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要注意些什么

一旦人身体发作高血压以后,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否则就会导致自身的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光要求病人注意改掉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最关键的是要稳定自身的情绪,不要长时间存在过度暴躁等不良情绪。

高血压算是现如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会发作的慢性疾病之一。而有不少人因为对于该病症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潜意识当中总是会认为这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如果放任高血压不管,则可能会威胁到人的姓名。那么,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一、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
  身体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对于喜欢吃辛辣刺激类以及油脂过重类食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人身体内的血压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出现。同时身体发作高血压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给自己的身体摄入过多的盐分,只能够摄入一点点钠盐。
  二、控制情绪
  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长时间存在着情绪过于激动的状况,因为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就会导致人体内的血压水平不断上升。情况严重者就可能会影响到人大脑的供血状态,这样很容易导致大脑方面的并发症出现,甚至可能会引起心脏衰竭等并发症的发作。
  三、注意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如果想要维持自己体内的血压水平,不希望病情出现持续加重的状况,那么一定要注意改掉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以及抽烟喝酒等。尤其是抽烟喝酒必须要改掉,因为香烟以及酒精当中含有的物质很容易导致人体内的血压升高,而且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作。比如动脉硬化等。
  四、注意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也是导致很多人身体发作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最好能够每天适当运动锻炼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高血压要注意些什么相关阅读

高血压验尿是为什么

咱们到医院看病,医生往往说你的血压高,要给你查个尿。但是病人说我是高血压,我看高血压为什么要查尿呢?尿不是看肾脏的,看肾功能的,看泌尿系统吗?为什么要查尿?首先从高血压的危害说起。高血压又有叫“无声的杀手”,“无声”就是可能没感觉,不头疼,有的有头疼,头晕,有些没任何感觉,高压高到180、200毫米汞柱,他根本没感觉,不难受,这叫“无声”。“杀手”是什么呢?杀手就说它不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出大问题,大问题叫做并发症。并发症表现在五个方面,心、脑、肾、大动脉、眼底,这是主要并发症的表现。那么心脏容易得冠心病,容易得心梗。脑子容易得脑梗塞、脑栓塞。因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那么对于这种五大并发症来说,表现为肾脏。那就是长期的高血压刺激肾小动脉,那么肾小动脉可能有收缩,收缩以后呢,时间长,那么肾小动脉就变成狭窄、透明改变,会影响肾功能,但是早期的影响也没感觉。那最早期的影响可能会有营养物质的丢失,比如说蛋白。蛋白的物质是营养物质,通过肾循环,那么肾脏作用是排除废物,废物通过肾滤过的时候排出去,随着尿排出去,这是废物的排除。但是营养物质它通过肾脏它要回吸收过来。肾功能一旦下降,长期的高血压,五年、十年以上的高血压,肾功能受影响以后,这个有用的好的营养物质,它吸收不过来了,他随着尿也尿出去了。特别是这个蛋白。早期它丢失的是微量白蛋白,是小分子的蛋白。所以我们一般要查个尿微量白蛋白,还有小分子的蛋白。那么晚期时间长了,肾功能越来越降低,不但是小分子的蛋白吸收不过来了,它随着尿流失了,大分子的蛋白也会丢失,这时候查尿查什么呢?查尿常规,这尿里面有蛋白了。蛋白质营养物质,尿里不应该有的,不应该随着尿丢失的。尿蛋白加号越多,说明这个尿里面蛋白浓度越高,说明肾丢失蛋白越多,说明肾功能下降的越多,所以为了要看高血压的肾的并发症就要查尿,查尿就要查尿的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普通的尿常规的尿蛋白,来分析是不是高血压引起肾损害,是不是引起肾脏并发症。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病的病因,中医认为是饮食劳倦和情志失调,同时又与年龄、起居等因素密切有关。其病机则表现为风、火、痰、虚。常见的中医认为的原因主要包括有:一,情志刺激,长期情志失调、抑郁恼怒,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久郁化火,或偱经上扰,或耗液伤阴,即可出现本虚标实的阴虚阳亢症。若肝风内动证,若肝肾阴虚失于调治,日久气损阳伤,则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脾肾阳虚症,这些变化均可以导致以头痛眩晕为主症的高血压疾病。第二,饮食不节,又偏嗜膏粱厚味,过食肥甘伤及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导致痰浊型高血压病。第三,内伤虚损,房事过度,耗伤肾阴,老年体衰,水不涵木,可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若水火不济,致心火上炎,劳心过度,耗伤阴血,心火制胜,下吸肾水,均可导致以心烦失眠为主症的心肾不交型高血压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具有特有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及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可诊断为原发性的高血压病,占人群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只占人群5%到10%。

