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胆囊炎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实不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疾病越来越年轻化,疾病的一系列症状都是很常见的,同时对患者的身心都是一种摧残,一种折磨。今天给大家说说胆囊炎的症状,一起熟悉了解一下 。
1、饭后腹部不适
通常胆囊炎患者在吃完饭之后,由于进食了大量的高脂饮食,众所周知,脂肪可以促使胆囊收缩,所以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腹部不适,因此,从这里可以得出一点,患有胆囊炎的患者,要避免进食高脂食物,避免发病。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留心饭后,是不是出现不适感,若有很可能是胆囊炎。
2、右腰疼痛的症状
日常的生活中,腰部疼痛,也是经常遇到的状况,因此很多人都不会在意,但是胆囊炎患者也会出现腰痛这样的现象,其位置主要是处于胆囊处,具体位于在右腰和右肋之间,主要原因是由于胆囊出现炎症,因此出现疼痛。尤其是在久站过后,或者是洗了冷水澡之后,疼痛的现象更加明显。
3、呕吐症状
胆囊炎除了上述的会出现腹部不适,腰痛的现象,还会出现胃部不适似的呕吐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反胃、嗳气等一系列的现象,呕吐的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成正相关,病情越重,症状越明显。关键是要和胃病做好区分,以防误诊漏诊。
总之,胆囊炎对身体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的都是常见的症状,大家可以看一看,当然除此之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剧烈的厌油腻食物、胃部灼热、背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也需要注意,可以帮助诊断胆囊炎。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相关阅读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又包括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者由于胆囊穿孔,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由于胆囊结石刺激胆囊或者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功能异常,称为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胆囊形态、胆囊结石的时间、具体的诱发因素以及胆囊炎症的程度。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突然发作的右上腹疼痛,同时伴有发热,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升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发热继续出现,腹痛症状持续加重。急性胆囊炎缓解之后,进入到慢性期,主要以右上腹的隐痛,消化不良,进食后腹胀,特别是进高脂肪食物容易出现腹泻。
胆囊炎的危害
胆囊炎的危害:
根据胆囊炎的病程、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急性梗阻和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以腹痛发烧为特点的急性炎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死穿孔,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导致生命危险。
慢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结石持续存在,刺激胆囊壁而形成的慢性炎症,症状往往不剧烈,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结石性胆囊炎,如果结石掉入到胆总管,会引起继发的胆管结石,胆管炎,甚至是胰腺炎。持续存在的胆囊结石,像过大的胆囊结石,充满型的胆囊结石,引起胆囊壁明显的增厚钙化,甚至胆囊萎缩,也有出现胆囊癌的风险。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炎是较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有:
一,结石或寄生虫梗阻胆囊管,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炎。
二,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途径有血源性感染和胆源性感染,特别是华支睾吸虫与胆囊感染尤为密切。
三,神经精神性因素,疼痛恐慌等因素易导致胆汁堆积。
四,激素因素,由于激素影响,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炎症。
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结石长期刺激引起,特点为慢性迁延性。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目的为使胆囊休息,利于疼痛缓解。为保证机体营养,应由静脉补充营养,多饮水。待疼痛缓解后,可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选用清淡流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米汤、藕粉、蔬菜汁、米汤加蜂蜜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选择低脂半流质食物。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在20克到40克之间,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选用植物性脂肪,但应均匀分布在三餐膳食中,避免一餐内食用过多脂肪。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胆囊炎疼痛怎么缓解
胆囊炎是比较急的疾病,因为胆结石梗阻在胆囊的出口,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不出去。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是上腹、右上腹向肩背部放射的比较剧烈的疼痛。患上胆囊炎应该及时就医,采用间苯三酚缓解痉挛,可以减缓疼痛。另外可以口服一些利胆的药物,如硫酸镁,让胆汁更容易排出。主要是要靠药物来缓解疼痛。如果有急性胆囊炎疼痛的患者,首先要确认是胆囊发炎,之后患者侧身躺下,患侧在上,在胆囊疼痛区用冰块冷敷,减少急性炎症的扩大。冷敷减轻疼痛后再在脚下胆经上的胆囊穴找出反应点针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