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按太阳穴会痛

太阳穴位于头面部,所以头面系统的疾病都可以进行治疗。按太阳穴会是因为局部位置离头颅内部很近,离脑也很近,所以反映了脑功能的状态。也可能是由于脑部过度工作,引起脑部过度疲劳反应在体表的现象。所以这时应放下工作,放松脑部。可以配合轻柔的音乐,建议患者听五行音乐,放松心情。同时配合按揉手法,无论用拇指轻轻按揉,还是食指轻轻按揉,轻轻闭眼凝神听轻音乐,同时配合按揉,正时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放松大脑皮层,减轻、缓解脑部疲劳。

为什么按太阳穴会痛相关阅读

印堂穴是什么

印堂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是在两个眉头的中点。印堂穴作用主要是通鼻窍、明目、清脑安神。平时主要用印堂穴来治疗失眠等神志方面的疾病,还有急慢性鼻炎和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以及眼睛红肿、疼痛等症状。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自己经常按摩印堂穴,缓解一些慢性的头痛、头晕和视觉的疲劳。如果有慢性的鼻炎和鼻窦炎,也可以经常按摩印堂穴。按摩的时候可以用食指按住印堂穴,揉按最好能让局部有酸胀的感觉,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做2到3次,但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印堂穴的位置在哪里

印堂穴是在两个眉头连线的中点,在找印堂穴的时候也可以在头面部的正中线上,就是从鼻尖往上引一条直线,和两个眉头连线中点的交叉地方,就是印堂穴。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印堂穴是在头面部,所以主要能够治疗头痛、眼睛红肿、疼痛,还有鼻塞不通这些症状。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鼻炎、 鼻窦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不通。

按列缺穴可不可以缓解头痛

按列缺穴可以缓解头痛。列缺穴它是四大总穴之一,叫头项寻列缺。列缺在我们的手腕部,桡骨茎突的凸起之处,定位有这样一种方法,就是两个虎口交叉,放直搭在桡骨茎突上,我们食指的尽头,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列缺穴。列缺主要功能,它是一个疏散风寒的穴位,所以我们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的感冒。头疼、发烧,就可以用来按摩列缺穴,向颈部的方向,推或者按都可以。另外列缺穴还告诉大家有一个很好的醒脑安神的作用。我们曾经扎过这个穴以后,那个学生一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所以当你需要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可以按压这个穴,让你的头脑非常清醒且不疲劳。

按摩膻中穴有什么好处

檀中穴的位置在两乳之间,在前正中线上,它是任脉的穴位,所以它正好在胸骨上,可以自己按一按自己的檀中穴,会有很明显的胀痛的感觉。檀中穴是气会,也就是说气所汇聚的地方,所以它可以治疗和气相关的疾病。和气相关的疾病,比如像气滞,气滞就是比如生气以后导致的胸闷、胸痛,比如像肺气上逆导致的咳嗽、哮喘,再有比如像胃脘不适导致的恶逆、恶心、呕吐,都可以用檀中穴。再有就是像一些情绪问题,精神系统的疾病,比如情绪的抑郁、焦虑、失眠,也可以用檀中穴。再有根据它所在的位置,它还可以治疗乳腺的疾病,像乳腺增生,产后乳汁分泌不足都可以用檀中穴。所以檀中穴是理气、补气非常常用的一个穴。

按摩虎口穴位有哪些作用

大家把这个穴位称之为虎口,是因为这个部位叫虎口。其实在临床上这个穴叫做合谷穴,它属于大肠经的穴位,这个穴也是临床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穴位。临床也是四大总穴之一,是一个“面口合谷收”,就是面部的口部的一些疾病都可选择合谷穴治疗,平常按压合谷穴有哪些作用呢?它是一个止痛的穴位。比如牙痛,头痛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也就是虎口来缓解疼痛。我用合谷穴,我特别喜欢用合谷穴配太冲穴,这个一堆穴叫做四关穴,四关穴是有这种疏肝解郁的作用。因为现在人生活压力特别大,往往容易生气,按摩合谷穴,再配合太冲穴来疏肝理气。当你心情不舒畅的时候,不妨可以试试。按摩虎口合谷穴,可能你会按摩一会,你会觉得心情舒畅一点。这个是我的经验是合谷配上太冲,来疏肝理气,当然合谷穴还有很多的其他的作用。比如治疗发热还有感冒,都可以按摩合谷穴。按摩这个穴位,按摩的作用其实是一个辅助的保健作用。而要治疗疾病还是到医生那里,因为不会有一个单一的穴位可以治疗,很多病还是需要进行配穴,需要针刺,达到一个综合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列缺穴

