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肝功能的因素非常多。如劳累、饮酒、病毒感染及一些抗真菌类药、抗排异药及降脂药,都可能会引起肝功能的异常。常见的降脂、降糖药有二甲双胍等;常见的抗真菌药有氟康唑等,因此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肝功能。
哪些不良习惯会损害肝功能相关阅读
小儿肝病的检查方法
小儿肝病的检查方法:
小儿肝病是包括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以及乙型肝炎等,都被称为小儿肝病。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婴幼儿体液及病毒携带者的粪便里,通过污染手、饮水、食物用过的碗筷等用具多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可达半年,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也应比甲型肝炎更长。肝炎临床大多是由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如生活中出现食欲不振、乏力、不爱吃油腻食品、肝部不适等症。出现以上症状需要明确是否有肝病。
肝病的检查包括病因、形态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病因检查包括如甲肝、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和戊肝抗体、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核酸等。形态学检查包括B超、腹部CT、磁共振等。肝功能全项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胆碱酯酶、血糖等。其他检查有肿瘤标志物和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内镜和门静脉压力测定等。
小儿肝病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肝病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肝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肝脏疾病的统称。引起小儿肝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感染性肝炎,如甲乙丙丁戊肝炎,还有梅毒、EB病毒等引起的小儿肝病。
2、代谢遗传性肝病。
3、中毒性肝病,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还有化学物质引起的肝病。
4、一过性肝病,比如发热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肝病,可自愈。怎样知道宝宝有没有肝病呢?一般从是否有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体征来判定。小儿或者母亲有肝炎病史,小儿出现肝病的可能性很大。实验室通过化验肝功能发现小儿肝病,转氨酶增高说明小儿得了肝病。小儿肝病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1、黄疸,最先在小儿的白眼球出现黄疸,然后耳后再全身黄疸。
2、尿黄,是小儿肝病早期容易出现的症状。
3、发热,一般小儿肝病的发热不超过38。0℃。
4、厌食,小儿平时食欲好,最近不喜欢吃东西,尤其对油腻的东西更不感兴趣,有可能就是肝出了问题。
5、爱疲劳,孩子平时爱动爱玩,最近没精神,爱睡觉,体重下降快。
小儿肝病可以根治吗
小儿肝病可以根治吗:
肝病通常泛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主要疾病种类由乙肝,甲肝,丙肝等。
任何肝病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根据不同的病因,疗效是不同。小儿肝脏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患有肝病的患儿,大部分患儿可以痊愈的,即使因较重的病因导致的小儿肝病,治疗上虽然困难,但通过合理的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小儿肝病大多表现为甲肝。
甲肝是一种可以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甲肝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另外,小儿肝炎的发病率高于成人,小儿肝炎多为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所致的。小儿肝炎会使小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会出现厌食、发热、体重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在生活护理上,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孩子的房间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畅。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
如何预防小儿肝病
如何预防小儿肝病:
儿童肝脏占在整个身体中的比例相对成人来说较大。
同时,儿童肝脏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肝、丙肝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所以预防肝病非常重要,饮食方面,食用一些瘦肉,低脂牛奶,虾等一些低脂食物,一些含有蛋白的低热量食物,比如说像鸡蛋,豆腐,牛奶等,在平时的饮食上也多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对肝的健康也是比较好的。
另外,还要做到规律生活、讲究卫生,加强锻炼和预防保健,在感染高峰季节注射疫苗,定期体检,谨记预防大于治疗,大部分小儿肝病预后较好,儿童肝脏代谢功能较强大,大部分患儿为一过性肝病,基本上能够痊愈,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危害,做到预防为主。
肝为什么重要
肝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并且最大的一个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切除60%到65%,仍然可以健康地存活。肝脏有合成、代谢、分泌和解毒四大功能,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等重要物质。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护肝脏。
肝坏死能治好吗
肝坏死能治好吗: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肝脏的功能很多,包括代谢、合成、解毒、分泌胆汁,肝脏还具有强大的再生功能,那么很多外源性的因素包括病毒,长期饮酒,某些治肝脏坏死的药物或者是毒素都可能引起明显的肝功能异常,那么严重的引起急性或者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可以称为肝坏死,那么一旦出现了肝坏死,往往表现为严重的黄疸肝功能异常,有的病人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合并补水干性脑病等。
