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饮食治疗

乙型肝炎饮食治疗:
  乙型肝炎分为两种,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饮食,在急性肝炎早期,病人常有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差,这个阶段要多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比如粥之类的,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要少吃多餐。
  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病人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食欲有明显改善,这时候就要吃大豆制品、奶类、鸡肉、淡水鱼等蛋白类食物。对于慢性乙肝饮食,特点是反复出现肝脏炎症的加重和缓解,要提供适当的热量,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限制脂肪饮食,脂肪是三大要素之一,脂肪的摄入量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K的吸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对肝细胞解毒、再生、提高免疫力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次,戒烟、戒酒,避免损伤肝脏的物质进入肝脏。

乙型肝炎饮食治疗相关阅读

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

肝脏疼痛很多人都有过,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肝部痛。我们知道,肝脏器官本身是没有感觉神经的,肝脏疼痛也是是有原因的。肝脏部出现疼痛的症状时,一定要好好的找一找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肝脏疼痛是指右侧季肋部的自发性疼痛。我国肝炎发病率高,肝炎急性期、恢复期都可出现肝区痛的症状和叩击痛的体征。但是肝胆系统的其他疾病以及邻近肝胆系统的脏器,组织病变也可致该部位疼痛,因此,有肝区痛者不一定就是肝炎,应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

(1)胸壁疾患:如右季肋部的局部肌肉损伤、肋骨骨折、胸壁挫伤、胸壁结核、流行性胸痛、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肿瘤、骨髓炎、骨肿瘤等。

(2)胸膜与肺组织病变:如胸膜肿瘤、气胸、脓胸、肺炎、支气管炎、肺癌、肺栓塞、肺结核等。

(3)肝胆系统病变:除病毒性肝炎外,尚有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脓肿、肝硬化、原发性肝痛、转移性肝癌、阿米巴肝病、肝结核、肝包虫病、肝梅毒、胆系感染、胆石症、胆管石、胆囊癌等。

(4)肠道病变:如肝区部结肠癌、肝曲综合征等。

(5)固定性的输血体位:可使肋间肌肉受压产生局部疼痛。

(6)近期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胸痛;近期接触水痘的年轻人突然肝区痛要注意带状疱疹的发生。

(7)其他:如膈下脓肿等。

出现肝脏疼痛问题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像草菇,香菇,平菇,银耳,木耳等都比较不错,很多食用菌里面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这些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能够起到保护肝脏以及抵抗衰老,抗辐射作用,大家可以经常吃一些。

总之,肝脏疼痛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既往史、流行病学资料、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患,确定肝区痛的病因。

肝脏肿块有几种可能

疾病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因素的,甚至有很多种疾病发病的原因不止一种,而出现了肝脏肿块也可能有很多种因素,只有了解到了具体的发病因素,我们才能更好的安排治疗方式,同时防止这种疾病出现复发,那么肝脏中快有几种可能呢?

肝脏肿块有几种可能
  1、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2、酒精:
  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3、饮食相关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肝内HDAg仅一过性阳性的主要病因

完整的HDV颗粒呈球形,直径35~37nm,内含HDV RNA及HDAg,其外壳为HBsAg。HDV RNA是HDV的基因组,由1679~1683个核苷酸组成,呈单链、环状,并可折叠成不分支的杆状结构。HDV-RNA有9个编码区(ORF),ORF5可编码HDAg。HDAg是一种核蛋白,能使机体诱生抗-HDIgM及抗-HDIgG。下面介绍 肝内HDAg仅一过性阳性的主要病因。

丁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之一的急性丁型肝炎是指HDV/HBV同时感染。潜伏  临床及动物实验观察HDV感染后,肝脏功能损害与血清及肝内HDAg滴度成正比,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DVRNA多分布在肝细胞损害程度较明显的区域,故认为HDV有直接致肝细胞损伤作用。有的学者亦发现慢性乙肝或HBsAg携带者重叠HDV感染后临床表现轻重不等,肝组织从正常、轻微炎症反应到严重肝坏死,伴有门脉区较重的炎症细胞浸润,提示丁型肝炎的发病除HDV直接细胞毒作用外尚与宿主的免疫应答有关。
  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尤其意大利南部呈高度地方性流行,发展中国家HBsAg携带率较高,有引起HDV感染的基础。我国调查报告提示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阳性者HDV感染率为0~32%,总的看,北方偏低,南方偏高。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病者HDV感染率先明显高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

肝穿刺在慢性肝炎的诊治中有何意义

肝穿刺进行肝组织活检,通常是使用一种特制的细穿刺针,利用负压吸引或切割的方法,取出少许肝组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肝细胞形态及病理改变。肝组织活检是一种能直接了解肝组织病理变化,做出较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也是肝脏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是慢性肝炎诊断的“金标准”,因而肝组织活检在乙型肝炎诊断中极其重要。

肝组织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对慢性肝炎患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或给治疗提供依据。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储积症等,肝组织活检可以为这些肝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又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与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没有肝组织活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些表面上看来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肝组织活检发现10%的人肝组织基本正常,70%的人肝组织有轻微病变,20%的人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重症肝炎的严重性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有直接关系。病理显示肝细胞破坏严重者预后较差;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多,预示病人将发展到肝硬变。

在治疗过程中,借助于肝组织活检可以客观、准确地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大量文献表明,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1年后,绝大部分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了明显改善。所以,在诊断和治疗需要时,医生常要求患者进行肝穿刺检查。

你知道世卫组织提出的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吗

今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消除肝炎。你知道世卫组织提出的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吗?你认为这个目标能达到吗?

