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积液吃什么药好:
膝关节积液是指膝关节内的滑液量过多、潴留导致的关节内肿胀现象。正常人体膝关节内存在少量的关节液,有润滑关节、缓冲压力的功能。引起膝关节积液的常见原因有感染、外伤、炎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劳损及退变等。
明确诊断后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具体如下:
1、膝关节结核予以正规足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存在细菌感染的予以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外伤所致的根据伤情予以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适当予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药物治疗;
3、炎症痛风引起的,予以消炎镇痛、抗痛风药物治疗;
4、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引起的予以抗风湿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5、劳损及退变引起的,予以消炎镇痛药物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积液,疼痛症状明显时均可使用消炎镇痛药,如西乐葆、艾瑞昔布等;也可以适当予以消肿药物治疗,如地奥司明片等。
膝关节积液吃什么药好相关阅读
膝盖积水的症状有哪些
关节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里相当多见,提及膝盖积水这种情况,估计大家也都听说过,引起膝盖积水的因素也是相当多的,轻微者一般对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也要注重休养和治疗,而严重者更需要积极医治才行,下文带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程度的膝盖积水症状。
一、轻度症状
无论是什么病在轻度时,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膝盖积水比较轻时,患者一般只会感觉膝盖疼痛,可能伴有关节肿胀,亦或是没有。长时间行走关节有发烧以及发僵的感觉,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加剧。平时上下楼的时候或者用力时关节会更加疼痛。
二、中度症状
膝盖积水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种表现,而不能说是一种疾病,积水程度如果发展到中度就会出现关节肿胀,此时并没有太大的疼痛感,在下蹲时可能会有一些疼痛。有个别的患者会伴有肌肉萎缩,在过度运动之后会出现肿胀的现象。一般来说患者早晨较轻,晚间会加重,建议患不要长时间地行走。
三、重度症状
如果在轻度和中度阶段,膝盖积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治 疗,病情继续发展,到了重度阶段,就会有关节肿胀,此时的疼痛比较显着,并伴有积液、骨刺、游离骨。
四、小儿膝盖积水症状
小儿活泼好动,往往也成为膝盖积水的多发人群。一般来说,患病部位多为髋关节,患儿坐卧、运动、走路会有疼痛感;会出现踮脚,就是一瘸一拐的现象,发病时间在感冒过后一段时期较多。
父母一旦发现小儿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进行合理治疗。还有一部分特殊人群,滑膜炎症状泛起在腕关节髋关节、胯骨、脚腕、膝盖;症状与其他关节有所不同,但病理基本相同。
跑步会伤害膝盖吗
很多人都会经常跑步,跑步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健身运动,它的运动量适中,健身效果好,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有不少人担心跑步会伤害到膝盖,所以想知道这是真的吗?那么,跑步会伤到膝盖吗?
跑步会伤到膝盖吗?
正确跑步一般不会伤膝盖,而且对膝关节有一定好处。但是不科学的跑步,像跑步姿势不对、跑步强度过大、用力过度等对膝盖伤害还是比较大的。
多运动是有助于提高软骨密度和弹性的,适当的正确跑步是能使得膝关节更润滑,能增加关节运作的流畅度的,从而帮助降低骨关节炎的风险和防止软骨提早老化;跑步还有利于锻炼腿部和膝盖周围的肌群,延缓膝盖退化速度,有利于膝关节健康的。
哪些因素会导致跑步伤膝盖?
没有进行热身:跑步之前,没有进行热身运动,身体的关节、肌肉等都没有活动开就去运动,会容易导致膝关节韧带拉伤;而且没有充分的热身,会导致膝关节不能分泌足够的润滑成分,在跑步时膝盖磨损严重。
跑步姿势不正确:每个人跑步的姿势都是不同的,在跑步过程像步伐跨度过大、脚外八跑等姿势比较容易增加对膝盖软骨的磨损,使膝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下来对膝盖伤害是很大的。
跑鞋不合适:一些人在跑步时还是穿的拖鞋、皮鞋甚至是高跟鞋,会给膝盖造成很大的冲击,增加对膝关节的压力,导致膝关节受到损伤。
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强度过大,超出自身能承受的范围,会使得身体的关节、肌肉、韧带等超负荷运转,膝盖也会更容易受到伤害。
场地不合适:跑步时在选择硬水泥地,或是凹凸不平的山地进行,弹性差,对膝盖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是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出现跑步后膝盖疼等现象的。
跑步时怎么做避免伤膝盖?
