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海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多,主要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引起的一些疾病。比如失眠、健忘,还有月经不调、咽喉干痛等症状,患者可以用按摩的方法治疗。如果用于失眠,可以在睡觉前一个小时按摩照海穴;用揉按的办法,按摩照海穴2到5分钟,注意用力要适度,只要有酸胀的感觉即可。另外,如果是由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咽喉干痛,可以每天按摩照海穴;每次按摩2到3分钟,一天2到3次。这样坚持长期按摩,可以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干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照海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相关阅读

少冲穴

少冲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井(木穴)。
  别名:经始穴。“少冲穴”:“少”,阴也。“冲”,突也。少冲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体内冲出。本穴为心经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状外出体表,故名“少冲”。

【定位归经】
  少冲穴属于手少阴心经,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缓解治疗小儿惊厥、发热、昏迷、脑出血、休克、晕厥、心痛、心悸、胸痛、胸胁痛、癫狂等。
  (1)少冲穴配太冲穴、中冲穴、大椎穴:治热病、昏迷;
  (2)少冲穴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治中风;
  (3)少冲穴配阳陵泉穴、中封穴、期门穴:治黄疸。
  【保健方法】
  (1)【针刺法】:少冲穴斜刺0.1—0.2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艾灸法】:少冲穴艾条灸5—10分钟,少冲穴艾炷灸1—3壮。
  (3)【刮痧法】:用角刮法从手指近端向远端刮拭3—5分钟,每天3—5次,可以治发烧、心痛。
  【适用人群】
  (1)循环性疾病
  少冲穴还能够治疗脑出血,心肌炎,心绞痛等循环系统性的疾病。由于少冲穴心经体表与内经脉相连处,所以能够有效的缓解各种循环性的疾病,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特别重视,一旦发现有心绞痛的现象,可以适当按压一下。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少冲穴还能够有效的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比如休克,惊厥,癫痫等,所以大家还是要特别重视,如果发现有休克的现象,可以直接按压的人体的少冲穴,当然也可以选择用艾灸的方法。
  【注意事项】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只手小指两侧,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列缺穴

列缺:列,分解,裂开;缺,缺口。此穴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自此分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桡骨茎突上方,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处,故名。

【定位归经】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 此穴是手太阴肺经络穴,通行表里阴阳之气,邪气在表时可借宣散肺气之功祛风解表,邪气入里时又可借表经之道,引邪外出;故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疗伤风外感病的要穴。
  (1)外感咳嗽:列缺、大椎、合谷、外关、鱼际(《针灸学简编》)。
  (2)喘急:列缺、足三里(《医学入门》)。
  (3)咳嗽寒痰、胸膈闭痛:列缺、肺俞、膻中、三里(《针灸大全》)。
  (4)头痛:列缺、中脘、合谷、上星、太渊、百会、头维、丝竹空、风池、太阳(《针灸治疗实验集》)。
  (5) 咯血:列缺、太渊、尺泽、足三里(《针灸学》)。
  (6) 茎中痛:列缺、行间(《类经图翼》)。
  (7) 牙齿疼痛:列缺、后溪、人中、颊车、吕细、太渊、合谷(《针灸大成》)。
  (8)淋痛:列缺、中封、膈俞、肝俞、肾俞、气海、石门(《神灸经纶》)。
  【保健方法】
  (1)针刺法: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或向下斜刺0.3~0.5寸,或用恢刺法以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手腕部疾患。
  (2)艾灸法: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因此处皮肤较薄,不宜瘢痕灸。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适用人群】
  (1) 偏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部局域疼痛,头痛持续不断,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按摩列缺穴法。
  (2)咽喉炎: 主要表现为有异物感、发痒、咽干、咽痛、灼热、咳嗽、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艾灸列缺穴法。
  (3)腕无力: 主要表现为手腕无力同时手也是但是手握东西时也能用上劲小腿也感觉酸软无力非常痛苦。这种体质的人适合针刺列缺穴法
  【注意事项】
  (1)这个穴位使用广泛,作用强大,但是因为其下有很重要的肌腱通过,如果使用不当,一旦造成损伤必然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使用时还是应当多加小心。
  (2)在这个穴位按摩时,手法可以稍重,方向要向上,使得气感向着头项部传导。
  (3) 在此穴位使用刮痧的方法时,一定不要强求出痧,避免损伤深层的肌腱。
  (4) 穴位处有疤痕、破损、皮疣等皮肤损伤时,不宜使用刮痧的方法。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若屈肘作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3寸处,故名。

