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对身体的影响有什么

胆囊息肉对患者身体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会导致右上腹部持续性绞痛,且消化系统功能会发生异常。而在严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息肉组织癌变,同时会因为大量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结石,还可诱发慢性炎症疾病。

在近些年胆囊息肉变得越来越多见,新增的病例当中有许多都是年轻人。不过在刚患上胆囊息肉时,病情并不会特别严重,甚至不会有自觉不适症状,因此患者就认为该病对身体影响不大。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么,胆囊息肉对身体的影响有什么呢?
  1、右上腹绞痛
  虽然大部分患者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但如果息肉组织发生于胆囊颈部,就会影响到胆囊的正常排空功能,此时一旦进食,就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或者绞痛等不适感,尤其是在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之后会更为显着。
  2、消化系统异常
  当胆囊息肉堵塞到胆管时,就会促进胆汁排除,进而可影响到肠胃消化,让整个消化系统功能都发生异常。患者主要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
  3、息肉组织癌变
  关于胆囊息肉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会导致息肉组织癌变,且随着发病时间变长,癌变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息肉基底部较宽的胆囊息肉患者而言,息肉恶变几率会增大许多,因此一定要及时做病理性检查,确定是否发生癌变。而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是胆囊部位会有大量高浓度胆汁,在长期刺激下就会恶变。
  4、胆囊结石
  在胆囊长出息肉之后,会导致大量胆固醇沉积在胆囊组织内。若不能及时清除多余胆固醇,就会容易患上胆囊结石。在临床方面多数胆囊结石都是由于胆囊息肉所致。
  5、其它影响
  一旦胆囊息肉组织增大,超过一定直径之后,就容易诱发一些慢性炎症疾病,其中以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胰腺炎最为多见。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会因此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症,并会时常有肝脏区域疼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诱发各种肝脏疾病。

胆囊息肉对身体的影响有什么相关阅读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现在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以胆囊壁突出与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为特点的疾病。胆囊息肉在很多年轻人查体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一个或者是多个胆囊内隆起性的病灶。其实按照它的结构来进行分类的话,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良性或是胆固醇的结晶而形成的胆固醇性的息肉。
  胆囊息肉的存在往往提示我们生活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高糖饮食、高脂肪饮食、饮食不规律。使得胆固醇在胆囊壁内沉积。这种息肉由于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手术干预措施,只是通过定期检查来观察大小形态的改变。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单发快速增长,机体比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一旦确诊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根据胆囊息肉的具体性质以及和胆囊息肉相关的症状,以及是否合并有其他的相关疾病,而采取相应的不同治疗措施。胆固醇性息肉,由于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对于胆囊功能也没有影响,无需任何的干预,建议每半年做腹部B超就可以。如果胆囊息肉快速增长,检查提示有胆囊息肉内血流信号,胆囊肌底过宽,形态不规则,怀疑是胆囊腺瘤性息肉时,需要采取积极手术治疗。
  如果胆囊息肉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出现了相应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采取的治疗措施是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控制症状进行综合治疗,最大限度的保留胆囊功能。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手术方式。胆囊切除如果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可以缓解症状,对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过度治疗,没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或者胆囊功能还正常的胆囊结石以及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之后,有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胆囊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麻醉,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
  所以,胆囊切除术主要从加强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流程以及对症治疗手术后的一些不适症状,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胆囊切除后遗症

胆囊切除后遗症:
  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切口疼痛,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呕吐,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出血,胆瘘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技术以及采取术后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手术后远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腹胀,腹泻,一些隐痛等,很多患者由于饮食控制不佳,术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在手术后早期严格控制饮食当中的脂肪成分,对症使用利胆、补充消化酶,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以及定期检查,可以明显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的不适表现。

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如果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小,术后一到三天即可出院。如果是开腹手术,一般一周出院。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手术后需要有两周左右的休息时间,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恢复时间有所不同,可延长或缩短。脑力劳动者或工作轻松的患者,在术后两周左右即可开始工作。
  对于体力劳动者或工作量较大的患者,术后一般需要休息一个月左右。对于年纪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患者,休息时间应酌情增加,且术后一周必须卧床休息。注意少食多餐,限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0)

相关推荐

  • 胆囊息肉病因

    胆囊息肉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分类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症…

    12-05
    15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原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原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固醇的结晶。胆固醇的结晶形成原因是胆汁里面胆固醇、胆酸和胆盐的比例失调,而出现沉积。   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和…

    09-23
    11
  • 胆囊息肉吃药能消除吗

    胆囊息肉一般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只有做B超才能发现,而此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需要及时治疗才行。如果病情不严重,使用药物可以治愈胆囊息肉。中药的副作用少,建议患者尝试中药治疗。 …

    11-19
    15
  • 胆囊息肉原因有什么

    胆囊息肉原因有什么:   其实胆囊息肉的形成机制现在并不是十分清楚,胆囊息肉它主要的病理类型有两个:一个是胆固醇息肉;一个是腺瘤样的息肉。   胆固醇的息肉它形成主要可能跟他胆囊内…

    12-17
    26
  • 胆囊息肉怎么形成的

    胆囊息肉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首先,有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胆汁分泌过多这种情况而诱发的;其次,倘若患者的饮食长期没有规律的话,也会诱发胆囊息肉的出现;最后,一些情绪因素,比如患者经常愤…

    11-03
    15
  • 胆囊息肉是否能癌变

    胆囊息肉是良性病变,会随时间的推移缓慢增长,增长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迅速,就有可能会继发癌变。所以,对胆囊息肉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小,单发息肉的关注…

    09-18
    14
  •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需要做B超,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的息肉或者说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时候,往往需要做超声造影的检查。因为胆…

    12-07
    13
  • 什么是胆囊息肉

    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它主要的问题就是胆囊黏膜本身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黏膜向胆囊腔内形成了突起,根据息…

    11-23
    40
  • 胆囊息肉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胆囊息肉的致死力在于突然癌变,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都没有不适,这也是它的可怕之处。胆囊息肉给人假象,没有疼痛,没有疾病,没有治疗。当症状复杂或性质改变时,往往会给患者带…

    08-25
    18
  •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现在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一个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是列入移植手术的…

    12-17
    13
  • 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吗

    医生对绝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建议观察,对于少数情况,还是会考虑进行治疗。第一,对于息肉位置特殊的患者,会更积极一些,要选择手术治疗。第二,对于息肉生长迅速,较大的患者,考虑继发癌变…

    12-06
    15
  • 胆囊息肉能自己消失吗

    胆囊息肉是一个较常见的良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分为胆固醇性,肿瘤性和胆囊腺肌瘤。息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目前为止,胆囊息肉没有自己消失的情况,如果之前有息肉,B超没发现,临床…

    12-09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