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很多青年人都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日夜操劳,容易成为亚健康人群,而近年来,猝死离人们越来越近,所以预防心脏性猝死,最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有针对性地预防可以引起猝死的危险因素,控制和治疗原有的疾病,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定期体检。

猝死往往是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可以没有任何征兆,或是有一些细微的征兆但被忽视了。很多青年人都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日夜操劳,容易成为亚健康人群,而近年来,猝死离我们越来越近,突发猝死要采取急救措施,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下面一起看看青年人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平衡饮食,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人体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血液会向胃肠道集中,可以造成心脑的相对供血不足,这也是“饱了发困”的原因;降低胆固醇、防止肥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器官老化。
  2、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生气可以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要愉快乐观,争取实现心理平衡,参加适当文体活动。
  3、有针对性地预防可以引起猝死的危险因素
  例如,清晨刚刚起床的时候,是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最为活跃的时刻,最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因此,活动不要过于激烈,起床的时候,从平卧到坐起,再到站立,都应该“慢半拍”。上厕所解大便用力的时候,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猝死。所以,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有冠心病的人,应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解大便用力,必要时预防性使用硝酸甘油。
  4、控制和治疗原有的疾病
  积极治疗如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与猝死相关的原有的疾病。
  5、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
  尤其是在秋冬季,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去就医,最好做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再制定治疗方案,如此就能再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6、定期体检
  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一些具有发生心脏猝死潜在危险的患者。

青年人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相关阅读

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猝死是一个临床综合征,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造成 猝死原因有很多,如猝死家族史病、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抽烟酗酒熬夜等生活不规律、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冠心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病变等。

猝死的诊断是建立在患者已经死亡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病人没有死亡,就没有猝死的诊断,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旦发生猝死,其就已经死亡,能够抢救过来的,就不称之为猝死了。猝死是一个临床综合征,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那么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猝死家族史病
  如果有猝死家族史的病人,需要严密警惕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因为猝死家族史的人群中,其他家庭成员再发猝死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数倍以上。
  2.生活工作压力过大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压力过大,是现代人群容易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多和压力过大人群交感神经系统张力过高等有关,减少压力来源可减少猝死发生。
  3.抽烟酗酒熬夜等生活不规律
  抽烟、酗酒、熬夜、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现代人常有的猝死重要诱因,不良生活习惯从各个方面和机制影响我们的各个脏器,一旦时间较长,极易发生猝死。
  4.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
  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病人,其较正常人群更容易猝死,其多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恶性重症疾病的发生。
  5.冠心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病变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人群,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和减少猝死。
  上面说了猝死的因素,积极预防的话,有家族史或者亲属有猝死病例的更需要注意休息,做好深度体检。生活中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和保持体重,作息要规律,该休息就休息。猝死不是突然发生的,是慢慢亚健康不断积累,最后身体系统崩溃的结果,所以珍惜健康,从你我做起。

猝死的前兆是什么

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身上。是的,即使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代表猝死不会找上你。但猝死还是有前兆的,一般的前兆有胸部疼痛反应、心慌、心动过缓、晕厥、不明原因的疲乏、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无力等。

死亡象征着人类生命的终结,死亡分为很多种类型,有自然死亡、意外死亡、疾病死亡和受到巨大创伤导致死亡等等。但是猝死是最可怕的一种疾病导致死亡,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身上。是的,即使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代表不会猝死。但猝死还是有前兆的。当有以下症状时,就千万要注意去看医生了。
  1、胸部疼痛反应
  胸部疼痛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另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如果发现胸闷、胸疼发作的次数比以前多了,提示有可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2、心慌
  如果出现心慌是心脏出现异常的表现,虽然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出现猝死,但如果频繁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便有可能猝死。
  3、心动过缓
  老年人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心率<50次/分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脏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如今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非常大,容易出现疲劳,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便应该警惕猝死的发生,该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无力
  如果出现眼前发黑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应该警惕有无脑卒中的发生,应该及时就诊。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需要时刻对身体不适保持警惕,及时发现猝死的上述前兆,一旦发现必须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也许猝死真的意外来临时,痛苦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但是家人的痛苦呢?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0)

相关推荐

  • 白内障失明后还能治疗吗

    白内障很容易出现在中老年人群的身上,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就会造成失明,不过在失眠之后也同样可以选择治疗,但是大部分都是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改善,在目前的医学上手术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

    11-21
    18
  • 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后是否可以停药需要因人而异,高血压本身就属于慢性疾病,所以大多数患者都要长期口服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随意停药,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但是如果患者属于初发高血压、继…

    12-09
    17
  • 例假少颜色黑是什么原因

    经血量少、颜色黑是不正常的,需引起注意。这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卵巢功能低下引起的;也可能是长期服用避孕药,药物的副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引起的;生殖系统病变、子宫发育不良、…

    12-12
    13
  • 龟头炎严重吗

    龟头炎严重吗:   如果患者诊断为龟头炎,经过积极的治疗,这种症状是可以缓解的,也是可以治愈的,单纯的龟头炎有可能是一种慢性的炎症,也可以说是一种细菌感染导致的。   在这期间定期…

    11-27
    17
  • 肾结石吃什么药可以排石

    肾结石吃什么药可以排石:   药物进行排石治疗,属于肾结石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结石比较小,并且没有输尿管狭窄的患者。所以在进行药物排斥治疗之前,最好是能够通过彩超、CT、泌尿…

    12-18
    8
  • 梦遗怎么治疗

    梦遗一般来说是由于生殖道感染,肾气亏虚的原因导致的,可以通过检查前列腺液常规,生殖道分泌物培养,明确诊断以后选用一些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抗炎的药物对症治疗,症状能够明显缓解的。 随…

    11-04
    13
  • 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有生物的原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方面,比如说家庭里父母有失眠,因为常常从小形成,那么子女比较容易睡眠不好。   其次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

    11-10
    15
  • 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症状较轻的时候,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并对右上腹进行按摩热敷,缓解疼痛症状。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大,患有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应该及时手术治疗,防止癌变。 胆囊息肉是一种比…

    11-30
    17
  • 脑卒中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或者由于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主要类型,脑卒中的症状有比较多的现象,有的患者表现…

    11-24
    13
  • 内火旺口臭吃什么药

    内火旺口臭吃什么药: 内火旺,口臭,吃什么药?内火旺引起的口臭多由肺热,胃热,肝胆郁热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体重会引起口臭的,而且随着湿气的加重,口臭也会越来越严重。中医认为,脾开…

    11-14
    11
  • 肺炎肺会疼吗

    肺炎是有可能会引起肺部疼痛的。倘若患者肺部的炎症引起了炎症的发生,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患侧出现胸痛,继而导致患者的深呼吸,又或者是咳嗽的时候发生胸痛加剧。除此以外,一些疾病的原因也…

    10-16
    12
  • 如何预防儿童肺炎复发

    儿童肺炎经常会反复发作,一定更要做好预防的措施。在肺炎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传染。在饮食上要注意给孩子增加营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说过和蔬菜。此外,还要…

    09-26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