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的预防,其实主要就是动脉硬化的预防。高血压的因素当中,盐敏感是其中之一,其二是限盐。动脉硬化的预防,比如说高脂血症,血脂的控制,包括血糖的控制,都是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的行动。另外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压力的减轻、生活的规律,坚持运动,有一个好的心态,其实对高血压的发病会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高血压如何预防相关阅读
高血压验尿是为什么
咱们到医院看病,医生往往说你的血压高,要给你查个尿。但是病人说我是高血压,我看高血压为什么要查尿呢?尿不是看肾脏的,看肾功能的,看泌尿系统吗?为什么要查尿?首先从高血压的危害说起。高血压又有叫“无声的杀手”,“无声”就是可能没感觉,不头疼,有的有头疼,头晕,有些没任何感觉,高压高到180、200毫米汞柱,他根本没感觉,不难受,这叫“无声”。“杀手”是什么呢?杀手就说它不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出大问题,大问题叫做并发症。并发症表现在五个方面,心、脑、肾、大动脉、眼底,这是主要并发症的表现。那么心脏容易得冠心病,容易得心梗。脑子容易得脑梗塞、脑栓塞。因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那么对于这种五大并发症来说,表现为肾脏。那就是长期的高血压刺激肾小动脉,那么肾小动脉可能有收缩,收缩以后呢,时间长,那么肾小动脉就变成狭窄、透明改变,会影响肾功能,但是早期的影响也没感觉。那最早期的影响可能会有营养物质的丢失,比如说蛋白。蛋白的物质是营养物质,通过肾循环,那么肾脏作用是排除废物,废物通过肾滤过的时候排出去,随着尿排出去,这是废物的排除。但是营养物质它通过肾脏它要回吸收过来。肾功能一旦下降,长期的高血压,五年、十年以上的高血压,肾功能受影响以后,这个有用的好的营养物质,它吸收不过来了,他随着尿也尿出去了。特别是这个蛋白。早期它丢失的是微量白蛋白,是小分子的蛋白。所以我们一般要查个尿微量白蛋白,还有小分子的蛋白。那么晚期时间长了,肾功能越来越降低,不但是小分子的蛋白吸收不过来了,它随着尿流失了,大分子的蛋白也会丢失,这时候查尿查什么呢?查尿常规,这尿里面有蛋白了。蛋白质营养物质,尿里不应该有的,不应该随着尿丢失的。尿蛋白加号越多,说明这个尿里面蛋白浓度越高,说明肾丢失蛋白越多,说明肾功能下降的越多,所以为了要看高血压的肾的并发症就要查尿,查尿就要查尿的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普通的尿常规的尿蛋白,来分析是不是高血压引起肾损害,是不是引起肾脏并发症。
怎样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因此控制血压便成为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包括非药物和药物疗法两种。第一,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避免激动等等。也可以采用体育疗法,比如气功、太极拳等等。第二是药物治疗,通过非药物疗法,血压不能控制时,往往需要药物治疗。应当明白,高血压的治疗只能够达到控制,而不可能治愈。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以为病好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服用降压药的种类以及剂量应当由医生指导,原则是争取单药控制。对于单药控制不理想,应小剂量多药联用,服药后血压基本控制时,需要以维持量巩固疗效。根据血压水平,适当调节药物剂量以及用药次数,切忌药物吃吃停停,这样会使血压波动,甚至反弹,引起血管壁的破裂,造成脑出血。
中医治疗高血压效果怎么样
高血压可以用中药治疗。对于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不能盲目乱用药。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自身的血压情况以及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来对症下药,这样才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平时还要重视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可以泡些绞股蓝茶喝,有软化血管,调理血压的作用。适量运动,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合适的中药来治疗高血压,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具有特有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及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可诊断为原发性的高血压病,占人群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只占人群5%到10%。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
妊娠高血压与普通高血压不同,治疗的同时更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在就诊时,要第一时间告诉医生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保证母子安全。孕妇要适当控制体重和食盐摄入量,防止水肿的发生,医生与患者相互配合更为关键。