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最好吃些补气的食物来帮帮辛苦一夏的身体,而且这时候补气,在冬天的时候就不容易生病,那么,吃什么更补气呢?
黄芪粥” style=”width:100%” src=”https://static.sopu.net/news/img_context/20190728101100938.jpg” style=”height:750px; width:1000px” />
黄芪
当然首选黄芪粥了,黄芪,有点偏温性,有时会让人上火。但惟独在“立秋已至,暑湿未退”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可以吃,立秋时候用黄芪和大米煮粥是最好的。大米也是补气的,可以增强黄芪的补益作用,效果比直接喝黄芪水要好。
黄芪煮粥味道也不错,有淡淡的甘味和豆浆的香味,全家人都能喝。黄芪粥虽然带甜味,对糖尿病人却很适宜,还有降血糖的作用,黄芪粥的做法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来学一学。
黄芪
做法一:
1.将黄芪(300克),加10到15杯(普通的马克杯一杯水约300毫升)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3.重复第二步的过程。
4.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过的药汁混合,放入冰箱保存。
5.每天早上取五分之一的黄芪水,加入100克大米,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
做法二:
1.黄芪(柳叶片)60克用清水浸泡一晚。
2.加100克大米一起煮成稀粥。
3.食用时将黄芪药渣捞出不要。
以上都是两人份一天的用量。
这道粥的功效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固表止汗,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促使皮肤疮疡中的脓毒排出;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健脾益气,适合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体虚人进补,以及大病初愈的调养;调理气虚型肥胖(一动就爱出汗,上楼气喘吁吁,腹部虽然胖但一按能按下去,肉是松软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感冒咳嗽痰多不可喝黄芪粥,否则易将病邪封在体内不能宣泄出去。凡是外感病邪,有急性症状时都不宜补,而是应该吃发散的食物,比如风寒感冒时喝姜汤将表邪发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