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发生在胆囊部位的一种炎症病变,是很常见的胆囊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身上,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或者是受到了某些化学性的刺激而导致。要想早点治疗胆囊炎,那么就要对它的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胆囊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后背疼痛
患上了胆囊炎之后,患者首先会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后背疼痛,直接发生在后背部位,而是因为放射性疼痛蔓延到后背所引起。除了会有后背疼痛的症状之外,患者还有可能会感觉到全身疲乏,甚至是呕吐。
二、腹部疼痛
如果是急性胆囊炎,那么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腹部疼痛,如果说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那么疼痛的感觉也会加剧。主要的发病部位就是在上腹的中部,患者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等不良的症状。这种疼痛呈现出的是持续性的特点,并且还会放射到后背部位。严重的患者最好是禁食,可以给患者的胃肠减压,然后静脉注射来补充营养,避免水分和电解质失调。
三、寒战高热
如果急性胆囊炎没有及时的处理腹痛,腹痛也会不断的加剧,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的症状。如果说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者合并细菌感染,那么还会出现一些全身感染的症状。
四、出现黄疸
黄疸其实也是胆囊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也就是说患上了胆囊炎之后,可能会发生黄疸,主要是因为胆总管内有结石,或者说出现了急性炎症,水肿等情况导致。
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是急性胆囊炎,那么发病之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大部分的患者都会有恶心呕吐等不良的消化道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看到油腻的食物就会反胃。
胆囊炎的症状表现相关阅读
胆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炎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跟胆囊结石有关系,没有结石的胆囊炎,一般都是因为胆囊的血供受影响,导致胆囊出现急性的坏疽炎症反应,但在临床上我们碰见的大部分的胆囊炎的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的存在,但并不是所有胆结石的患者都会引起胆囊炎,有些患者的结石可能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没有任何的不适的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胆囊息肉,但是息肉本身不太会引起胆囊的炎症,但是胆囊息肉要观察,就是怕息肉增大以后,引起癌变。所以胆囊炎的发生主要还是跟结石相关。
胆囊炎如何检查出来
胆囊炎如何检查出来:
胆囊炎可以有这几个检查办法:一是B超,在B超上胆囊炎会有胆囊壁的增厚,甚至会有胆囊的萎缩。对于急性胆囊炎来说,B超表现主要是胆囊增大、炎症、水肿。二是CT,对于急性胆囊炎来说,在CT上看到胆囊的明显增大,胆囊壁的增厚。对于胆囊萎缩来说,CT上看到胆囊比正常的胆囊要明显的缩小。三是核磁,核磁除了发现胆囊的结石以外,还能协助诊断胆管里是不是合并有结石存在,它的这种对于排除胆管结石来说具有更好的一个优势和价值。
胆囊炎能吃什么
胆囊炎能吃什么:
胆囊炎分为两种病理类型:一是慢性胆囊炎,二是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在不发病的时候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在急性胆囊炎发作的时候,是不建议吃任何东西,因为此时吃进去的食物也不会被充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吃东西后会刺激胆囊的收缩以及胆汁分泌的增加,都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炎症状的加重。所以什么时候可以吃饭,要看病人病情缓解,一般来说,腹痛消失、体温正常、血象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建议病人慢慢恢复饮食。
胆囊炎的危害
胆囊炎的危害:
根据胆囊炎的病程、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急性梗阻和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以腹痛发烧为特点的急性炎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死穿孔,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导致生命危险。
慢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结石持续存在,刺激胆囊壁而形成的慢性炎症,症状往往不剧烈,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结石性胆囊炎,如果结石掉入到胆总管,会引起继发的胆管结石,胆管炎,甚至是胰腺炎。持续存在的胆囊结石,像过大的胆囊结石,充满型的胆囊结石,引起胆囊壁明显的增厚钙化,甚至胆囊萎缩,也有出现胆囊癌的风险。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急性、重型的胆囊炎,尤其是合并胆结石的胆囊炎,在急性期或者外科手术期间要禁食,再往后能够进食的时候,要从低脂饮食开始过渡;
第二,对于轻型的胆囊炎,也要低脂饮食,脂肪限度不同的人之间有差异,主要要给予一些富有蛋白的淀粉类的食物,避免脂肪摄入以后造成胆囊收缩、引起腹痛;
第三,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要给予一些维生素、水果、新鲜蔬菜、绿叶菜等,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饮酒方面适当注意,需科学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