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比较容易出现结石的部位,这与胆囊的生理位置有关系,因为胆囊属于我们的消化器官,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存在饮食不规律,或者是饮食不当的行为,这些对于胆囊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容易导致胆囊结石的出现,患了这种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胆囊切除,那么胆囊切除后遗症有哪些呢?
胆囊切除的后遗症是什么
1、胆囊切除的后遗症之腹胀腹泻
现象:胆囊摘除后,一位朋友说她很注意饮食,但仍经常腹泻;还有位朋友说:她没有腹泻现象,但却时时感到腹胀。
腹泻、腹胀都是消化不良现象。
原因:胆囊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位置极为重要。
对策:专家建议:疏肝利胆,调理脾胃功能。
2、胆囊切除的后遗症之出现肠息肉
现象:一位胆囊摘除的50多岁的女士,因腹泻太厉害去检查,发现肠上长有息肉,两次检查期间,发现息肉长得还挺快,她大感奇怪。临床医生告知,胆囊摘除后发现肠息肉,现已是较多见的现象。
原因:可能是次级胆酸不良刺激的结果。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中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后,变为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对肠粘膜的刺激,是不良刺激。
3、胆囊切除的后遗症之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术可导致碱性反流性胃炎。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浓缩成肠,与胃和十二指肠的分泌和蠕动同步。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
胆囊切除的后遗症相关阅读
胆囊癌的原因
胆囊癌的原因:
胆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胆石症,胆囊癌患者常合并胆结石,合并率可高达80%,胆结石的长期刺激是否会引发胆囊癌尚未得到充分证明。
二,胆囊良性息肉与腺瘤,近年来有报道称胆囊腺肌增生患者发生癌变,目前该病变已确认为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三,胆胰管合流异常,胰胆管的不正常汇合使胆囊癌的发病率上升,胰胆管汇合部畸形时,胰液长期反流,使胆囊黏膜不断被破坏,反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可发生癌变。
四,其他因素。
胆囊癌晚期能活多久
胆囊癌晚期能活多久:
胆囊癌患者的症状一般比较严重,生存时间总体较短。胆囊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视治疗效果等具体情况而定。
一,进展期胆囊癌及胆囊癌侵犯至全层,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以及清扫一部分周围淋巴结,在术后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少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
二,胆囊癌晚期,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则生存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半年。
三,癌症病灶有远处转移或侵犯周围器官,引起黄疸、肝功能损害、腹水等情况时,生存期则更短,一般为1到3个月。
胆囊癌的分期
胆囊癌的分期:
胆囊癌一般根据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器官转移,三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将胆囊癌分成四期,最早期是原位癌,治疗效果、预后效果最好。
一期胆囊癌病变深度比较浅,一般到黏膜下层;
病变侵犯到胆囊的基层,但没有突破胆囊的浆膜层或者没到肝脏层,称为胆囊癌二期;
如果病变突破胆囊外边光滑的浆膜或者侵犯胆囊床的肝脏为胆囊癌三期;
如果肝门部的血管已经受侵犯或者腹腔干周围有淋巴结转移甚至还发生腹腔或者肺或者远处器官的转移是胆囊癌四期。
胆囊癌怎么治
胆囊癌怎么治:
实际上如果患者明确诊断为胆囊癌,最好方法是手术治疗。胆囊癌变以后,通常的胆囊切除术是难以使其治愈的,可能要再进行二次手术,进行扩大的胆囊癌根治术。
术前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评估手术方式,观察胆囊癌对周围的组织器官是否有侵犯以及可能会影响哪些器官如肝脏或者肝外的转移,甚至会不会有远处器官如肺或者其他的远处转移的发生,不同情况的手术方式也不同,能手术根治性地切除是最好的。如果病人情况允许,术后再结合一些化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胆囊炎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胆囊的畸形发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管的梗阻。胆囊管梗阻了以后,外面的胆汁进不来,里面的胆汁出不去,胆囊内的胆汁的炎性的改变,形成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