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

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胆囊息肉以后怎么治疗。它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块。保守治疗就是我们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它生长,手术就是把胆囊息肉完全的清除,那手术又分两大部分,一个是连胆一起的完整的胆囊切除术。这种胆囊切除术胆囊息肉没有了生长的基础,所以这种是不会复发的。
  现在还有一种微创的手术叫取息肉术,就是把我们胆囊切开,把里面的息肉完整的切除,局部黏膜,用可吸收的线把黏膜给它缝好,这样能保留胆囊的功能。但是这种情况有一个问题,就是胆囊息肉有可能还会复发,所以说不同的手术方式决定了我们胆囊息肉会不会复发,如果胆囊是单发的,息肉个数比较大,这种息肉有恶变的风险,所以建议连同胆囊和息肉一起切除,这样效果比较好,比较彻底,也不存在胆囊息肉会复发的问题。如果胆囊息肉是多发的,比较小的这种息肉,它的恶变风险比较低,如果这种多发的小的息肉又合并有胆囊的结石,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保胆取息肉或者取石的方法,但是这种处理也会带来将来息肉有可能会复发,所以说根据不同的息肉的性质大小,手术方式,它复发程度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每个朋友要根据病情的情况,需要手术方式的所采取哪种方式,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息肉会不会复发。

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相关阅读

患了胆囊息肉严重吗

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会查到胆囊息肉,但自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息肉是安全的,只要定期观察就可以,不用治疗。还有一些息肉发展比较快或者有癌变的可能,那么这些息肉就很严重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息肉的严重程度以及症状吧。

一、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与息肉的大小和症状有关系
  大部分小而且没有什么症状表现的良性息肉,一般不严重,没有必要做处理,不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症状。但是平时要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定期复查胆囊B超,确定息肉的成长情况。对于比较大的而且有症状的息肉,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好切除。这样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另外如果小的息肉有增大或者性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也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有些息肉会有癌变的可能,那么这样的息肉是比较严重的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而且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所以为了避免严重的情况,还是要手术切除,以免癌变,影响身体健康。

二、胆囊息肉的症状
  大部分息肉是没有什么症状表现的。胆囊息肉中4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都是在健康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才发现的。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感或隐痛,偶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胆囊区压痛,也就是所谓的墨菲氏征阳性。这些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出现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等等。

胆囊结节怎么办

对于胆囊结节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胆囊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而胆汁能够直接排入肠道,参与人体的消化代谢,小小的胆囊,也是疾病好发之“地”,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出现胆囊结节怎么办?

胆囊结节通常是指胆囊息肉,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或人群普查时,经腹部B超才偶然发现。有症状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多可耐受。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常餐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

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者,腹痛较明显。罕见的症状有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与胆囊颈部的息肉阻塞胆囊管或息肉脱落嵌顿于壶腹部有关。

治疗方法

对于年轻的胆囊结节患者,若结节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大于10mm,又具有胆囊结节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结节直径小于10mm,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

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结节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结节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结节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结节直径大于10mm,又具有胆囊结节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结节,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结节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结节直径大于10mm,年龄大于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结节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小于10mm,且无临床症状的胆囊结节,可以定期行超声探查,如发现异常,则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胆息肉是什么病

胆囊息肉也是常见的胆道疾病疾病之一,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因素比较复杂,与我们的饮食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我们对于胆息肉的了解不多,所以想要预防也没有办法正确的进行,因此对于胆息肉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那么胆息肉是什么病呢?

胆囊息肉是一组具有从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息肉的病变的统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在临床和影像学研究中,很难阐明其性质。它称为“膀胱粘膜鼓胀病变”。
  胆囊息肉在病理学中具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并且良性息肉更常见。 良性胆囊息肉还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子宫腺肌病和异位息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相反,非侵入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胆囊腺肌瘤不会癌变。
  胆囊息肉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及胆固醇代谢有关。 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诱发因素。
  总是在说,越来越多的人都得了胆囊息肉,但是胆囊息肉的症状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下面来了解下。
  1、胆囊息肉本病最早没有任何症状,这是一个比较难找到的本病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去医院体检,但3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仍然不能通过检查透露。
  2、从临床来看,绝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会在右上腹出现轻度不适。胆囊长出息肉,出现结石和胆绞痛。胆囊息肉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伴有结石时,癌症的发生风险也较大。

胆囊病变指的是什么

胆囊是我们身体的器官之一,主要是帮助消化的一种器官,因此对于我们的健康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胆囊因为特殊的生理性,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而出现了疾病就难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那么到底胆囊病变指的是什么呢?