那么肝坏死往往提示肝脏受损非常严重,大多数的患者难以自愈,少数在某些像药物性肝损害或者是一些暴发性肝炎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人工肝血浆置换等肝脏逐渐恢复功能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除非在短期内实施肝脏移植,否则难以治愈。
肝坏死能活多久
肝坏死能活多久:
肝坏死又称为肝功能衰竭,往往是由于各种伤肝的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或者是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病而导致的肝功能衰竭。
对于肝功能衰竭来讲通常的保守治疗手段很难让肝脏功能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在短期内会由于严重的肝性脑病,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而出现生命危险,少部分的急性的坏死性肝炎,或者药物性肝损害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人工肝、血浆置换等,可以等待肝脏功能慢慢恢复,一旦肝功能好转,那么这种情况呢,患者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部分肝脏坏死患者如果是在短时间之内通过肝脏移植,何以更换一个健康的肝脏,这种情况也可以呢,获得长期的治愈,目前通过肝移植获得长期生存的患者最长生存时间已经超过30年。
肝大脾大怎么回事
肝大脾大怎么回事:
体检的时候发现肝大脾大或者是出现了上腹的不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分析,导致肝脏增大的原因,最常见的某些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还有某些肝脏的血管疾病,像肝脏流出道出现梗阻,不佳综合症也会引起肝脏的增长,脾脏增大,除了继发于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现的。
病理性充血性脾脏增大合并脾功能亢进之外,比较常见的导致脾脏增大的原因,某些慢性感染,寄生虫、血液系统疾病、脾脏的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对于肝大脾大来讲,导致的病因非常多,很难通过单一的影像学来确诊,需要根据病人的病史是否合并有一些其他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儿疾病,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增强CT,核磁,甚至血管造影,才能够确诊导致肝大脾大的原因。
治疗肝病的中药
治疗肝病的中药:
中草药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副作用较少。许多中药对肝病、肝炎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如果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或者是、肝纤维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治疗。
一般最常用的治疗肝病的方剂是小柴胡汤,有疏肝理气、和解少阳的疗效。特别适用发热、口苦、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咽干、纳食不佳或者大便溏泄的病人。其他建议服用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茵陈蒿汤等,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黄疸病人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由于肝病的问题,影响到了消化功能,病人出现腹泻、恶心、纳食不佳的症状,建议口服四君子汤。
如何预防肝脏疾病
预防肝脏疾病要做到: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太劳累、不要过度饮酒、不要高胆固醇食物等;2.对于乙肝等病毒性感染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定期复查。目前抗病毒药物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把这种肝脏病毒抑制在检测线以下,从而减少了发生肝癌的风险。
什么情况下做肝增强ct
一些普通检查查不出来或者漏掉的症状,肝增强ct都能搞定。肝增强ct可以清晰地观察病变的全貌和特点。这也就是做增强ct扫描的意义。如此一来,既减少肝癌、肿瘤等漏诊情况,也避免肝脏重大疾病存在,肝增强ct诊断价值越来越高。
肝器官是我们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到相应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的肝脏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相应的后果。那么,如果我们的肝器官出现问题,该做什么检查,什么情况下做肝增强ct呢?
只要是平扫ct的诊断不是很明确,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时候,就可以做增强ct的检查,这时候有的患者和家属就会不理解了,我们已经花几百块钱做了一个ct了,为什么还要我们再做一个ct。
肝增强ct即注射造影剂后扫描,可显示平扫不能发现或可疑的病灶,根据病灶的强化特征鉴别病灶的性质。可清晰显示肝内血管解剖,区分平扫图上所见到的血管断面影和小结节灶,可更加清楚地显示肝门结构及肝内胆管扩张。许多病变在ct平扫时无明显特征。如:小的肝囊肿、肝血管瘤和小肝癌等。注射造影剂后,可以增加局部的对比度,以进一步确诊。
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可以做增强ct,增强ct也是有禁忌症的,例如,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在做增强ct之前,需要行皮试,如果皮试结果阳性,那么就不能做增强ct。还有,造影剂要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功能不好,做增强扫描要非常的慎重。因为使用的是碘造影剂,甲亢的病人也是不适合做增强扫描的,因为甲亢患者会大量的吸收碘剂,可能会加重甲亢。
做肝增强ct主要就是在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然后再进行ct扫描检查。肝增强ct可以清晰地观察病变的全貌和特点,这也就是做增强ct扫描的意义。在治疗后,要定期复查,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
总之,增强ct可以看病变的血流情况,比普通ct准确,如果平扫ct怀疑有问题或者没发现问题,想要进一步的确诊,可以做增强ct检查。
谷胱甘肽的作用
谷胱甘肽是一种极其活跃的抗氧化物,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认识这种药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难辨别,也很难去全面地认识一些药物,用在其他的方面我们都不能乱用。那谷胱甘肽的作用是什么呢?
