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发季节。中医辨证婴幼儿腹泻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寒湿泻推拿治疗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湿热泻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脾虚泻主要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为主;伤食泻主要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主。
  如果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小便极少或无尿,眼眶凹陷,精神萎靡等症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并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相关阅读

曲池穴

曲池是人体腧穴之一,别名鬼臣、阳泽、鬼腿、肘尖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定位归经】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当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桡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 。此穴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风热表邪,主治外感热病、风热上扰的头痛、咽喉肿痛,风热犯肺的咳嗽、气喘。以下是曲池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便秘:配合曲池、中脘、足三里、内庭几个穴位进行治疗可解决便秘问题。
  (2)肠痈:曲池、阑尾穴、足三里、上巨虚。
  (3)呕吐,肝气犯胃:与曲池、肩髃、中脘、足三里穴配合治疗呕吐等症状。
  (4)头痛:曲池、丰隆、风池。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1.0~2.5寸,深刺可透少海穴,局部酸胀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治肘部疼痛时可用“合谷”刺或“齐刺”法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适用人群】
  常用来治疗中青年、老年的疾病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体质的人:
  风疹:以皮肤上出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风团并伴随瘙痒为主证,此病多因风邪入侵无法消散,郁积在肌肤和血液里导致发病;或因吃多了滋补燥热植物导致肠胃积留太多热气不能宣泄郁于肌肤而发病。曲池穴为大肠经,有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肝脏解毒的功效。因此,可适当用力按压本穴,强刺激本穴5分钟多可退痒。
  过敏性鼻炎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开通肺气”的作用,可以治疗鼻,咽喉部位的病症,过敏性鼻炎为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掐按曲池可疏通经络穴位,尽快使体内气血畅通,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注意事项】
  (1)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2)针刺曲池,可使多数空腹(正常人)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对血糖的影响,可因手法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技术方面一定要把控里力度。

手五里穴

手五里穴,别名大禁、五里、臂五里、尺之五里、手之五里。主要用于胸肺及局部疾患,是穴位诊断肺炎的定性穴。手五里穴下为皮肤、皮上组织、肱肌。有桡侧副动、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少量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肱肌,该肌由臂丛的肌皮神经支配。

【定位归经】
  手五里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手五里穴,主治咳嗽、咳血、心下胀满、中风偏瘫、治肘臂疼痛挛急、寒热疟疾、身黄嗜卧、瘰疬等。以下是手五里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 消肿除痛:手五里穴配曲池穴、通里穴、中渚穴,治手臂红肿疼痛、肘臂挛痛。
  (2)豁痰行瘀:手五里穴配臂臑穴,有豁痰行瘀的作用,治瘰疬。
  (3)治嗜睡:手五里穴配太溪穴、大钟穴、照海穴、二间穴,有解困醒神的作用,主治嗜睡。
  (4)通经止痛:手五里穴配少海穴、曲池穴,治肘关节痛。疏利关节、通经止痛治疗肘臂挛痛。
  【保健方法】
  (1) 刺灸法: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无灸。
  (2)针刺法:—般直刺0.5~1.0寸,局部有酸胀感,向肘部或肩部放散。注意要避开动脉。
  (3)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20分钟。
  【适用人群】
  手五里穴常用来治疗中青年、老年的日常保健,尤其适用于以下体质的人群:
  (1)气虚气短:主要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这种体质的人可以选用手五里穴治疗。
  (2)火气大: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涕、牙痛等症状时,即使中医所说的上火。可采用手五里穴治疗,以达清热泻火、行气化痰、活血散结之效。
  【注意事项】
  (1)手五里位于骨头上,通经活络的效果非常强,尤其能治肩膀上的疾病,如肩膀沉重、肩周炎。按摩时可用圆珠笔端或食指按压,每次3~5分钟。按压时力度要适中,力度不宜太大,以免发生伤害。
  (2)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五里,每次1~3分钟,能改善颈、肩、手臂的血液循环,对上肢有很好的保养作用。按摩时要把控力度,以被按摩者能够承受能力为准。

