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怎样引起的

丙肝怎样引起的
  丙肝,是指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比如输血、拔牙、手术、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等血液途径来进行传播的。另一个途径,可以通过性传播,通过夫妻之间的性传播,也是可以感染丙肝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叫垂直传播,就是患有丙肝的母亲在分娩的过程当中,通过她的血液可以传染给婴儿,叫垂直传播。所以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传染所导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手术、拔牙、纹身、美容等等途径来传染的。另外一个都是夫妻之间的性传播,可以引起丙肝的传染。

丙肝怎样引起的相关阅读

对丙型肝炎你了解几分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尽管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但通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感染的丙型肝炎仍时有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还是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好朋友”,经常与它们“手拉手”藏在血液内,一起“钻”进人体,使人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或艾滋病。

丙型肝炎病毒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比乙型肝炎病毒更阴险、狠毒。9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型肝炎后能够成功地抵御感染,将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而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大约30%~40%的人在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

乙型肝炎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而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刺激免疫系统“生气”,引起肝损伤,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

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容易感染丙肝

为什么血液透析患者容易感染丙型肝炎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是很多的。

首先是共用透析设备。中东地区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没有为丙型肝炎专设透析机前,透析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为6.8%;在对丙型肝炎进行隔离,专用病房和透析机后,年感染率下降到1.01%。

第二,透析器反复使用。透析器复用可以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和过敏的发生率,并可减少透析费用。但据巴基斯坦报道,复用透析器的患者肝病毒的感染率为60%,而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的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率仅17%。

第三,透析设备消毒不严格。意大利的研究显示,在透析病房未采取任何措施之前,透析者中的丙型肝炎感染率为25%~39.4%;后来他们对丙型肝炎不分机,但对透析设备进行严格消毒,2年后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降低至0.54%;又经过3年,他们对丙型肝炎采取既分机透析,又严格消毒透析设备后,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下降到0.36%。

比利时的透析病房透析器反复使用,但对丙型肝炎采用严格的分管分机和消毒措施后,54个月使丙型肝炎的感染降低为0。这些结果显示,对透析设备和透析器进行严格消毒是控制丙型肝炎感染的有效方法。

第四,反复输血。透析患者常常会发生贫血,因此输血治疗的机会较多。我国有文献报道,每输一次血,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增加1.8%。开普敦大学医院在其他措施未改变的情况下,仅减少了透析患者的输血次数,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从1992年的16.4%下降到1995年的5.3%。

第五,护士的行为。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护理丙型肝炎患者后护士的洗手液中丙肝病毒的检出率为23.75%。如果护士不注意洗手,再去为其他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就有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传播。

第六,透析患者多存在尿毒症、贫血等并发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更容易感染丙型肝炎。

综上所述,透析室里的严格和规范管理和消毒隔离对丙型肝炎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霍山等医院就是因为没有按照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对丙型肝炎不分机透析,或者重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透析器、注射器针头等造成的透析室丙型肝炎流行。因此,透析室的医务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学习丙型肝炎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预防知识。

如何预防丙肝传染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防可治的。丙肝和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都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几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都不尽相同。

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以预防的,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丙肝。

丙型肝炎是怎么回事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它同乙肝一样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估计,全球有1.85亿人感染了丙肝病毒,每年大约有35万人死于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从全球丙肝病毒感染的分布来看,北美和南美大约有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欧洲大约有900万、西太地区大约有6100万(其中中国有4000万)、东南亚大约有3200万、非洲大约有3200万。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较少见。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一样,不会通过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等途径传播,因此,丙肝病毒感染者不用隔离;只要他的肝功能正常,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

丙型肝炎是可以治疗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大约有60%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以完全治愈。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感染的丙型肝炎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失败,属于“难治性丙型肝炎”。

现在,对于这种难治性丙型肝炎也有了一些新药,治疗效果很好,已经在许多国家上市,我国也在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丙型肝炎患者都会得到彻底的治疗。

丙肝是怎样被发现和攻克的

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们先后发现了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同时也认识到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但是,1974年英国医生普林斯(Prince)发现有些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液中查不到乙肝病毒抗原。