谷胱甘肽的作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其内所含丰富的谷胱甘肽对肝脏的合成、解毒、雌激素灭活等功能起保护作用。当肝脏受到损伤,比如患有各种肝病时,人体将消耗大量的谷胱甘肽来帮助受伤的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和解毒,体内谷胱甘肽将会锐减。而此时,补充谷胱甘肽类药物可以补充体内减少的谷胱甘肽,帮助受伤的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因而,谷胱甘肽类药物适用于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等)、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脂肪肝等肝脏疾病,是肝病患者的护肝良药。 谷胱甘肽是一种极其活跃的抗氧化物,这种药物可以抗衰老,很多的美容方面都用得上这种药物,所以可以去除斑点或者防皱美白,它是对人体有着抵抗氧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物质,同时还可以有抑制泡沫发霉在合成黑色素活性实现安全有效美白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积极地结合体内重金属以及一些毒素物质和尿液一起排出,因为谷胱甘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工业中,它是具有美容养颜,极致美白护肤抗氧化,它对很多疾病都有着预防的作用,比如说可以解毒,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还能抗癌,抗辐射的危害,对有些过敏性的皮肤也是得到很好的预防。
春季如何养肝
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按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应以养肝为先。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且可温补脾胃。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春季养肝还要多吃以下食物:糯米、黑米、高粱、大枣、桂圆、核桃、栗子及肉类食品如牛肉、猪肚等。
春季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是仍然有冬天的余寒,所以,还应适当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洋葱、蒜苗、大葱等。想要预防和治疗肝炎,养肝保肝非常重要。
吃什么可以预防肝炎呢?下面推荐的这些食物可以在养肝保肝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1、养肝护肝的首选食物就是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还有海鲜类。
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修复破坏的组织细胞、不受病毒侵犯。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会食物中毒,蒸煮应在100度加热半小时以上。
2、若对海鲜过敏则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之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钾丰富的食物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澄、葡萄干、香蕉、李子、瓜子也不可放过。
适当时候食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饮食。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金针菜、大枣、芝麻、山楂等。
药物是怎样伤肝的
治疗药物(包括化学药品和中草药)或保健品引起的肝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常被医生们简称为“药肝”。药物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肝损伤。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肝衰竭、脂肪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肿瘤等。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
那么,药物是怎样导致肝损伤的呢?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药物或/和药物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被医生们称为药物的“固有毒性”造成的肝损伤。这类药物“固有毒性”造成的肝损伤是可以预测的,所有人用这种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肝毒性,其毒性与药物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肝损伤的发生率越高且越严重。
第二种情况:是机体遗传性对这类药物“过敏”,用了这类药物别人可能没有反应,而“过敏”的人就会出现肝损害,同时可能有发热、皮疹,也可以出现肾脏或其他系统的损害。其发生的机制是药物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的,不可预测,只发生在少数人中,大多数人不会发生,被医生称为“免疫特异质性肝损伤”。
第三种情况:是机体遗传性对某类药物的代谢缓慢或代谢异常,导致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增加。这种肝损害也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现在有些药物的遗传代谢特性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发现。
当前人类正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的威胁中,其中包括3万种以上的药品和保健品,另有3万余种的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质,这些外因性化学物质多在肝脏各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强的物质由肾脏排出。因此,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肝损害。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100种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及保健药也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在美国,药物源性肝病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2~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每年大约发生2000例急性肝衰竭,药物引起的超过50%。
在我国,急性药物源性肝病占我国急性肝损害住院病例的10%,在老年肝病中可达20%以上。但实际临床发生人数远较报道数为多,有人估计药源性肝病临床发病数为正常报道数16倍。因此,人们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不要记忆药物是一个双刃剑,它既可“治病”,又可“致病”,警惕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带你认识什么是肝纤维化
有的病人一听到肝纤维化就非常紧张,误认为肝纤维化就是肝硬化。其实,在肝脏炎症和修复的过程中,肝脏长出一些纤维组织是很正常的。更重要的是,都是肝纤维化,程度和类型是不一样的。
肝纤维化的程度有轻、有重
都是肝纤维化,但程度有轻有重。为了鉴别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理学家曾提出过许多分级方法。目前大家公认的是1996年法国10位病理学家提出的Metavir评分系统。
Metavir评分系统通过评分的方法把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5期,分别用F0、F2、F3、F4和F5表示,其中F0为无肝纤维化,F1为轻度肝纤维化,≥F2为显著肝纤维化或明显肝纤维化,≥F3为进展期肝纤维化,F4为肝硬化。
肝纤维化的程度有进展、有逆转
肝纤维化不仅有轻、有重,它的发展时期也有所不同。最近提出了一个评估肝纤维化的新标准,即P-I-R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把肝纤维化分为三种类型:进展为主型(Predominantly progressive)、逆转为主型(Predominantly regressive)和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
从该分类方法的名称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有些患者的肝纤维化正在进展,如果不治疗,则会逐渐加重;而有些肝纤维化已经逐渐在恢复,肝脏内的纤维组织逐渐减少,说明肝纤维化经过治疗是可逆的。
居于两者之是的,为不确定型,说明肝纤维化有可能加重,也有可能逆转,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也应积极治疗,争取肝纤维化逆转。所以,使用这种肝纤维化的分类方法,可能更有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