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中医的角度讲,胃癌是的主要症状就是上腹部饱胀、疼痛,疼痛的程度也会跟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这跟食欲不好有密切关系。病情越来越重,患者还会出现黑便、胃部积块等症状。胃癌的发病原因跟饮食、情绪、身体气血有密切关系,平时要注意预防。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中医文化越发的受欢迎。尤其是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或者是恶性肿瘤方面,重要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很多癌症患者都会选择找中医来调理身体,希望通过中医治疗可以恢复健康。但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不同于西医,那来了解下胃癌中医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的角度讲,胃癌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感,而且还伴有疼痛的症状。上腹部饱胀或疼痛感与患者的饮食没有太大关系,即便是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开始的时候患者的疼痛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感也会越来越重,且没有任何的规律。
胃癌患者会出现纳呆、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在此阶段会厌食油腻,食欲也会明显下降。随着进食量的减少,患者的体重会迅速下降。出现这样的症状时,患者身体中的气血也会亏损,从而出现面白浮肿的症状。
中医诊断病情还会询问患者的大便状况,当患者出现黑便时,就可能是胃癌的原因。黑便会时断时续或呈持续性,有一些患者胃部出血较多,还会伴有呕血的症状,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还会因此出亏气症状。
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入到晚期,那在上腹部还可能会出现积块。如果用手去触及的话,会发现积块边缘不整齐,且质地比较硬。当医生按压积块的时候,患者会有疼痛感。如果这个积块位于贲门部位,那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或呃逆的症状,如果位于幽门处,患者可能会出现反胃症状。
胃癌的发生并不是一时间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平时饮食不规律,那就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还有那些喜欢吃油腻食物或者腌制食物的人,罹患胃癌的几率会更高。
胃癌的发生跟情绪也有关系,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那也会导致气血不畅、肝气郁结、水湿失运等现象,从而增加胃癌的患病几率。
胃癌中医如何鉴别诊断相关阅读
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有没有关系
临床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到6倍,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能会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再到胃癌,尤其是那些有胃癌家族史的危险因素的人。
胃癌早期治愈率高不高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五年生存率达95%以上,治愈率是相当高的。可以在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所以病人的损伤小,而且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比较低,所以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但有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人应给予化疗,并定期随访。
如何引起的胃癌
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总的来说认为是很多的因素在漫长的过程中共同作用才引起了胃癌的发生。有一些研究认为有几个方面: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2.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3.一些地域和水土的影响,4.跟遗传的关系。
胃癌跟饮食习惯有没有关系
胃癌跟饮食习惯有关系,平时饮食习惯不良,比如,吃饭快速,喜欢吃高盐、热烫食物,喜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腌制,熏制,干海货,隔夜菜,喜食烧烤的红肉,常食用霉变食物,少食新鲜蔬菜及带着不良情绪吃饭的人就很容易得胃癌。
胃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胃癌并没有什么症状,患者往往会感觉胃部有不舒服的感觉,同时伴有乏力、消瘦等表现,部分病人会出现黑便的情况,这是由于内部肿瘤出血、溃疡,导致血液混杂大便就会发黑。中晚期胃癌容易转移到肝、肠道、腹膜等部位,并伴有大量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