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温低,天气寒,老年人容易“冻”出病来,很容易感受外邪及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冬天干燥的气候,还常常使老年人上火、便秘、消化不良。那么老人如何冬季关口呢?这里位大家介绍六个抗寒防病的小窍门。
1.多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老年人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2.常喝枣姜汤
能起到增强老年人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用大枣10颗、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
3.坚持冷水洗脸
可增强老年人耐寒、抗病的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4.床头常放柑橘或薄荷油
床头摆柑橘,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柑橘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睡前吃几瓣橘子,能化痰止咳。
将一小瓶薄荷油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5.夜卧桑菊枕
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能使老年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6.早喝盐水晚喝蜜
中医认为,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注意:100毫升水中盐含量最好不要超过0.9克;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水肿患者不宜服用。)
每天睡觉之前可以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磷、钙等物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盐水和蜂蜜最好要结合起来喝,因为二者有互补作用。蜂蜜中钾的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