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

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高血压的患者,首先跟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双亲父母都有高血压病史,那么子女得高血压的因素,它的风险就非常高。单亲有高血压病史,那么子女得高血压的因素也会高,但比双亲要少一些。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遗传病史的患者一定都得高血压,还是跟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这个也就是说为什么都有遗传因素,有些人发病早,有些人发病晚。发病早的患者,他的不良生活方式非常多,除了我们说的高脂血症以外,跟高血压有关的因素当中,其实跟情志包括精神压力这些因素有关系,精神压力非常高的那些职业。比如说飞行员,比如说警察或者医生。比如说高强度紧张的这些职业,常常他们高血压的发生也非常高。所以说情绪因素在高血压因素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叫做高血压脑病,一般情况下是短时间之内血压突然间增高,超出了脑血管本身的调节的能力,导致脑血管的痉挛,导致脑组织水肿。高血压脑病不一定和血压成正比,而和基础血压成正比。高血压脑病是否发作,不仅要看血压情况,更要看临床的症状。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如何调理

    高血压如何调理:   日常家庭生活中,高血压的患者应该注意定期的测量血压,合理作息,劳逸结合,应遵照医嘱持续的服药,不要随意擅自的换药或停药。注意适当的运动,合理安排膳食和排便,减…

    11-03
    13
  • 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二者并不是独立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话,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增生,导致血压增高,如果高血糖引起的高血压就先从降血糖开始。…

    11-23
    15
  • 高血压能吃冬虫夏草吗

    冬虫夏草是一种温补性的中药材,高血压患者能够吃冬虫夏草,但是并不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仅仅能起到滋补性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在吃冬虫夏草时要注意用量,不可吃的过多。适宜于高血压患者食用的…

    11-25
    13
  • 颈椎病引起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在出现高血压疾病以后,需要明确导致高血压的病因。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是因为颈椎疾病所致。一些因为颈椎疾病而造成的高血压,会因为颈椎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会在颈椎旋转的时候出现…

    12-01
    9
  • 高血压药

    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不一定选择最贵的药物,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因为降压药或多或少都有些副作用,临床上,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耐受度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副作用…

    12-24
    11
  • 高血压在怎样情况下选择中医治疗

    高血压在怎样情况下选择中医治疗:   通常高血压的治疗从中医的角度,这样的病人比较适合中医治疗:   第一,就是血压在短期内波动比较大,有时很高、有时又正常,这时西药降压药的加减比…

    12-16
    15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症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进行是需要有一定的适应症的,就像是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 ml,小脑出血大于10 ml的时候需要手术,并且深部出血者优先考虑手术,原发脑室出血以及邻近脑内血肿破入…

    11-20
    14
  • 妊娠高血压有什么饮食禁忌

    得了妊娠高血压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要特别的注意。一定在常规的孕期检查的基础上,要和自己的营养门诊的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孕早中晚期孩子生长过程当中的规律,给一些饮食指导,要听从医…

    11-22
    13
  •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存在着很多症状表现的,但是也是需要具体来进行划分的,首先,常见的高血压患者自身是会有头晕,头疼,并且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就会直接造成心力衰竭等症状,…

    11-19
    17
  • 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中医和西医哪个效果好

    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交感活性增加等。目前对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国内专家已有共识…

    11-26
    10
  • 高血压应该针灸什么穴位

    高血压用针灸来治疗,这是肯定有疗效的。高血压分四个证型,这个证型我们中医叫辨证论治,指导着高血压的用药,当然也指导着高血压的选穴。比较常用的一些穴,比如属于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这种…

    11-20
    8
  • 高压正常低压高要紧吗

    高压正常低压高要紧吗:   不少人认为收缩压不高,舒张压高一点不要紧,能不吃药就尽量少吃,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这些错误认识都是因为他们对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所…

    10-20
    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