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

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原因有很多。骨折发生后,会出现皮肤损伤,出现血液循环受限从而导致肿胀的出现。而且这时候一定要分辨是不是得了血栓。因为血栓会出现肿胀的特征。有些人骨折后不注意休息,也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问题。

骨折特别是下肢的骨折是很常见的问题,这时候小腿以及脚踝部位容易出现肿胀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跟静脉血液循环、血栓、活动时间过长都有关系,平时要注意避免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吧。
  1、静脉的血液循环受限导致的小腿脚踝肿胀。腿部骨折或者脚部骨折以后,很容易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现象。这是因为骨折以后,多伴有局部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出现静脉的血液循环受限。这就导致了小腿以及脚踝的肿胀。小腿骨折以后,脚踝肿胀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在骨折的早期我们一般建议将患肢抬高,将小腿后方用枕头垫高,来促进静脉的回流,促进肿胀的缓解。
  2、骨折以后出现小腿脚踝肿胀要警惕血栓的危险。下肢骨折以后,绝大部分病人是不能下床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卧床会带来并发症形成血栓。下肢骨折以后,血管本身功能改变导致血液的流通不畅通,没有受伤之前血流那么通畅,就会发现肿胀的问题。小腿骨折以后脚踝肿胀明显,通过卧床患肢抬高,肿胀仍然不能缓解,我们需要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一般需要通过下肢的血管彩超检查来进行鉴别。当发生腿上的肿胀以后,一定要重视,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腿上的肿胀,及时检查治疗。
  3、骨折及时治疗了,但是活动不好,不注意休息还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情况。骨折以后,特别是下肢骨折的时候,一定更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活动不好,或者站立位时间长容易造成小腿和脚踝肿胀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要锻炼好,每天晚上热水泡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的情况。

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相关阅读

胸椎骨折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胸椎骨折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胸椎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生在胸10到12,或者腰1这一段之间容易发生骨折。
  由于轻微的外伤或者高处坠落,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摔一下可以造成这一段胸椎的骨折,最常见的来讲就是胸12腰1的压缩性的骨折。
  轻微单纯的压缩性骨折,如果没有神经,或者脊髓受损,没有其他附带的损伤, 就需要注意不要再让它发生错位和移位,回家睡硬板床,卧床休息或者住院治疗,卧床的时候注意肺部和泌尿系的感染。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和泌尿系的感染,饮食上要注意调理,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容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还要注意二便的情况,卧床休息时要制动,否则的话,单纯的压缩性骨折也可以造成复杂的骨折,出现一些不应有的临床症状。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胸椎压缩骨折恢复之后,即骨折愈合之后,要看患者椎体的高度是否丢失,丢失了多少,如果高度丢失不多,如果是高度丢失在1/4,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和症状。
  如果高度丢失超过1/4,1/3以内,有可能会遗留一些背痛、后背的酸痛、压迫痛问题,如果丢失再多,可能会造成体态的问题,比方有驼背的问题,含胸的问题,如果再压缩比较多,丢失高度很多,可能会造成在胸椎,可以导致心肺功能受到抑制,有呼吸不畅,有心脏的压迫的感觉,有心悸、胸闷的感觉。

上肢骨折多长时间能好

上肢骨折多久能好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骨折愈合过程问题,一般骨折愈合首先是血肿期,血肿机化期,骨折端形成血肿,然后骨折端有几毫米的骨质变为显微组织,然后这个时机局部可能骨折断,断端有水肿,有压痛,然后从平片来看可能没有明显的骨痂形成,只有少量的内膜骨痂,这个时间一般来说是2到3周的时间。第二就是纤维骨痂形成,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来说在这个时期就是断端的骨内外膜形成骨痂,然后生长板会合,同时把骨折端的骨密度,还有显微组织包裹形成内外骨痂。在这个时期一般需要6到8周的时间,这个时期骨折端的血肿和压痛还有异常活动基本就消失了,就属于临床愈合时间,在这个时间从平片都可以看见,骨折端的骨折线就比较模糊,骨痂形成比较明显。再有就是骨痂改造塑形期。一般来说,通过不断地应力作用,骨痂不断的塑形强化,形成一个永久性骨痂,骨髓腔就再通,这个事情一般需要1到2年的时间,所以一般来说,认为上肢骨折如果愈合,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因为它不像下肢骨折那样需要一个坚强的愈合,需要负重,所以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地开始活动和负重。但是还是需要通过X线片,要看是不是骨折线,骨折线的变化。比如骨折线比较模糊,然后骨痂形成比较明显,然后有连续的骨痂通过。通过医生的检查,一般要求上肢平举一千克的重物,能挺一个小时,这就可以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就可以逐渐开始功能锻炼。