商阳穴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别名绝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出自于《灵枢·本输》。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定位归经】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或微握掌,食指前伸,手食指爪甲桡侧与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是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泻阳明,宣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脉气所发,可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火热,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治疗阳明热盛所致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又与肺经之络脉直接相连,故可清宣手阳明与手太阴两经郁热。
  (1)中风昏迷:商阳、少商、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针灸大成》)。
  (2)咳嗽汗不出:商阳、鱼际、窍阴、胆俞、上星、肺俞、心俞、肝俞、曲泉、孔最(《针灸集成》)。
  (3)气喘:商阳、喘满、三间(《神应经》)。
  (4)胸中满闷:商阳、华盖、紫宫、中庭、神藏、灵墟、胃俞、侠溪、步廊、上廉、三里、气户、周荣、上管、劳宫、涌泉、阳陵泉(《备急千金要方》)。
  (5)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针灸聚英》)。
  【保健方法】
  按摩法:
  商阳穴部位骨质很薄,感觉较为敏感,适合用切法进行按摩。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相对用力,以及指甲的硬度用力掐按商阳穴。每次掐按3-5分钟即可。亦可用棉签或者圆珠笔的末端连续刺扎商阳穴,可同样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针刺法:
  商阳穴需浅刺0.1寸,多采用点刺放血。用消毒后的中号三棱针,对患者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握住患者者被刺手指,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以出血颜色转为鲜红为度。最后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适用人群】
  中风:商阳穴有开窍醒神的功能,是临床中常用的急救穴位之一,常用于中风昏迷,热证神昏等的昏迷、神志不清等证。可取其双侧商阳穴点刺放血,可清热泻火,醒神开窍。
  喉痹:喉痹临床常见为急慢性咽炎症状,其发病多由火热之邪臃滞咽喉部从而灼伤肌膜所致。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咽喉部,故以此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清热消肿之功,能消除燥热之邪。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商阳穴。
  (2)因商阳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

【定位归经】
  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手三里穴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等病症。 以下是手三里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
  (2)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3)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
  (4)妊娠水肿: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1~2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时可弹拔手三里。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适用人群】
  手三里穴常用与中青年、老年的疾病保健及预防,尤其适合以下几种体质的人:
  (1)腰腿痛: 手三里对因“肠腹时寒”引发的腰痛有很好疗效,而且手三里穴不仅可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通过掐按等强刺激手法,也可以用于下肢疼痛的治疗,止痛效果好。
  (2)牙痛: 胃火牙痛,一般有辛辣之物引起,发作时下牙疼痛剧烈,此时可紧急掐按双侧内庭,颊车和手三里穴;肠火牙痛由大肠实火造成,刺激双侧合谷,曲池,手三里可以止痛;虚火牙痛属肾虚牙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牙齿根部有松动迹象,可以每天刺激合谷,手三里,太溪3-5分钟,以补足肾阴,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
  (1)因手三里穴部位旁边多有神经分布,因此经验不足者不宜自行针灸。
  (2)针刺法治疗时,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会引起的不适,因此技术一定要过硬。

中府穴

中府穴,别名膺中俞、府中俞、膺俞。位于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定位归经】
  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或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下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中府穴可以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中府配肺俞、百劳、膏肓俞针灸并用治肺痨有效。现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等。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此穴为心肺疾患常用穴之一。以下是中府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肃降肺气,清泄肺热
  中府穴为肺经募穴,能肃降肺气,清泄肺热,现代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2)治疗腹胀
  刺激中府穴可以增强肺脏主气之功,使气机升降有序,则脾清可升,健运有常。且中府穴有微手足太阴的交汇穴,既可以治疗肺经之病,又可以治疗脾经之患,临床常据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疾病,如腹胀等。
  (3)辅助诊断
  并且对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4)养生保健
  老年人到了冬季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按摩中府穴可以调节肺脏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能清肺理气,止咳平喘,可用来预防和缓解由于支气管哮喘引发的肺部不适等症状。
  【保健方法】
  中府穴为心肺疾患常用穴之一,其主要的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摩法:先让患者坐下,施术者站在患者后面,找到患者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的肺俞穴按摩2分钟,然后按摩患者中府穴3 分钟即可。
  (2)按压法:右手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向外顺时针揉按左胸中府穴,再用左手以同样方式,逆时针揉按右胸中府穴,各1~3分钟。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稍稍施力即可。
  (3)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中府穴5~20分钟,长期坚持,可改善体虚、中气不足等。
  【适用人群】
  中府穴常用于青年和老年人日常保健,尤其适用于以下几种人群:
  (1)扁桃体炎: 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畏寒,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懒等。扁桃体肿大肥大,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艾灸法。
  (2)心脏病: 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按压法。
  (3)胸肌疼痛: 呈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1~2h。发作间歇期亦可有钝痛。疼痛可为一侧或两侧。同时可伴有发热、咽痛和头痛等感染症状。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合用按摩法
  【注意事项】
  (1)按摩时力度要求适中,不能过大,以局部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佳,检查规律性按摩。
  (2)针刺时需要注意针刺方向,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

