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造成的肝脏慢性炎症,一般为HBV感染人体超过半年。
  我国HBV传播途径一般为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妈妈分娩新生儿过程中,HBV感染新生儿。HBV感染人体后,HBV-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形成cccDNA,cccDNA逆转录RNA,以RNA为模板复制HBV DNA及翻译各种蛋白,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及核心抗原,然后组装成新的HBV,分泌出肝细胞再感染其他未感染HBV的细胞。新生儿感染HBV后多数慢性化,部分患者会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所以建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腹部彩超等项目,积极保肝、抗病毒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相关阅读

肝内HDAg仅一过性阳性的检查项目

丁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之一的急性丁型肝炎是指HDV/HBV同时感染。潜伏期4~20周。临床表现及生化特征与单纯急性乙型肝炎相似,可有乏力、食欲缺乏、黄疸及肝脏肿痛等。肝内HDAg仅一过性阳性的检查项目包括什么?

检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测定、献血者健康检查、体液免疫检测法、1分钟胆红素、常规体检、尿铜、甲型肝炎抗原、甲种胎儿球蛋白试验、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阿-曼氏试验、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显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疾病自限,预后良好,不发生病毒持续携带状态,亦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约20%发展为肝硬化,约0。6%发生肝癌;丙型肝炎亦约有36%(26%~55%)转变为慢性肝炎。
  实验室诊断
  1、病原学应检测乙、丙、丁肝炎病毒标记物,若系急性发作应查甲、戊及其它病毒标记物,以确定有无重叠感染。
  2、生化指标应查ALT、Bi1、T/A、Ep、PA。轻、中、重度三型的生化指标值可参考。其它检查包括血象(尤应注意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
  3、尿常规(尤应注意尿蛋白、红细胞,以查明是否有肝外表现)。

口唇发黄需要做什么检查

口唇发黄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如果发现自己口唇发黄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所以下面介绍一下口唇发黄需要做什么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血清学检查(检测病毒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病毒性肝炎分型)
  (3)其他相关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蛋白、脂肪及糖代谢、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
  3、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HAI计分系统观察,对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可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患者的饮食禁忌

口唇发黄要注意肝炎问题,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下面介绍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饮食禁忌。

肝炎导致的口唇发黄的饮食禁忌

  1、忌酒

酒,味苦,甘,辛,入心,肝,胃经,有毒、肝炎病人本为湿热之体,饮酒则助湿动热、临床实验表明;酒的主要成份一一乙醇有90%以上要在肝脏内代谢分解、生成乙醛,乙醛和乙醇都具有直接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对于正常人,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而对肝炎病人来说,由于本身肝实质己受到损害,肝功能受到影响,肝脏对乙醇的解毒功能下降、因而,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受到进一步的损害,从而加重情、因此肝炎病人必须忌酒。

  2、忌高糖摄入

血液中糖浓度正常有利于肝糖原的合成,而肝糖原对肝细胞的再生及解毒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病人如能正常饮食,又无糖原不足现象,则不必另外补充糖类、过多摄入糖类,一方面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另一方面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体力活动少,营养补充增多,大多数病人病后身体发胖,体内脂肪增多,若大量地摄入糖类,则可促进体内脂肪类物质增多,严重者可导致高血脂和脂肪肝,进而加重原有病情,故肝炎病人不可过高摄入糖类。

  3、忌过多摄入蛋白质

急性肝炎病人,蛋白质,摄入不宜过高,因为在肝功能障碍情况下,肝脏去氨作用下降,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血氨上升,进而导致肝昏迷,故肝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忌脂肪摄入过量

也不宜摄入过低、肝炎病人,对食物中的脂肪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脂舫摄入过多超过了脾胃吸收与消化功能,常可导致腹胀及腹泻、限制脂肪摄入量是肝炎病人饮食的基本原则,肝脏内脂肪沉着妨碍肝糖原的合成,并能降低肝细胞的机能,但脂肪有刺激胆汁分泌作用,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也不宜摄入过少,可选用易消化的含胆固醇少的脂肪类饮食,如奶油,埴物油等,每日40一60克即可。

  5、忌偏食及过度劳累

肝炎病人,肝脏受到损害,会影响多种维生素的吸收与转变代谢,同时也导致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维生素直接参与肝脏代谢,微量元素是组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因此肝炎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肝炎病人在调摄饮食的同时,还要生活有节,忌气愤脑怒,勿忧思,避免劳累,节制性欲,以利疾病恢复。

