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人们在感受凉爽天气的同时,经常会感到乏力、烦躁、口干,早上起床时,喉咙痒痒的不舒服,要喝点温水才能缓解,这其实就是秋燥导致的。所以,秋季养生要注重滋阴润燥、清心去火,采用中药调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种老中医常用的缓解秋燥的药材,以及相应养生药膳的制作方法。
百合
百合性微寒,有很好的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的效果,而且百合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有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秋季可以经常食用下面这款菜品。
木耳百合西芹炒荷兰豆
准备荷兰豆100克,西芹去叶切段,百合干和黑木耳少许。先将百合干和黑木耳提前泡发,西芹和荷兰豆飞水片刻捞出,烧油锅至七成热,先将荷兰豆炒至变色,然后倒入百合、黑木耳和西芹,加少量水烹饪2分钟,调味煸炒即可。
这道菜不仅美味,美容养颜、润燥安神的效果也很好。
麦冬
麦冬性微寒、微苦,有清心除烦、滋阴润肺的功效。如果秋季有肺热干咳、心烦失眠、便秘的现象,不妨尝试用麦冬来做药膳。
山药麦冬炖燕窝
准备鲜山药150克,麦冬20克,燕窝5克,鸡汤750毫升。将山药去皮,切成丁状,麦冬去内梗,洗净;燕窝用45℃温水浸泡,去燕毛,洗净。将燕窝、山药、麦冬、鸡汤同放炖杯内,用武火炖沸,再用文火炖半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这款药膳有滋阴润肺、降低血糖的功效。但要注意,麦冬性微寒,脾虚和气虚的人群不宜服用。
玉竹
玉竹性平,有生津止渴、养阴润燥的功效。秋季容易口干咽干、燥热咳嗽的人群,不妨常食用下面这款药膳。
玉竹银耳汤
取鲜玉竹、冰糖、银耳各10g。将玉竹洗净、切成片,银耳泡发后择净,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银耳熟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这款汤品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胃脘隐痛等症状。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食疗养生是养生的好方式,以上这四种中药材最适合秋季除秋燥。但要注意,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在服用中药前最好找中医辨明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