(0)

相关推荐

  • 慢性腹泻什么症状

    慢性腹泻什么症状:   腹泻一般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来说是每天三次及以上,或者是粪便的形状和性质发生改变,包括水样便,然后或者是稀溏样大便,或者是大便每天都超过200克及以上,这…

    12-12
    18
  •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

    宝宝腹泻可以推拿吗: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发季节。中医辨证婴幼儿腹泻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寒湿泻推拿治疗以温中…

    11-19
    16
  • 拉肚子吃那些好

    拉肚子吃那些好:   引起拉肚子也就是腹泻或者泄泻的原因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要根据因病制宜,辨证用药。可以通过不同的辨证来选择不同的药物来治疗。比如是由于寒邪侵袭引起的拉肚子,就要…

    11-28
    18
  • 慢性腹泻平时如何调养

    对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首先应该进行基础治疗,如调节肠道菌群,包括粘膜保护剂等基础药物,其次最主要是要查到病因,在基础治疗前提下配合针对治疗慢性腹泻的药物。除此之外,生活饮食的注意保养…

    11-20
    13
  •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11-26
    29
  • 拉肚子发烧是肠胃炎对吗

    拉肚子发烧是肠胃炎对吗:   有朋友会问:“大夫,拉肚子、发烧就是肠炎吗”。临床上最常见的拉肚子、发烧都是与不洁饮食、急性肠炎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发生在年轻人当中。但是经常的出现拉…

    11-30
    8
  • 秋季宝宝腹泻怎么治疗

    秋季宝宝腹泻怎么治疗:   夏秋交换期间,孩子容易出现感冒、发烧、腹泻、过敏性鼻炎等问题,这个季节孩子可能会频频腹泻。   这时家长除了要注意天气变化、饮食不洁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孩…

    12-26
    13
  • 婴儿腹泻吃什么好

    婴儿腹泻吃什么好: 婴儿腹泻为肠道的一种异常状态。引起小儿出现腹泻的原因有病毒性感染、轮状病毒、细菌感染、食物过敏、消化不良等。婴儿腹泻肠道的功能减弱,因此一定要食用清淡且容易消化…

    12-10
    14
  • 腹泻怎么治疗

    腹泻怎么治疗:   腹泻可以分发作期和平时期来进行一个日常的保健,如果发作期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饮食上要格外注意,生冷的、辛辣刺激的食物一定不要食用;   第二,如果是…

    12-12
    14
  • 宝宝便秘腹泻交替是怎么回事

    宝宝便秘腹泻交替,主要是由于肠胃功能,发生紊乱所致,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有极大的关系。这时一般考虑是患上了肠胃型感冒,家长就要注意,及时为其补水,并让宝宝多休息,加强腹部保暖,而…

    10-23
    12
  • 拉肚子如何解决

    拉肚子如何解决:   拉肚子在医学上叫做泄泻或者是腹泻,它是由许多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比如说是感受寒邪或者是饮食不节以及脾虚引起的腹泻。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来针对这些病因采…

    12-14
    15
  • 突然上吐下泻是怎么回事呢

    突然上吐下泻是怎么回事呢:   老百姓说的突然的上吐下泻,对于我们来说急性胃肠炎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在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当中,肯定会出现腹部的疼痛,伴随而来的就是上吐、恶心、呕吐;呕吐…

    12-21
    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