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

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原因有很多。骨折发生后,会出现皮肤损伤,出现血液循环受限从而导致肿胀的出现。而且这时候一定要分辨是不是得了血栓。因为血栓会出现肿胀的特征。有些人骨折后不注意休息,也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问题。

骨折特别是下肢的骨折是很常见的问题,这时候小腿以及脚踝部位容易出现肿胀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跟静脉血液循环、血栓、活动时间过长都有关系,平时要注意避免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吧。
  1、静脉的血液循环受限导致的小腿脚踝肿胀。腿部骨折或者脚部骨折以后,很容易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现象。这是因为骨折以后,多伴有局部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出现静脉的血液循环受限。这就导致了小腿以及脚踝的肿胀。小腿骨折以后,脚踝肿胀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在骨折的早期我们一般建议将患肢抬高,将小腿后方用枕头垫高,来促进静脉的回流,促进肿胀的缓解。
  2、骨折以后出现小腿脚踝肿胀要警惕血栓的危险。下肢骨折以后,绝大部分病人是不能下床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卧床会带来并发症形成血栓。下肢骨折以后,血管本身功能改变导致血液的流通不畅通,没有受伤之前血流那么通畅,就会发现肿胀的问题。小腿骨折以后脚踝肿胀明显,通过卧床患肢抬高,肿胀仍然不能缓解,我们需要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一般需要通过下肢的血管彩超检查来进行鉴别。当发生腿上的肿胀以后,一定要重视,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腿上的肿胀,及时检查治疗。
  3、骨折及时治疗了,但是活动不好,不注意休息还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的情况。骨折以后,特别是下肢骨折的时候,一定更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活动不好,或者站立位时间长容易造成小腿和脚踝肿胀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要锻炼好,每天晚上热水泡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的情况。

为什么骨折以后会出现小腿脚踝肿胀相关阅读

胸椎骨折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胸椎骨折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胸椎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生在胸10到12,或者腰1这一段之间容易发生骨折。
  由于轻微的外伤或者高处坠落,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摔一下可以造成这一段胸椎的骨折,最常见的来讲就是胸12腰1的压缩性的骨折。
  轻微单纯的压缩性骨折,如果没有神经,或者脊髓受损,没有其他附带的损伤, 就需要注意不要再让它发生错位和移位,回家睡硬板床,卧床休息或者住院治疗,卧床的时候注意肺部和泌尿系的感染。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和泌尿系的感染,饮食上要注意调理,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容易消化的食物。
  另外,还要注意二便的情况,卧床休息时要制动,否则的话,单纯的压缩性骨折也可以造成复杂的骨折,出现一些不应有的临床症状。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胸椎压缩性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胸椎压缩骨折恢复之后,即骨折愈合之后,要看患者椎体的高度是否丢失,丢失了多少,如果高度丢失不多,如果是高度丢失在1/4,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和症状。
  如果高度丢失超过1/4,1/3以内,有可能会遗留一些背痛、后背的酸痛、压迫痛问题,如果丢失再多,可能会造成体态的问题,比方有驼背的问题,含胸的问题,如果再压缩比较多,丢失高度很多,可能会造成在胸椎,可以导致心肺功能受到抑制,有呼吸不畅,有心脏的压迫的感觉,有心悸、胸闷的感觉。

上肢骨折多长时间能好

上肢骨折多久能好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骨折愈合过程问题,一般骨折愈合首先是血肿期,血肿机化期,骨折端形成血肿,然后骨折端有几毫米的骨质变为显微组织,然后这个时机局部可能骨折断,断端有水肿,有压痛,然后从平片来看可能没有明显的骨痂形成,只有少量的内膜骨痂,这个时间一般来说是2到3周的时间。第二就是纤维骨痂形成,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来说在这个时期就是断端的骨内外膜形成骨痂,然后生长板会合,同时把骨折端的骨密度,还有显微组织包裹形成内外骨痂。在这个时期一般需要6到8周的时间,这个时期骨折端的血肿和压痛还有异常活动基本就消失了,就属于临床愈合时间,在这个时间从平片都可以看见,骨折端的骨折线就比较模糊,骨痂形成比较明显。再有就是骨痂改造塑形期。一般来说,通过不断地应力作用,骨痂不断的塑形强化,形成一个永久性骨痂,骨髓腔就再通,这个事情一般需要1到2年的时间,所以一般来说,认为上肢骨折如果愈合,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因为它不像下肢骨折那样需要一个坚强的愈合,需要负重,所以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地开始活动和负重。但是还是需要通过X线片,要看是不是骨折线,骨折线的变化。比如骨折线比较模糊,然后骨痂形成比较明显,然后有连续的骨痂通过。通过医生的检查,一般要求上肢平举一千克的重物,能挺一个小时,这就可以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就可以逐渐开始功能锻炼。