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两种,分别是良性和恶性病变,但是一般来说非肿瘤的病变比较多,比较大的胆囊息肉更容易病变。不了解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人在患病以后,更加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时候甚至由于不了解而错多最佳治疗时间。
  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来说是没有症状的,或者症状很轻微,患者发现患病也是由于在做检查时发现。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没有症状,极少数的患者会有症状,会上吐下泻、恶心呕吐、没有食欲,有时候还会伴随着腹痛。疼痛的部位有时候会由腹部向右边肩膀蔓延。一般症状轻微,也可能会引起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一般来说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不需要进行手术来切除,可以先进性观察。
  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因为酒精会直接损伤患者的肝,导致肝功能失调,使肝的循环紊乱,从而刺激胆囊,会形成新的息肉或者原来的息肉变大,增加致癌的几率。患者饮食要规律,尤其是要吃早餐,因为不吃早餐的话,晚上分泌的胆汁就用不上,留存在胆囊内,刺激胆囊息肉变大。避免过多进食鸡蛋、海鲜、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类食品,多吃蔬菜,粗粮。
  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患上胆囊息肉病变以后没有症状,所以患者发现自己已经患病有点困难。所以建议人们可以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自己是否哪里患病,这样也可以及早发现自己已经患病,及早治疗。日常生活中从饮食、休息,各方面预防,防止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管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疾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胆管息肉也是一种发病因素比较复杂的疾病,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因素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因为胆汁分泌过过导致的,还有一种就是饮食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而第三种因素就是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之一。
  患上了疾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到具体的病因,而胆管息肉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现在的发病了几率很高,主要还是因为现代的人们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说饮食不规律就是导致胆管息肉常见的因素,那么到底胆管息肉是怎么形成的呢?

胆管息肉在医学上称为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凸起的一种病变的总称,他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种,这种性质在临床上是比较难区分的,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又有良性的和恶性的息肉两种,但是一般良性的比较多,当然也不排除恶性的息肉,恶性的息肉就是由于胆囊癌的前期。
  1、胆汁分泌过多
  如果胆汁分泌过多,胆囊就会被这些多余的胆汁腐蚀和损坏,从而导致胆囊发炎,时间一长胆囊壁不能够自己愈合,就病变为胆囊息肉。
  2、饮食不规律
  尤其是那些不吃早餐朋友,胆囊分泌出来的胆汁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导致了胆汁在胆囊当中滞留的时间太长,长期的刺激之下,就容易形成胆囊息肉,或者是自己身体当中原有的胆囊息肉增大或者是增多。
  3、环境因素
  现实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经常会让人的情绪有比较大的波动,也比较容易被激怒,或者是出现情绪抑郁的情况,这部分人群特别容易患上胆囊息肉,还有那些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
  总而言之,胆囊长有息肉,应该去医院进行超声检查,如果发现是胆管息肉直径大于十毫米,并且年龄也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并且也伴随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那么应该采取适宜的手术治疗,对于胆管息肉直径小于十毫米,并且无临床症状,也无病变现象,应该要定时进行超声检查,如有发现异常那么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0)

相关推荐

  • 多发胆囊息肉能自愈吗

    因为胆囊息肉是胆汁代谢异常,而导致的一种病变,一般是不会自愈的。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逐渐的加重,甚至出现恶变,引起胆囊癌,所以一旦出现多发胆囊息肉,就要注意积极的治疗。 有的人胆囊…

    08-15
    9
  •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实际上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在门诊或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一个B超学的概念。B超不能诊断胆囊息肉,B超的诊断应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像胆囊息肉一样的病,…

    12-07
    17
  • 胆囊息肉手术后呕吐是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手术后呕吐是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手术以后,如果说有呕吐的症状,手术的早期基本上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说胆囊手术基本上都是全麻的手术,而全身麻醉以后,有些病人会有麻药的反…

    11-28
    30
  • 胆囊息肉怎么办

    胆囊息肉是我们胆囊腔里面一种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当长了胆囊息肉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饮食来进行调理,还需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当情况比较变得比较严重的…

    11-22
    13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症状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症状: 胆囊息肉实际上往往没有症状。因为真正的胆囊息肉挂在胆囊壁上,或者说胆固醇结晶往往也是附着在胆囊壁上。这种一般不会造成症状。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里面有…

    09-19
    10
  •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囊息肉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具体可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旦发生恶变,就需要做单纯胆囊切除术或者扩大切除术。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可对症服用舒肝利胆汤以及清热利…

    11-24
    15
  • 胆囊息肉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胆囊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要特别谨慎,饮食不当不利于身体的好转,平时可以吃一些清淡的流食,也要注意多喝水,辛辣的食物也要谨慎吃,可以多补充维生素a,而且也要养成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 …

    12-12
    22
  • 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

    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胆囊息肉以后怎么治疗。它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块。保守治疗就是我们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它生长,手术就是把胆囊息肉完全的…

    12-23
    9
  • 多发性胆囊息肉严重吗

    老实说,多发性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是低于1%的,所以,各位病患不要为此而感到害怕或担心。在患这个病以后,要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态。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此外,…

    11-28
    12
  •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如果想要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可以选择用饮食的手段。胡萝卜香菜或者是黑米薏仁粥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另外也可以选择和一些百合绿豆粥。如果息肉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切除,最为…

    08-27
    16
  • 胆囊息肉样病变确诊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确诊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常规需要做B超,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息肉或者是真正的胆囊息肉时,往往需要借助超声造影…

    09-23
    11
  • 胆囊息肉的预后怎么样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这种疾病是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当囊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胆囊息肉对生命健康影响较小,但是在术后也是需要做好预后工作。通过生活饮食等注意事项,…

    11-25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