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列缺在腕部,腕部有一小骨缝,手臂平放时裂缝打开,有一个缺陷,称为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列缺穴所归肺经,它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的一系列疾病,例如咳嗽、哮喘、咳痰过多、咳血。在临床中,采用按摩以及艾灸对穴位进行保健性治疗。

列缺穴在什么位置

列缺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列缺穴位于腕横纹,在手臂桡侧桡骨颈凸上方约1。5寸的位置,将双手虎口交叉,用食指点压指尖下位置即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列缺属于“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穴之一,可配合艾灸的疗法治疗颈项部的疾病。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经常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并一起,点按和搓揉。用拇指时要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指端,因为指腹较平坦、柔软,轻轻搓揉,一般36下。因为36属于道家学说,道家中36天为一个周期。如果运转搓揉36下,可以达到一定保健和治疗的效果。用双指搓揉,也可以艾灸进行治疗。手持艾条,悬灸在列缺穴位置,注意艾灸时距离不能太近。可以选取回旋灸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雀啄灸的方法,这些都属于温和灸,可以预防冬季肺系咳喘、感冒。

百会穴的作用与好处

百会穴是人体正气之所汇,治疗时首选百会穴位。通过在穴位做手法来提升人体正气,用正气推动气血运行。包括做手法、针刺、艾灸都首选百会穴。艾灸是选取普通长艾条,将艾条在百会穴位置,悬起的缓慢顺时针艾灸,一般五分钟到十分钟,可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在百会穴悬起灸,即固定不动灸法,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例如患者突然阳气暴脱、全身出冷汗。中医中,可以艾灸,帮助提升阳气。阳气下陷引起脏腑下垂、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可以艾灸,帮助正气提升,将脏器复于原位。

百会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百会穴可以通过按摩进行治疗,用拇指指腹或三指在百会穴多指按揉,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可提神醒脑、开窍醒神。如果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轻揉百会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如果头顶部疼痛,可雀啄样叩击百会穴位。疼痛是由于瘀滞不通引起,不通则痛,轻轻叩击可以击散瘀滞,改善循环。百会穴进行艾灸治疗时,要尽量远离头部,避免烫伤,因为头部皮肤浅薄且有毛发。使用艾条时,将两个手指搭在百会穴上,用艾条轻轻靠近百会穴,如果温度过高,手指会先感受到温度,这时要将艾条离皮肤稍微远些,避免头部皮肤灼伤。

少冲穴

少冲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井(木穴)。
  别名:经始穴。“少冲穴”:“少”,阴也。“冲”,突也。少冲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体内冲出。本穴为心经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之处,体内经脉的高温水气以冲射之状外出体表,故名“少冲”。

【定位归经】
  少冲穴属于手少阴心经,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缓解治疗小儿惊厥、发热、昏迷、脑出血、休克、晕厥、心痛、心悸、胸痛、胸胁痛、癫狂等。
  (1)少冲穴配太冲穴、中冲穴、大椎穴:治热病、昏迷;
  (2)少冲穴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治中风;
  (3)少冲穴配阳陵泉穴、中封穴、期门穴:治黄疸。
  【保健方法】
  (1)【针刺法】:少冲穴斜刺0.1—0.2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艾灸法】:少冲穴艾条灸5—10分钟,少冲穴艾炷灸1—3壮。
  (3)【刮痧法】:用角刮法从手指近端向远端刮拭3—5分钟,每天3—5次,可以治发烧、心痛。
  【适用人群】
  (1)循环性疾病
  少冲穴还能够治疗脑出血,心肌炎,心绞痛等循环系统性的疾病。由于少冲穴心经体表与内经脉相连处,所以能够有效的缓解各种循环性的疾病,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特别重视,一旦发现有心绞痛的现象,可以适当按压一下。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少冲穴还能够有效的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比如休克,惊厥,癫痫等,所以大家还是要特别重视,如果发现有休克的现象,可以直接按压的人体的少冲穴,当然也可以选择用艾灸的方法。
  【注意事项】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另一只手小指两侧,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商阳穴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别名绝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出自于《灵枢·本输》。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定位归经】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或微握掌,食指前伸,手食指爪甲桡侧与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是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泻阳明,宣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脉气所发,可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火热,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治疗阳明热盛所致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又与肺经之络脉直接相连,故可清宣手阳明与手太阴两经郁热。
  (1)中风昏迷:商阳、少商、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针灸大成》)。
  (2)咳嗽汗不出:商阳、鱼际、窍阴、胆俞、上星、肺俞、心俞、肝俞、曲泉、孔最(《针灸集成》)。
  (3)气喘:商阳、喘满、三间(《神应经》)。
  (4)胸中满闷:商阳、华盖、紫宫、中庭、神藏、灵墟、胃俞、侠溪、步廊、上廉、三里、气户、周荣、上管、劳宫、涌泉、阳陵泉(《备急千金要方》)。
  (5)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针灸聚英》)。
  【保健方法】
  按摩法:
  商阳穴部位骨质很薄,感觉较为敏感,适合用切法进行按摩。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和食指指尖相对用力,以及指甲的硬度用力掐按商阳穴。每次掐按3-5分钟即可。亦可用棉签或者圆珠笔的末端连续刺扎商阳穴,可同样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针刺法:
  商阳穴需浅刺0.1寸,多采用点刺放血。用消毒后的中号三棱针,对患者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握住患者者被刺手指,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以出血颜色转为鲜红为度。最后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适用人群】
  中风:商阳穴有开窍醒神的功能,是临床中常用的急救穴位之一,常用于中风昏迷,热证神昏等的昏迷、神志不清等证。可取其双侧商阳穴点刺放血,可清热泻火,醒神开窍。
  喉痹:喉痹临床常见为急慢性咽炎症状,其发病多由火热之邪臃滞咽喉部从而灼伤肌膜所致。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咽喉部,故以此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清热消肿之功,能消除燥热之邪。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商阳穴。
  (2)因商阳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太渊穴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太,大也。渊,深也。穴为肺经原穴,八会之一脉会。言其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