小腿骨折需不需要手术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一般小腿骨折的作用分为三种,一种是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就超过人体耐受能力,导致骨折;再有一种是低能量骨折,低能量骨折可能骨折损伤比较小,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移位。高能量骨折导致粉碎性骨折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一个低能量骨折,骨折没有明显移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石膏固定。如果是高能量骨折,比如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移位比较明显粉碎,或者软组织损伤比较重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考虑,比如外固定架的固定,还有比如做一些内固定的手术。

膝关节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膝关节手术复位固定后,前两周要进行正确、恰当、及时的伤口护理,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以及大腿股四头肌肌力的等长收缩训练。医生可根据患者术中手术治疗的情况,固定的牢固程度,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负重及部分负重行走练习。

(0)

相关推荐

  • 压缩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压缩性骨折是一个比较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而导致骨折的发生,主要常见于胸部和腰部的脊柱。同时大家应该要对该疾病的意思有一些了解,才能够比较好的处理这…

    12-20
    16
  • 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一个疾病就是骨折。   骨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如果在意外受伤之后怀疑自己出现了骨折,首先第一个原则就要制动,不管是脊柱的骨折,还…

    11-20
    12
  • 颅骨骨折的危害是什么

    颅骨骨折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远比骨折本身严重得多。颅盖骨的线性骨折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但是当骨折线跨过硬脑膜上的静脉窦时,应当警惕颅骨骨折造成的脑膜撕裂,导致静脉窦出血。颅底的…

    11-30
    13
  • 骨折后出现骨不连怎么治

    骨折后骨不连可通过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非手术方法是通过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手术治疗要根据骨不连的原因进行治疗,内固定物失效,通过更换内固定进行治疗,外固定架导致不愈合采…

    12-16
    10
  • 颈椎骨折多长时间能好

    颈椎骨折以后多长时间恢复,主要取决于颈椎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有神经脊髓的损伤。另外治疗的方式也决定了术后的恢复时间。一些比较严重的骨折,可以造成神经脊髓不可逆的损伤,这些损…

    12-06
    11
  • 老年人盆骨骨折是不是严重

    骨盆骨折对老年人有较大影响。骨盆骨折后危害有:一、骶前静脉丛撕裂,造成老年人失血性休克。二、腹膜后血肿,血肿压迫神经丛,导致腹部胀气、肠蠕动减慢、肠梗阻。三、周围脏器、骶一和骶二神…

    12-12
    41
  • 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折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骨折后应保持好心肺功能和相邻关节的活动范围。若是多发性的骨折,活动减少,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如果制动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做…

    12-10
    12
  • 上肢骨折的局部表现

    不同部位的骨折症状也会有所不同,锁骨骨折疼痛感会比较强,而且还有压痛感。肱骨颈骨折出疼痛感外,可能会影响静脉和腋下神经。肱骨踝上骨折可能会影响神经部位,前臂双骨骨折会出现肿胀感,而…

    10-16
    18
  • 腿肿是什么原因

    腿肿是什么原因:   腿肿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力衰竭。血液回流受阻,可以造成下肢和腰骶部的水肿,可行心脏彩超和左心功能测定检查明确诊断。   二、肝功能损害。由…

    10-28
    13
  • 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交通、工矿事故增多,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已有明显的增加。应用当代内固定材料后,多数学者报道股骨颈骨折不愈…

    01-01
    19
  • 什么是骨折畸形愈合

    大家对骨折畸形愈合不太了解,它是指由于外伤或手术后肢体弯曲或长度变化,伴有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上肢畸形导致功能明显下降。下肢畸形导致疼痛、跛行以及下肢各部位的变化,从而导致创伤性…

    11-15
    16
  • 骨折的后遗症

    人生随处都有可能会出现意外,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旦骨折之后,如果没有积极接受治疗也会伴有着明显的后遗症,比如说会出现神经损伤,内脏损伤,甚至还可能会造成休克感染等等,如果情况比较严…

    10-18
    1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