什么烧心

    胃食管反流病为什么烧心: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从定义来看,是胃及十二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及以上引起的食管黏膜的损害。当发生反流时,胃内的食糜、胃蛋…

    12-20
    12
  • 做完胃镜多久可以进食

    进行胃镜检查需要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后也不能马上进食,肠胃组织需要有效的休养,要在2个小时后才可以适当吃一些流食。可以选择粥、汤水,而且检查后的2到3天都要清淡饮食,在检查前要…

    11-08
    14
  • 胃病都有哪些症状

    胃病患者大多数的情况下,症状是没有特异性的,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特别是患者自身,需要重视这类的问题,首先,在轻度的时候,患者自身是出现胃胀感强烈的情况,进而造成自身的饮食出现问…

    10-19
    16
  • 胃病要吃什么药

    胃病要吃什么药: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为什么?   因为胃病就涵盖了许多种疾病,比如说胃炎、胃部的一些溃疡,比如说老百姓十分担心的胃癌,所以胃病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不同的…

    11-11
    12
  • 胃镜检查前后要注意什么

    胃镜检查前后要注意不可以马上喝水吃东西,还需要观察排便情况,对于一些刺激性以及质地比较硬的食物要禁止,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喉不适感,这个时候可以口服一些含片来缓解,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养胃…

    12-07
    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