他提出,很可能还有另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普林斯医生的观点很快得到了许多医生支持。医生们发现,尽管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血液筛查,但仍有许多人在输血后得了肝炎。于是,医生们把这种输血后未知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为了寻找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因,科学家们将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进行了检查,试图发现他们血液中病毒抗原或抗体成分。尽管人们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人工培养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寻找病毒,但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似乎非常不稳定,难以捉摸。

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这种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基因。由于这种病毒是人们发现的第三种专门感染人类肝脏的“嗜肝病毒”,因此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被发现以后,德国科学家拉尔夫·巴尔特恩斯科拉格(Ralf F.W. Bartenschlager)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莱斯(Charles M. Rice)对丙肝病毒的结构和复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创造了一种使丙肝病毒能够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内复制的方法,发现了丙肝病毒复制之谜。

随后,美国药物研究科学家迈克尔·索菲亚(Michael J. Sofia)根据丙肝病毒复制机制,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药——索菲布韦(sofosbuvir),大大革新了丙型肝炎的治疗,终于使丙肝病毒从发现走向彻底治愈。这3位科学家也因此在2016年9月13日获得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

(0)

相关推荐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乙肝和丙肝虽然都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两种疾病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不光在预防难度上面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感染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另外,这两种途径的传播方式、具体的诊断方法以及患者…

    08-20
    11
  • 丙肝抗体阴性是怎么回事

    丙肝抗体阴性就说明患者并没有患上丙肝,通常情况下,丙肝抗体是一种检测是否患上丙肝的依据,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做这个检查。如果呈现阴性,就说明没有患上丙肝病毒,反之则是患上了丙肝病毒…

    08-27
    22
  • 丙肝能治疗好吗

    丙肝自然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需要大家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做好相关的饮食护理措施,而目前治疗丙肝最好的办法就是干扰素疗法了,但是干扰素长时间使用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

    08-26
    18
  • 什么是丙肝病毒抗体

    丙肝病毒抗体是免疫细胞被病毒感染,做出反应后产生的抗体。如果在检查中发现IGG抗体、IGM抗体都呈阳性,表明正处在病毒感染期;如果只有IGG抗体阳性,IGM抗体呈阴性,表明是既往感…

    08-24
    11
  • 丙肝是怎么传染的

    丙肝多数是由于血液的接触而被传染上的,这种病毒基本上都是血液所传染,丙肝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他途径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纹…

    08-24
    7
  • 如何治疗丙肝

    如何治疗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的肝炎,是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是可以通过性生活,血液传播,还通过母婴垂直感染,丙肝的治疗主要的就是抗病毒治疗,采用干扰素的治疗,利巴韦林治疗,主…

    12-10
    7
  •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   第一个途径也是最多见的途径就是输血、献血方面的这样的途径,比如说像过去比较多见的那种混用血浆,就是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

    09-08
    13
  • 肝出血是什么原因

    我们一旦有肝出血的病症,就要积极的接受治疗,也要及时的寻找肝出血的病因。一般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消化不良和心血管异常都会造成患者的肝出血。也有患者是因为酒精摄取过量造成肝出血的情…

    08-27
    11
  • 丙肝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有它独特的表现的,比如这种丙肝的疾病,就会有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情况,而且是丙肝病症特有的表现。患者的身体会因为营养摄入的异常,而出现身上没有力气的感觉,当然了身体也会…

    11-03
    12
  • 干扰素能治好丙肝吗

    丙肝在人群当中十分多见,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才能有所好转,而干扰素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病毒类药物,所以经常用于治疗丙肝,但有些患者担心使用这种药物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那么…

    12-09
    11
  • 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但没有丙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感染。顾名思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人。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丙型肝炎的症状,所…

    08-26
    20
  • 丙肝抗体阴性是怎么回事

    丙肝抗体阴性就说明患者并没有患上丙肝,通常情况下,丙肝抗体是一种检测是否患上丙肝的依据,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做这个检查。如果呈现阴性,就说明没有患上丙肝病毒,反之则是患上了丙肝病毒…

    10-22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