7种情况:小病变大病

1.肝炎

虽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够久,最终都会患上肝癌”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它的确是肝癌的最主要诱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须定期检查,以早诊早治。

2.慢性溃疡性疾病

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胃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明显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也与高血糖有关。另外,增加血胰岛素水平的降糖药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

4.胃肠道息肉

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胃肠道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大小、类型、数目等,一经确诊即应治疗。

5.宫颈糜烂

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宫颈高度病变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症状与宫颈糜烂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警惕。

6.乳腺囊性增生

腺瘤样增生长期不愈的病例中,约20%可恶变,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有无癌变。

7.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关。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单个甲状腺结节,更偏向为恶性,因此如果发现甲状腺有肿块,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干扰素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哪些指标

今天有一位正在使用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的丙型肝炎患者给我来信,说他治疗期间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但信中没有谈他做了哪些检查。我很不放心。因为干扰素和利巴韦林都有许多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监测。

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的问题。

在干扰素治疗前应检查:

①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

②病毒学标志: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水平;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包括抗HCV和HCV RNA。

③其他: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肾功能、血糖及尿常规,并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对女性患者应进行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以排除妊娠。

治疗过程中应检查:

①开始治疗后的第1个月,应每1~2周检查1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次,直至治疗结束;

②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1次;

③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乙型肝炎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丙型肝炎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HCV RNA;

④其他: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好先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同时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已患糖尿病者,也应先用药物控制糖尿病,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

⑤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表4将这些检查项目按治疗的时间进行归纳,以方便患者检测。

在这些观察指标中,肝功能(ALT和AST)、HBV DNA、乙肝五项血清学或HCV RNA属于疗效观察指标,其余为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如果疗效差(其疗效指标应至少观察半年)或有严重的、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都应该停药,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

如果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不好解释的其他症状或医生发现其他异常,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检测时间或增加检测项目,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

  •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肝衰竭是指是各种病因造成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09-06
    22
  • 肝功能五项是什么

    肝功能五项是什么:   肝功能是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 肝功能检查包括诸多项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所以一般来说,肝功能…

    12-21
    16
  • 酒精肝注意什么

    酒精肝注意什么:   酒精肝来讲,从注意上面,首先第一条,顾名思义必须戒酒,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注意休息,因为肝脏的恢复,无论在哪个阶段,它都需要一定的能量供应,所…

    12-22
    12
  • 先天性肝囊肿传染吗

    先天性肝囊肿传染吗:   肝囊肿是肝脏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根据是否寄生虫感染所致,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的肝囊肿。   寄生虫性肝囊肿是由于肝棘球蚴病导致的,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09-06
    14
  • 肝损伤能治好吗

    肝损伤能治好吗:   肝损伤能否治好,主要看肝损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肝损伤原因常见的有肝炎、肝脓肿、胆道梗阻等。肝炎常见的种类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

    12-21
    13
  • 肝硬化检查什么项目

    肝硬化检查什么项目:   肝硬化的检查项目比较全面,首先要先给患者完善血液方面的检查,因为人体所需要的白蛋白、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脏来生产的。当已经进展到肝硬化的状态,肝脏的功能都是全…

    08-30
    12
  •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分为嗜肝性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与非嗜肝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10-10
    16
  • 肝病的主要表现

    肝病的主要表现:肝病是肝脏疾病的总称,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肝囊肿等。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1、肝区不适:肝脏位于人体右侧肋缘下方,肝区不适、隐痛是肝脏特异性表…

    12-20
    10
  • 戊肝怎么传染

    戊肝怎么传染:   戊型肝炎是病毒性戊型肝炎的简称,戊型肝炎是一种急性肝脏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也叫消化道传播,主要是进食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了的食物、水源、海鲜等感染。…

    12-21
    12
  • 甲肝治疗要多久

    甲肝治疗要多久:   甲肝全称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甲肝是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造成的一类传染性肝病。   甲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患者接触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

    10-15
    12
  • 肝腹水是什么症状

    肝腹水是什么症状:   腹水可由诸多因素引起,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等。肝腹水一般出现于肝硬化晚期。肝硬化患者往往由肝炎患者经历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再生…

    10-13
    14
  •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最近出版的2019年我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中指出,慢乙肝总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

    10-09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