【定位归经】
  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桡侧短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手三里穴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等病症。 以下是手三里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齿痛:手三里、阳溪、悬颅。
  (2)喉痹:手三里、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3)肩背疼痛:手三里、肩髃、天井、曲池、阳谷。
  (4)妊娠水肿:手三里、足三里、肾俞、脾俞、胃俞、悬钟、气海、交信、三阴交、阴陵泉、关元。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1~2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时可弹拔手三里。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
  【适用人群】
  手三里穴常用与中青年、老年的疾病保健及预防,尤其适合以下几种体质的人:
  (1)腰腿痛: 手三里对因“肠腹时寒”引发的腰痛有很好疗效,而且手三里穴不仅可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通过掐按等强刺激手法,也可以用于下肢疼痛的治疗,止痛效果好。
  (2)牙痛: 胃火牙痛,一般有辛辣之物引起,发作时下牙疼痛剧烈,此时可紧急掐按双侧内庭,颊车和手三里穴;肠火牙痛由大肠实火造成,刺激双侧合谷,曲池,手三里可以止痛;虚火牙痛属肾虚牙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牙齿根部有松动迹象,可以每天刺激合谷,手三里,太溪3-5分钟,以补足肾阴,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
  (1)因手三里穴部位旁边多有神经分布,因此经验不足者不宜自行针灸。
  (2)针刺法治疗时,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针刺不当会引起的不适,因此技术一定要过硬。

阳溪穴

阳溪穴,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定位归经】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 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直刺或斜刺0.5-0.8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以下是阳溪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配下关穴、关冲穴、掖门穴、阳谷穴治耳聋鸣。
  (2)配少海穴、掖门穴治咽喉肿痛。
  (3)配曲池穴、少海穴、阳谷穴、二间穴、掖门穴、颊车穴、内庭穴、吕细穴治齿痛。
  (4)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5)配攒竹穴、尺泽穴、间使穴治心邪癫狂。
  (6)渴配太白穴、少冲穴、通里穴治热病心烦。
  (7)配丰隆穴、解溪穴治偏头痛。

(8)配前谷穴、后溪穴治臂重痛肘挛。
  (9)配阳池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10)配临泣穴、尺泽穴、中渚穴、五处穴治五指拘挛,伸缩疼痛。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手法用平补泻法或捻转补泻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
  【适用人群
  阳溪穴常用于老年、中青年以及小儿疾病的保健及预防。
  (1)胃肠道疾患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 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2)气血不和 :阳明经多气多血,此穴是阳明经之原穴,又位关口,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 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2)阳溪穴按摩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要注意小儿不配合等情况。

鱼际穴

鱼际,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际,边际也。凡两合皆曰际。穴在拇短展肌、指对掌肌之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合之处,故谓之鱼际。

