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并不是乙肝疾病。胆囊炎和乙肝疾病出现以后,脸色都容易出现晦暗黝黑的情况,很容易会把这两种疾病混淆,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胆囊炎出现以后需卧床进行休息,可以服用一些解除痉挛的药物。若是乙肝疾病出现,则需要进行免疫治疗。
乙肝是一种被很多人熟知的疾病,在出现乙肝以后肝区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会感到肝区不适。而在出现胆囊炎以后,肝区附近也会感觉到不舒服,会影响到正常的作息,特别是在胆囊炎严重发作的时候,其疼痛感则会加剧。那么胆囊炎是乙肝吗?
一、胆囊炎是乙肝吗
胆囊炎并不是乙肝,乙肝也不是胆囊炎。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在成年人中,会更容易出现胆囊炎。由于胆道受到了细菌的感染,所以会有炎症的症状出现,会有明显的腹部疼痛、腹部胀痛以及发烧等症状。
而在乙肝则是肝脏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会造成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肝功能的受损,导致乙肝病毒的出现。并且在出现乙肝病毒以后,还需要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和乙肝DNA的检测,可以明确其具体的形态。要确诊胆囊炎,则需要进行腹部的彩超照明,这两种疾病都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二、胆囊炎的治疗方法
出现胆囊炎以后需要根据其是否急性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胆囊炎需要卧床进行休息,并且服用半流食的食物,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要服用一些解除痉挛的食物,可以达到一定的止痛效果。同时还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根据细菌的培养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三、乙肝的治疗方法
若是出现了乙肝疾病,则需要根据肝脏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会选择免疫抑制的治疗方式,并且可以采取一些抗感染的药物来进行服用,可以达到一定的抗病毒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乙肝的情况。在出现乙肝以后也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胆囊炎是乙肝吗相关阅读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保胆手术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保胆手术:
对于胆囊的良性或者是恶性疾病,建议要做根治性的胆囊切除手术,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保胆手术。原因是保胆手术之后,复发率较高,胆囊功能受损,患者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恶性的潜在疾病,保胆手术更是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的风险。
但是在某些情况之下,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胆囊切除,比如患者高龄或者急性炎症而导致明显的胆囊淤胆,出现急性胆囊炎,胆囊有穿孔风险时,可以采取胆囊造瘘,胆囊穿刺引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胆囊内压力过高,控制炎症,缓解病人的症状。炎症消退之后,一般过2到3个月可以采取二次手术来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炎的危害
胆囊炎的危害:
根据胆囊炎的病程、发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急性梗阻和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以腹痛发烧为特点的急性炎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死穿孔,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导致生命危险。
慢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结石持续存在,刺激胆囊壁而形成的慢性炎症,症状往往不剧烈,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结石性胆囊炎,如果结石掉入到胆总管,会引起继发的胆管结石,胆管炎,甚至是胰腺炎。持续存在的胆囊结石,像过大的胆囊结石,充满型的胆囊结石,引起胆囊壁明显的增厚钙化,甚至胆囊萎缩,也有出现胆囊癌的风险。
胆囊炎症状
胆囊炎症状:
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常常有发烧、恶心、吐等症状,甚至有的人会有右上腹痛,伴随右肩部的不舒服、或者右后背部的不舒服,往往常见于中年人,30到60左右的女性更常见,一般在夜间容易发病,需要和胰腺炎、心肌梗、心绞痛相鉴别;
第二,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胆囊炎,往往病情会稍微重一点,尤其是出现梗阻性的胆囊炎,会有发烧、寒战、腹痛、黄疸、痴呆也就是神志不清的症状,俗称夏柯氏五联征,这是一种比较重、比较急的胆囊炎;
第三,对于不合并有胆结石的胆囊炎相对要表现的轻一些。
胆囊炎症状
胆囊炎症状: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为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查体可见右上腹有压痛及紧张,墨菲式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化验检查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B超可见胆囊肿大,X线检查可见胆囊增大阴影。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为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可出现恶心、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查体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叩击痛,化验可见白细胞成堆。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目的为使胆囊休息,利于疼痛缓解。为保证机体营养,应由静脉补充营养,多饮水。待疼痛缓解后,可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选用清淡流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米汤、藕粉、蔬菜汁、米汤加蜂蜜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选择低脂半流质食物。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在20克到40克之间,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选用植物性脂肪,但应均匀分布在三餐膳食中,避免一餐内食用过多脂肪。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