【定位归经】
  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当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中即是本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太渊穴位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肺脏原气留止之处,具有补益肺气,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同时又是八会穴之一,为买脉会,居于寸口,是脏腑气血会聚之处,有调气血,通血脉之功,对于各种类型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气虚损症有很好的预防保健功效。
  (1)配尺泽穴、鱼际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咳血。
  (2)配神门穴、太冲穴、行间穴、鱼际穴治呕血。
  (3)配四缝穴、合谷穴、少商穴治顿咳。
  (4)配俞府穴、风门穴、膻中穴、中府穴、三里穴治吼喘气满,肺胀不得卧。
  (5)配列缺穴、经渠穴治掌中热。
  (6)配公孙穴、隐白穴、肺俞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治烦怨不卧。
  (7)配列缺穴、人中穴、颊车穴、吕细穴、合谷穴治牙齿疼痛。
  (8)配大陵穴、乳根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庭穴治呕吐。
  (9)配肺俞穴、上管穴、条口穴、隐白穴治不可卧。
  【保健方法】
  适当的按揉太渊穴还可以促进大家的身体的健康,主要有以下两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进行,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尽量选在凌晨5时左右,肺经主时,或5时至7时左右,大肠经主时的时间段按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艾灸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艾灸燃后放于太渊穴上方,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日常保健,尤其适用于以下体质的人群:
  (1)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喘息或气急等症状。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艾灸太渊穴法。
  (2)哮喘:主要表现为喘息和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和胸痛。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艾灸太渊穴法。
  (3)气虚损症:主要表现为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按摩太渊穴法。
  【注意事项】
  (1)肺经的经气运行时间是早上3~5点,太渊穴又刚好在号脉的地方,可以用来探测心跳的速度。如果跳动的速度不平衡、不规律,可以先在床上按揉太渊穴一段时间,大概2~3分钟,等心律平稳一点了,再穿衣起床。
  (2)按摩力度不宜太大。

阳溪穴

阳溪穴,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定位归经】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 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直刺或斜刺0.5-0.8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以下是阳溪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配下关穴、关冲穴、掖门穴、阳谷穴治耳聋鸣。
  (2)配少海穴、掖门穴治咽喉肿痛。
  (3)配曲池穴、少海穴、阳谷穴、二间穴、掖门穴、颊车穴、内庭穴、吕细穴治齿痛。
  (4)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5)配攒竹穴、尺泽穴、间使穴治心邪癫狂。
  (6)渴配太白穴、少冲穴、通里穴治热病心烦。
  (7)配丰隆穴、解溪穴治偏头痛。

(8)配前谷穴、后溪穴治臂重痛肘挛。
  (9)配阳池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10)配临泣穴、尺泽穴、中渚穴、五处穴治五指拘挛,伸缩疼痛。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手法用平补泻法或捻转补泻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
  【适用人群
  阳溪穴常用于老年、中青年以及小儿疾病的保健及预防。
  (1)胃肠道疾患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 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2)气血不和 :阳明经多气多血,此穴是阳明经之原穴,又位关口,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 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2)阳溪穴按摩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要注意小儿不配合等情况。