【定位归经】
  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功能主治
  (1)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实热病证。
  (2)掌中热。
  (3)小儿疳积。
  配伍
  (1)配大椎穴、合谷穴、外关穴、列缺穴治咳嗽。
  (2)配尺泽穴、太渊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咯血。
  (3)配风池穴、少海穴、少冲穴、合谷穴、复溜穴、临泣穴、太白穴治寒热。
  (4)配风池穴、腋门穴、中渚穴、通里穴治头痛。
  (5)配太溪穴、照海穴治咽喉肿痛。
  (6)配合谷穴、间使穴、神门穴、然谷穴、肺俞穴、肾俞穴治失音。
  (7)配尺泽穴、肩髃穴、小海穴、间使穴、大陵穴、后溪穴治肘臂挛痛。
  (8)配合谷穴、腕骨穴、支正穴、少海穴、昆仑穴治狂易。
  (9)配太白穴治霍乱逆气。
  【保健方法】
  (1)按摩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鱼际穴,可缓解治疗咳嗽、咽痛、身热(平时可经常两手对搓,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牙痛。
  (3)刮痧法:用刮痧板棱角刮鱼际穴,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隔天一次,可治疗咳嗽。
  (4)刺灸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治。
  【适用人群】
  咳嗽:可有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刮痧鱼际穴法
  咽痛:感觉咽痛,并伴有中度发热或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化脓。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刺灸鱼际穴法。
  身热: 主要表现为流黄黏稠鼻涕,发热明显,甚至有高热、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黄稠,舌苔呈薄黄色。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按摩鱼际穴法。
  【注意事项】
  (1)治疗急性咽喉炎不能用灸法,红肿疼痛的不能用灸法。用指压法,顺着经脉上下左右的移动,而且作用力的重点往上。
  (2)皮肤针叩刺法,敲打鱼际穴,要求敲出血来。
  (3)日常用两手对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能增强肺功能,从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体健康。

(0)

相关推荐

  • 外关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它的作用主要是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外关穴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一些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

    12-17
    30
  • 迎香穴的作用与好处有什么

    迎香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穴上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鼻翼两旁的鼻唇沟处。迎香穴的作用主要是能够通鼻窍和活血通络,所以在临上主要用它来治疗鼻塞、鼻出血和急慢性鼻炎这些鼻病。另外,它还可…

    11-15
    10
  • 外关的准确位置

    外关的准确位置:   外关穴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它的作用也非常多。   外关穴的位置在腕背横纹上两寸,两寸就是用三个指头横指的长度;腕背横纹上两寸,就是外关穴。外关穴在尺骨…

    11-21
    15
  • 百会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百会穴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头痛、头晕,以及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这些疾病。平时在家里作为保健,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针灸的方法;第二,按摩的方法。患者可以拿艾条灸百会,每一次可以…

    11-20
    12
  • 三阴交穴是什么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在人体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三阴,即足三阴经;交,即交会。三阴交穴是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三阴交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

    12-17
    19
  • 太阳穴有哪些作用与好处

    太阳穴在临床上应用的非常广泛,它的好处就是能醒脑、提神和明目。日常生活中有头疼、头晕,或者是眼睛干涩、不适、眼睛流泪,还有就是有黑眼圈,都可以按摩太阳穴来缓解这些症状。平时在家里也…

    11-16
    20
  • 乳腺增生可以针灸哪些穴位

    乳腺增生是女性非常多发的一种疾病,针灸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乳腺增生由于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发生的原因主要跟肝气不舒,还有脾胃不和有关。因为肝经还有脾经、胃经,都会巡行到胸部乳腺附近。…

    12-02
    14
  • 上星穴是什么

    上星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是在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上星穴内的上行气血像星点一样细小,意思是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上星穴的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

    11-20
    32
  • 刮痧刮什么穴位好你知道吗

    刮痧刮什么穴位好?刮痧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方法,如今作为一种常见的养生方式而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刮痧的好处众多,相信有过经历的朋友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那么,你知道刮痧刮什么穴位好吗…

    11-18
    12
  • 常用25个穴对配伍临床应用

    一、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

    12-16
    27
  • 缓解痛经的穴位

    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就是气海穴、合谷穴、八髎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以及地机穴。这些穴位都有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痛经的症状,但是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位置,并且应用正确的手法,否则难以…

    12-15
    8
  • 外关穴的位置在哪里

    外关穴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它的作用也非常多。外关穴的位置在腕背横纹上两寸,两寸就是用三个指头横指的长度;腕背横纹上两寸,就是外关穴。外关穴在尺骨与桡骨之间,深部有小指伸肌、…

    12-17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