1、跑步前做好充足的热身,将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部位都活动开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伤害。一般热身时间在5-10分钟左右,扭扭膝关节、压腿、高抬腿等动作都是可以做的。
2、跑步时要选择合脚的跑鞋,不要穿不适合的鞋子去跑步;跑步最好是能在塑胶操场或是土质等弹性较好一些的场地上进行为好,能缓解一些对膝盖的压力。
3、跑步时可以佩戴护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膝盖磨损,特别是本身膝盖有伤或是有磨损的人。
4、跑步的正确姿势要掌握好,错误的姿势来跑步不仅没有锻炼效果,还会导致膝盖等部位受伤。
5、跑步要控制好运动量,最好不要超过自身能承受的范围,一周跑3-4次即可,每次时间在1小时以内为好。
正确锻炼膝关节可延缓关节老化
膝关节也需要锻炼才能像肌肉锻炼变得有劲那样变得更强壮。长时间久坐久站,血液循环变差,膝关节得不到很好的营养,功能会越来越差,而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逐渐老化而病变频现,出现关节疼痛、关节不稳“打软腿”、上下楼梯疼痛加重、蹲起困难等不适。疼痛和活动受限又阻碍了活动,导致下肢运动减少,最终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疼痛肿胀加重,逐步陷入恶性循环。
而通过合理地锻炼可有效延缓关节老化。选择一些适合的锻炼方式来养护膝关节,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钩脚压膝:躺或坐位,伸直下肢,用力向上钩紧脚趾,将膝关节缓缓压向膝后方,坚持不动15~20秒后慢慢恢复原位;抬腿健膝: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处,将一条腿缓缓抬平,脚尖放松,坚持不动15~20秒后慢慢恢复原位;提膝划圆:大腿放松,膝关节向上用力将脚跟轻轻抬起,踝关节放松,前脚掌轻柔缓慢地划圆;上述动作两腿交替练习,每次1~2分钟。但应避免深蹲、跳跃、长跑、登山等可能损伤关节的“大动作”。
退变性膝关节炎慎选关节镜
前几天,以《退变性膝关节炎患者需慎重选择关节镜治疗》为题,简单说了一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慎重选择膝关节镜治疗技术,这方面也是有文献支持的。有的读者来信问道:什么是膝关节镜技术,还想再了解更多的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什么是关节镜和膝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它由镜头、光源、监视器、镜下手术器械、刨削系统等组成,射频汽化和激光等新技术近年来也在关节镜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做关节镜手术时,只需要用水将关节扩张开,医生在相应的关节周围切两到三个4-6mm长的切口,将关节镜从一个切口放入关节内,关节镜通过导线与监视器相连,这样,关节内的情况就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还可以动态地观察病变对关节的影响,医生可以对关节内的病情做出明确诊断,同时,从另外的切口放入手术器械,就可以对关节内的病变进行处理了,比如切除肿胀的滑膜,去除影响关节活动的骨赘,缝合撕裂的半月板,重建关节内韧带,移植软骨等。
关节镜的适用范围很广,髋、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甚至指关节都可以做关节镜手术。它既可以用来诊断,也可以用来治疗;它既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病,也可以治疗骨折等急性创伤;它还可以用于关节外的手术,比如取内固定等。目前应用关节镜治疗最多的是膝关节和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游离体、半月板损伤、肩周炎等是最常见的适应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体育运动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运动创伤越来越多,关节镜治疗技术在这方面呈现出巨大的优势。
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膝关节镜下可以完成以下膝关节手术:
(1)膝关节半月板成形、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
(2)膝关节僵硬关节肉松解术;
(3)膝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
(4)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清理术(包括滑膜清理术);
(5)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6)膝关节滑膜嵌入症,凭临床体检或各种辅助检查,包括CT或核磁共振都很难确诊,但关节镜可以明确诊断,并在镜下进行切除手术。
由此可见,在诸多的膝关节疾病中,膝关节镜技术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关节镜手术的治疗优势
(1)集诊断与治疗于一身,诊断准确,其准确率达98%,诊断的同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安全、经济、实用。
(2)手术创伤小,仅6毫米;住院时间短,5-6天可出院。
(3)恢复快,在术后1-2周即完全恢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如何早期发现膝关节退变疼痛
膝关节退变是骨性关节炎的开始,随着气温的逐渐变冷,一些原本好好的关节,由于不注意保暖或者没有很好的热身就参加大运动量的活动,致使部分人群又出现了膝关节的疼痛,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早期的膝关节退变呢?
早期:上下楼梯膝盖出现疼痛,一般是首先出现在下楼梯时出现疼痛,走平路不痛,通常出现在刚开始疼痛的1-2年内,有的会有长时间登山运动史,有的有受凉病史。随后逐渐发展为上楼梯时出现疼痛,当然有的由于表现的不是很明显,可以没有出现过下楼时的疼痛就直接出现上楼时的疼痛。这种情况多数经过休息、保暖和局部的理疗、外用膏药等逐渐改善。有的甚至不经过任何处理,也会慢慢好转。
中期:走平路也会疼痛,腿部形态发生变化,以膝关节周围变化比较明显。比如,膝关节的肿胀、肿大,或者在两脚并拢站立时,两膝间相隔距离加大,甚至能超过一拳的宽度。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治疗,注重日常的保护了,否则就会进入一个加速退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经过积极认真的综合治疗,一般来讲改善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距离是容易做到的。
晚期:膝关节严重磨损。疼痛加重,不仅表现在行走时,就是晚上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屈伸活动膝关节费力,上下楼梯困难,这种情况经过一般的治疗往往难以凑效,对X线片显示膝关节磨损严重、疼痛难以控制且合并膝关节活动障碍者,可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所以说,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年龄长幼,注意保暖和膝关节股四头肌锻炼对保护膝关节退变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