病毒性肝炎是一项世界性公共卫生的挑战,堪比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在内的其他重大传染病。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40万例;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约20亿例,其中2.4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肝病;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估计5%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约1200万例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7亿,每年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300万~400万例;每年新感染戊型肝炎病毒3500万例,死亡7万例以上。

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死亡人数在逐渐下降,但死于病毒性肝炎的人数仍在增加。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中,47%为乙型肝炎所致,48%由丙型肝炎所致,其余则是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所致。在艾滋病毒携带者中,病毒性肝炎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导致死亡的原因。约有2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合并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有260万合并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不扩大并加快对应,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预计在今后40~50年内仍将保持目前的高水平状态,并在2015~2030年间累积造成2000万人死亡。尽管丙型肝炎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丙型肝炎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仍在增加,可能有许多人仍不能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

目前,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已经获得许多重大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领域。

①疫苗:已经有了预防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疫苗,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大规模廉价的乙型肝炎疫苗儿童期预防接种项目。

②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在出生时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通过产前检测和使用抗病毒药物进一步加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效果。

③注射、血液和手术安全:推广一次性注射器和医疗器械的使用,严格筛查献血员,保证用血安全,对所有侵袭性医疗介入诊断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严格筛查,防止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医源性传播。

④为吸毒者提供减少伤害的服务:保证他们随时可获得无菌注射器,提供有效的药物依赖治疗,帮助他们戒毒,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这一人群中的传播,同时也预防了艾滋病等其他血传播疾病的流行。

⑤治疗:已经有多种安全有效的口服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获批,使丙型肝炎的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也有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只不过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是长期的甚至终生。

以上五个领域的进展和实施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降低病毒性肝炎造成的死亡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但是,这些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分布还非常不平衡。201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要求各国政府积极努力在2020年和2030年全面达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要在全球努力“建立一个无病毒性肝炎传播、且每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可以获得安全、能支付、有效的预防、关怀和治疗服务的世界”。

(0)

相关推荐

  • 脂肪肝饮食注意哪些

    脂肪肝饮食注意哪些:   对于脂肪肝来讲,尤其是肥胖型脂肪肝,这种情况我们在饮食的注意上面一定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其实说得很简单一点,就是好吃的尽可能都别吃了。什么是好吃的,高热量、…

    12-17
    17
  • 肝硬化怎么检查

    肝硬化怎么检查:   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检查,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肝脏彩超,通过对肝脏形态、质地描述及脾脏大小,可以初步判断,也可进行肝脏CT、MRI检查判断。   而诊断肝硬化的…

    11-15
    12
  • 药物性肝炎治愈后要长期吃药吗

    药物性肝炎治愈后要长期吃药吗:   药物性肝炎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肝损伤与慢…

    12-21
    23
  • 肝脓肿的注意事项

    肝脓肿的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或胆结石等基础病,受凉后出现寒战、发热、肝区不适等症状后,首先怀疑肝脓肿,建议到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

    10-09
    34
  • 肝病的主要表现

    肝病的主要表现:肝病是肝脏疾病的总称,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肝囊肿等。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1、肝区不适:肝脏位于人体右侧肋缘下方,肝区不适、隐痛是肝脏特异性表…

    09-05
    14
  • 肝脓肿怎么办好

    肝脓肿怎么办好:   肝脓肿是肝脏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如果临床明确诊断肝脓肿,首先依据血培养或脓液培养结果,选择…

    10-31
    11
  • 肝纤维化到硬化要多久

    肝纤维化到硬化要多久:   各种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肝炎患者,长期肝脏反复炎症坏死,会激活肝星状细胞,造成肝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过多沉积,如果损伤因素长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

    09-05
    12
  • 急性肝衰竭怎么治

    急性肝衰竭怎么治: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2周内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发生严重受损,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应当积极给予积极的治疗。   1、病因治疗:常见的病因…

    10-09
    12
  • 肝脓肿最佳治疗时间

    肝脓肿最佳治疗时间:   任何疾病治疗最佳时间都类似,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肝脓肿同样,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治疗的病程会越短。  肝脓肿是一种由细菌、真…

    10-10
    20
  • 急性肝炎症状和治疗

    急性肝炎症状和治疗:   部分急性肝炎患者症状隐匿,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急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低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巩膜发黄、皮肤发黄、小便发黄等症状。   对于急性肝炎一般…

    10-15
    12
  • 酒精肝治疗方法

    酒精肝治疗方法:   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饮酒或短期内大量饮酒,造成肝脏内脂肪过多沉积。其临床诊断标准为男性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含量达到40克,或女性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含量达到20克,…

    09-06
    40
  • 乙肝吃什么药

    乙肝吃什么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因感染乙肝病毒造成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病。分为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急性乙肝有的无明显临床表现,自行清除乙肝病毒,有的转为慢性乙肝。   对于乙肝…

    12-22
    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