光明穴

光明穴是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之络穴。

【定位归经】
  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有联络肝胆气血的作用。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功能主治及配伍】
  光明穴的功效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1)光明穴配肝俞穴、肾俞穴、风池穴、目窗穴、睛明穴、行间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2)光明穴配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有疏风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痛。
  (3)光明穴配阳陵泉穴、昆仑穴,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保健方法】
  (1)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扩散。
  (3)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适用人群】
  (1)急性腰扭伤
  单侧腰扭伤只取患侧光明,两侧腰扭伤及腰椎痛者可取双侧光明。令患者坐在椅子上,常规消毒后直刺1~1.5寸,施以泻法,以获得明显的酸胀针感,同时让患者配合医者轻轻地活动腰部,留针15min,每5min行针一次。二般下针后患者即感到腰部轻松舒适,疼痛症状消除,呼吸畅通,出针后行走自如,诸症皆除。
  (2)青少年近视眼
  配太冲,对青少年近视眼有效,针感达到眼部有38.2%。配外关、合谷为一组,配太冲为二组,两组交替使用,采用手法运针激发感传,可提高视力和改变屈光度。
  【注意事项】
  如果说力度和手法不正确的话,它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按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心平气和,全身一定要放松。

(0)

相关推荐

  • 风池穴一按就疼正常吗

    风池穴一按就疼不正常。风池穴在枕骨下缘,靠近后发际,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位置。引起风池穴一按就疼的原因主要有:一,颈椎疾病,长时间颈部疲劳,尤其出现风池穴压痛。颈椎第一节和第二…

    12-18
    112
  • 什么是太阳穴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穴位。颅骨骨板最为浅薄,穴位也最容易按压和碰触。太阳穴属于人体中的死穴,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太阳穴在目外眦,也是眼角外侧以及眉梢外梢,两者作一条连…

    12-18
    64
  • 太阳穴在什么位置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穴位。颅骨骨板最为浅薄,穴位也最容易按压和碰触。太阳穴属于人体中的死穴,一…

    12-18
    29
  • 太阳穴的作用与好处

    太阳穴位于人体的头面部,所以头面系统的疾病都可以进行治疗。例如常见头晕、头痛,可以点压、按压太阳穴。太阳穴靠近眼部,所以眼部疾病例如眼干、眼痒、流泪、瘙痒时可以按揉、点刺太阳穴进行…

    12-18
    8
  • 太阳穴是什么

    太阳穴是人体经外奇穴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是在头面部,在人体的目外眦和眉梢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处,可以摸到很明显的一个凹陷,这就是太阳穴。太阳穴在临床上非常常用,它有提神、醒脑、明目的…

    11-16
    17
  • 太阳穴是什么

    太阳穴是人体经外奇穴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是在头面部,在人体的目外眦和眉梢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处,可以摸到很明显的一个凹陷,这就是太阳穴。太阳穴在临床上非常常用,它有提神、醒脑、明目的…

    11-20
    25
  • 偏头痛有什么原因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风邪伤扰是主要的病因。除了风邪之外,还有比如寒、湿、痰、瘀,以及气血的亏虚等等。在偏头痛的发作期,最主要的原因是风、痰、瘀。从中医学理论上来讲,是虚实夹…

    12-14
    11
  •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平时多按揉、放血,可以用拇指轻轻点压、按揉,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一定要用手指的指腹,不能用指尖,或用三个手指,轻轻在太阳穴按揉。其次,采用点刺法,在太阳穴…

    12-18
    27
  • 按压曲池穴能不能降血压

    曲池穴是我们手阳明经的一个穴位,曲就弯曲的意思。因为我们取穴的时候,是要弯曲我们的手背。在我们的前臂弯曲的时候,会在这个肘横纹的末端出现一个小的洼陷,它像一个浅的水池一样,就叫曲池…

    12-16
    12
  •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太阳穴是在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平时作为保健在家里也可以自己按摩太阳穴。比如平时劳累,或者是睡眠不足,或者是工作压力太大,出现头晕、头痛、眼睛疲劳、不舒服,都可以按压太阳穴。按…

    12-14
    27
  • 太阳穴有哪些作用与好处

    太阳穴在临床上应用的非常广泛,它的好处就是能醒脑、提神和明目。日常生活中有头疼、头晕,或者是眼睛干涩、不适、眼睛流泪,还有就是有黑眼圈,都可以按摩太阳穴来缓解这些症状。平时在家里也…

    12-17
    15
  • 太阳穴的作用与好处

    太阳穴在临床上应用的非常广泛,它的好处就是能醒脑、提神和明目。日常生活中有头疼、头晕,或者是眼睛干涩、不适、眼睛流泪,还有就是有黑眼圈,都可以按摩太阳穴来缓解这些症状。平时在家里也…

    11-21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