小腿骨折需不需要手术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一般小腿骨折的作用分为三种,一种是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就超过人体耐受能力,导致骨折;再有一种是低能量骨折,低能量骨折可能骨折损伤比较小,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移位。高能量骨折导致粉碎性骨折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一个低能量骨折,骨折没有明显移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石膏固定。如果是高能量骨折,比如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移位比较明显粉碎,或者软组织损伤比较重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考虑,比如外固定架的固定,还有比如做一些内固定的手术。

膝关节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膝关节手术复位固定后,前两周要进行正确、恰当、及时的伤口护理,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以及大腿股四头肌肌力的等长收缩训练。医生可根据患者术中手术治疗的情况,固定的牢固程度,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负重及部分负重行走练习。

(0)

相关推荐

  • 骨折的症状

    骨折的症状:   骨折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畸形、骨擦音和骨擦感、反常活动三大表现。骨折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局部疼痛、畸形以及活动障碍等三大症状。具体症状与骨折的类型以及骨折损伤的程度有直…

    12-09
    12
  • 骨折后伤口溃烂不愈合怎么办

    骨折后伤口溃烂不愈合怎么办:   骨折后伤口溃烂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开放性损伤术后伤口感染、患者长期卧床营养状况不良、排异反应、骨髓炎等。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骨折后伤口溃烂不愈…

    11-23
    33
  • 骨折后必须马上手术治疗吗

    骨折之后需要进行马上手术治疗,这是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来决定的,一般对于病情不是很严重的,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对于与病情比较严重的,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来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需…

    10-18
    12
  • 上肢骨折的局部表现

    不同部位的骨折症状也会有所不同,锁骨骨折疼痛感会比较强,而且还有压痛感。肱骨颈骨折出疼痛感外,可能会影响静脉和腋下神经。肱骨踝上骨折可能会影响神经部位,前臂双骨骨折会出现肿胀感,而…

    10-16
    18
  • 骨折后脚麻木如何治疗

    骨折后脚麻木如何治疗:   骨折后脚部麻木多由骨折早期软组织充血水肿导致,可通过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待肿胀消除后麻木可逐渐缓解。   麻木可由骨折后神经损伤引起,若是神经挫伤,一般休…

    10-26
    25
  • 骨折有什么危害

    骨折的危害是很大的,在发生骨折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时候,那么伤者可能就会出现急性骨萎缩,还会引起深静脉血栓,导致关节出现僵硬,还有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所以发生骨折的时候,要及早的去往医…

    10-18
    10
  • 骨折患者在术后应预防哪些并发症

    骨折患者在术后应预防哪些并发症:   骨折术后后遗症是指骨折经过正规治疗和一般愈合时间以后,仍残留有功能障碍、疼痛或者畸形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称之为后遗症。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常见的…

    12-07
    12
  • 骨折吃什么好得快

    对于存在着骨折状况的人来说,如果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早日康复的话,那么在饮食方面就应该多加注意。这不光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喝牛奶以及多吃豆制品,同时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鱼肝油来促进身…

    12-10
    24
  • 胳膊骨折怎么治疗

    胳膊发生骨折之后,情况不严重的话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常见的就是骨折复位,骨折固定,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药物和物理治疗。如果说骨折严重,难以通过保守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及时进…

    11-18
    14
  • 骨折为什么要做手术治疗

    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外伤,很多时候都需要做手术来治疗。手术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复位,而且也能够修复损伤的神经和血管,同时还可以减少肌肉萎缩和并发症的发生,这就是骨折需要做手术治疗的…

    12-08
    11
  • 骨折的康复方法有哪些

    骨折在生活中很常见,在平时稍不注意就会受伤造成骨折。当出现骨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采取治疗,避免受伤部位严重影响健康。当出现骨折时除了需要治疗外,在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在生活中有…

    10-18
    11
  • 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骨折的后遗症是指骨折经过正规治疗和一般愈合时间以后,仍残留有功能障碍、疼痛或者畸形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称之为后遗症。常见的骨折后遗症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

    12-04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