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可能只是一些生理性因素所致,在新生儿当中最为多见,主要可能是胆红素代谢功能发育不完善所致。而如果平时有大量饮酒、熬夜和剧烈运动的情况,就也会出现该种情况。另外,胆结石等肝胆疾病,或者败血症、恶性贫血,都可能是病理性方面的因素。

一般人们在医院做肝脏功能检查时,医生都会建议做血液常规检查,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而有不少人查出有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较高的情况,这时就会担心是得了严重疾病。那么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呢?
  一、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生理性因素
  1.胆红素代谢功能不完善
  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测定是做肝脏和胆囊功能检查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如果发现新生儿有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症状,一般考虑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功能发育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有效的促进胆红素分解排泄。而此种情况不需要过于担心,一般可自行消退。
  2.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
  如果在平时有长期大量饮酒的不良习惯,或者是在做血液检查之前有剧烈运动、熬夜、身体过度疲乏等情况,就也可能会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偏高。不过在经过适当调节之后可自行恢复。
  二、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病理性因素
  1.肝胆疾病所致
  如果肝内胆管发生阻塞,比如长出胆管结石、发生癌变,或者肝内有胆汁淤积,就会引起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大大升高。此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患有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急性肝坏死或者肝细胞性黄疸等病症,严重时还要考虑肝癌、胰头癌和胆管癌的发生。
  2.其它疾病所致
  败血症、疟疾以及恶性贫血等疾病,可能会让患者出现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严重烫伤所致,与脾功能亢进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最好是做全身性检查,在确定病因后积极接受治疗。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胆管结石吃什么药

胆管结石吃什么药:
  胆管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胆固醇性结石的溶石治疗,以及结石、继发性肝损害,给予一定的保肝治疗。
  具体药物,第一类药就是象熊去氧胆酸这一类的药物,它从胆汁提取出来,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胆汁的成分,从而促进胆石的溶解。
  中成药也会有消炎利胆、溶石和排石的功效,如临床上常用的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
  对于合并有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在治疗胆石的同时给他服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双环醇片、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主要作用是来修复肝细胞膜的功能,避免加重肝细胞的损伤。
  胆管结石的药物,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胆管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管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管结石按成因分为原发性的胆管结石、继发性的胆管结石。一般认为原发性胆管结石是胆色素结石为主,继发性胆管结石,为胆固醇性的结石或混合性结石较多。
  原发性胆管结石由于胆道的感染,胆管变异狭窄,胆汁排流不畅,以及胆道的一些寄生虫,形成以胆色素结石或是混合性结石为主的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往往是由于胆囊形成的结石,它排入并停留在胆总管内。也有一部分胆管结石,是由于肝内胆管结石脱落以后进入胆道管,主要是胆固醇性结石,或是胆色素性的结石。不同病因形成的结石不同,不同结石导致的临床病程也不完全相同。

胆管结石形成原因

胆管结石形成原因:
  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有些相似,但是并不完全一样。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结石是在胆管里形成,主要与饮食有关。对于经常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肥胖的患者,喜欢吃油腻食物的病人,喜欢静坐,不喜欢运动,不吃早饭的人均容易导致胆汁瘀滞,从而形成结石。
  对于做过肠道手术的病人,孕妇,女性则更容易得一些胆系结石的疾病。继发性的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掉出。当胆囊收缩时,如果胆囊管比较宽,胆囊里的石头就可能掉到胆总管里形成胆总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胆管结石顾名思义就是在胆管里形成的石头,根据胆管的部位不同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的胆道系统。肝内胆管结石一般都是自己原发的,因为感染的因素、寄生虫的因素引发,因为局部胆管解剖的因素,胆汁引流不畅,在局部形成结石。另外就是肝外胆管的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原发性结石因为有感染,比如远端有梗阻的因素,局部感染以后反复的感染导致结石,另外就是胆囊里有石头,它可以小的结石通过胆囊管排出到胆管里,这样形成的结石就是继发性结石,这些都属于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手术后多久能好

胆总管结石手术多久能恢复,需要看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和ERCP手术,外科手术需要把胆总管切开,然后把石头取出,放置T管,T管通过腹壁引出来,外面要接引流袋,引流胆汁,引流袋至少要放一个月以上,甚至要放到两个多月。所以病人生活可能不太方便,手术本身的恢复可能不需要很长时间,但是T管引流需要放置很长时间,而且病人的生活也不太方便。但是相对而言,ERCP手术后只需要两到三天就能够恢复。

(0)

相关推荐

  • 胆管癌的形成

    胆管癌的形成: 胆管癌的胆管结石,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胆管炎。胆管炎发生后,有些会发生狭窄,是形成胆管癌的一个病变基础。在临床上,比如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发作导致肝萎缩,术前慢慢变成肝内胆…

    12-08
    15
  • 胆管结石的危害

    胆管结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有哪些危害呢?首先它会造成阻塞胆管,引发胆管炎,出现头晕恶心的情况。另外的话会造成胰腺出血坏死有可能还会出现胆结石慢性发展。对肝…

    11-26
    12
  • 胆管癌的形成

    胆管癌的形成: 胆管癌的胆管结石,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胆管炎。胆管炎发生后,有些会发生狭窄,是形成胆管癌的一个病变基础。在临床上,比如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发作导致肝萎缩,术前慢慢变成肝内胆…

    09-17
    12
  • 胆管结石手术后多久恢复

    胆总管结石是一个很危险或者是潜在有很大危险的疾病。所以一旦发现就应该立即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外科手术和内镜下的ERCP手术,也就是内镜下的微创取石手术。外科手术需要把胆…

    11-21
    17
  • 胆管结石是怎么回事

    胆管结石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肝内胆管,一般肝内胆管结石属于原发性,可以因为感染,寄生虫等因素。第二类是肝外胆管,肝外胆管结石可分成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原发性是因为感染引起,…

    11-22
    11
  • 如何处理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阻塞胆管的几率非常大,只要发现结石就要想办法将它取出。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手术,也可以在内镜下取石。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以及结石的情况选择,对于肝内胆管结石,难度相…

    12-06
    12
  • 胆管结石术后多久能出院

    胆总管结石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也有ERCP。ERCP手术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医生会在术后观察患者胆汁引流的情况,观察腹部的体征有没有出血,腹痛,有没有术后胰腺炎,有没有可能发生穿…

    12-20
    54
  • 胆管结石不可以吃什么

    胆管结石不可以吃什么:   根据胆管结石的成因不一样,其实在保证身体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主要是限制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因为一般来说,胆管结石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在保证身体基本营养的前…

    09-10
    16
  •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是根据病情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症状。许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发现肝内胆管有结石,或者患者产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肚子疼,尤其是在吃完食物之后会出现,这时需要考虑是肝内胆管结石,…

    12-08
    14
  • 胆管结石会癌变吗

    胆管结石会长期的慢性刺激胆管,会导致胆管炎的发生。胆管炎发生后会出现狭窄这些情况,所以胆管炎也是形成胆管癌的一个病变基础,一定不要忽视它。 临床上经常会有一些患者,比如肝内胆管结石…

    08-19
    14
  • 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

    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   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很多因素,最常见的是原发性结石,一般都因为感染引起,反复的胆道感染,寄生虫疾病等。还有一些解剖性因素,如胆道梗阻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形成结石…

    11-28
    18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的效果和结石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评估肝内胆管结石的时候,要看患者的肝内胆管结石的位置、范围、大小,才能决定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程度较轻的结石可以通过微…

    12-08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